
农村初中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师中心稿).doc
17页[内容提要]本文针对作文教学难,学生畏惧作文,作文题材雷同, 内容空洞,语言贫乏、平淡;缺少主旨,不会结构文章,作文训练 随意、无序等问题提出了激发兴趣,广泛阅读、全面积累,编写提 纲,增删修改,作文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按目的、按文 体、按题型、按人认识事物的规律逐级全面系统的进行全文或片断 训练等对策关键词:作文问题对策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索养的综合体 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 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语文学习是学 习中的“老大难",作文习作乂是语文学习中的难中之难作文课上 老师没谱,学生头痛;花费的时间多,效率差;农村学生害羞,见 识短浅、知识浅薄;受少数民族语言影响大等等因此,正确认识 农村初中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和给予正确的对策是初中语文老师的 当务之急一、农村初小生作文存在的问题(一)学生畏惧作文学生畏惧作文是语文老师的共同感受,一布 置作文,学生一片惊叹茫然无奈,既希望老师能作写前详细的指导, 又希望有例文可仿照、抄写,甚至希望老师能开恩延长收交的吋间。
但这一切过后又不知所措,无从下笔题材雷同,内容空洞,语言贫乏、平淡农村学生接触外界 极少,每天以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为一•线,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少、 阅览室的报刊杂志几乎为零,家长因经济困难,很难冇余钱给学生 买书因学校资金短缺,音怎、体育器材不全,校内活动开展不正 常另外,当前学生安全又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学校不轻易 组织或者干脆不组织学生外出郊游,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人部分 学生从小与人交往交流,用得更多的是少数民族的语言、语法;极 少数同学虽然偶尔能用一些普通话交流,但也夹朵着方言因而, 学生作文时只能胡乱编造一些不切实际的故事或对例文的时间、地 点、人物稍微作一些改变等,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学生作文题材雷同, 内容空洞,语言贫乏、平淡三) 错别字、语病较多,标点错误老师上课为了省事,也喜欢 用当地方言來教学,并美其名H:-双语教学二为了便于沟通、更 为了显得亲切,在日常交往中师生、生生更多用的是方言因此学 生作文中常常冇很多的错别字以及本方言语法结构的句子此外, 很多学生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了解各种符号的用法,或一逗 到底,或想什么时候加标点符号就什么时候加,想加什么标点就加 什么标点,不管句式、语调及句子是否完整;有甚者还把英文标点 当作中文标点來用等。
四) 详略不当,层次不清;结构残缺,头尾不全,缺少主旨农 村初中生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是形彖思维向抽彖思维发展阶段,逻 辑性思维还没有形成,但这个时期学生所接触的事物乂渐渐增多, 受到形形色色的思潮的影响再加上汉语言知识贫乏,会话表达能 力低下,造成了学生在作文时既想写这个内容、又想写那个内容, 写了这件事、又忘了那件事,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可能详细地记 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与中心关系密切的事情常常因为被 后而的篇幅所限、时间所迫而一言带过;特别是在运用对比写法的 习作中犹为常见这种顾此失彼、头重脚轻、详略不当层次不清是 由于学生不懂得分自然段,所有文章一律三段,开头一段、中间一 段、结尾j段;或一段到底;或想什么时候分就什么时候分不会 用过渡词、句、段,把上下文连接起來结构残缺,头尾不全表现 在一篇文章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或只有头尾,没有主体部分 叙述一件事冇起因、结果,却没冇经过;一个故事冇高潮、结局, 却没有开端、发展等缺少主旨,是因为学生在完成作文时是为了 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完成,不明白也不曾想过一篇文章用什么事例或 道理表达一个什么观点,达到什么目的,即“为何而写?写什么? a 〃、口 1咤笙(五) 作文训练随意、无序。
受到教学资源和教师水平的限制,农 村初中生作文训练冇很大的随意性和无序性教辅资料缺乏、教育 信息不畅通;教师没能及时的更新自C的知识,提高自C的素养, 仅凭一本教科书来教学,或当堂或课外布置一篇作文,学生或前或 后断断续续地把作文交上布置作文时又不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 到复杂,按目的、按文体、按人认识事物的规律逐级全面的进行训 练二、农村初中生作文对策(-)提高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重要地位的认识1、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耍内容,也是各种语文试卷中的高赋分板 块旧的九年义务教育全13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写”与 “听,,、“说“读,,并列为语文的四大能力Z-o “能写记叙文,简 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2嘔同时,与之配套 的六册教材一共安排了42次整篇作文实践,其中30次是命题作文, 但也可以撇开参考题口,自由拟题口; 12次自由写作实践,可以自 由自在地说自己想说的话课后安排了约100次片断作文训练附 录中要求会写的应用文有26种全□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T指出语文学习“使他们具有 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 力程测验、段考、期考、小考、中考、高考各种考试,语文是必 考科目,而作文乂是语文必考的且高赋分板块。
在100分的试题中 占40分,在120分的试题中占50分,在150分的试题中占60—70分, 都占40%以上,而11考查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涉及记叙文、说明 文、议论文、一般常用的应用文、评论、随笔等;它可以考整篇文 章,也可以考片断;从命题形式看,可以考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 文,材料作文(如看图作文、文字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可以考 原创的,也可以考扩写、续写、缩写、改写……2、 作文是衡量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口标 中规定的五大学习任务,用作文都能检查学习效果识字3500个和 会写3000个是作文的基础和前提,作文是字词句段的整合与整体 阅读能力的强弱高低直接影响着写作水平,它是写作语言的储备、 再现以及再创造作文实际上是口语通过规范了的更系统、更富有 文采的书面语言综合性学习,为写作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机会,提 供了学习的材料和手段、过程作文展示了综合学习的成果俗话 说“之乎者也而已哉=会用七字为秀才在边远的农村,能读书看 报、会写信的便被称为“秀才雹在学校,学生作文写得好,常被认 为语文学得好;教师会写文章(特别是论文)也常被认为教师水平 高、知识渊博3、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
作文为人类社会的交往提供较为完整和 完美的服务它不象口语、手势语等那样受到吋间、空间的限制; 它既能久存,又能远距离、超时空、超障碍物的交流传达学生学 习习作,目的是让学生在今后的社会交往中能更好的传达信息、交 流经验;述说事理、阐明见解;写景状物、抒发感情,形成能力、 立足社会)激发兴趣,降低要求,克服畏难情绪首先,明确兴趣在作文中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 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Z-O 徳国教冇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丁传授的本领,而在 于激励、唤醒、鼓舞S写作是一种潜能,需要老师去唤醒、去挖 掘只有引导学生喜欢作文,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那么所 有的写作活动都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赠送,我们的学生当然是乐意 接受这种赠送的这样,作文就成为学生心灵的释放,是对自己心 境最好的诠释,是口身一次完美的挑战其次,激起兴趣的方法有以下五种第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 各种感官,让学生置身其中如让学生贴纸船、纸鸟、纸0机…… 要求学生写出制作的过程通过听音乐、看电影等,要求学生写出 各种声咅、画面的变化对所表达情感或主题的作用,也可以让学生 摹拟演练这些声音、场面來激起写作的兴趣。
第二、用对比式,创 造紧迫感,压力感,提高他们的作文兴趣争先恐后”是青少年学 生的最显著心理特征他们羞于落后,又不廿落后,是激起他们浓 厚的作文兴趣之一如用同伴的好作文作对比,激起那些不喜欢作 文的同学明白自己的缺点和差距,从而奋起直追第三、用好奇感、 参与欲来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好奇感是人们学习工作、研究探索 新生事物的原始驱动力,是冲动、灵感产生的潜在情感欲知后 事如何,请听卜•回分解”,是占代说唱者和章回体小说用好奇感来 提高人们听说欲望和阅读兴趣的一种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 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 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 烈"参与欲还是人们获得他人认同和赞扬的最原始感情如举行 班级、年级、全校的作文竞赛,开展课前五分钟的口头作文,讲故 事比赛,新闻发布会等,让学生有机会参与,事后再把这些活动的 场而和过程写出来,学生就会觉得冇话可说、冇事可写,就兴趣倍 增第四、用成功感、收获感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现代教育家 魏书生老师曾有一位弄生该生第一次交上來的作文只有一句话 面对这种情况,魏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了他。
夸他作文 简洁,没有废话,算是一篇成功之作,并相信他以后会写得更好 这样,该生感觉学习语文原来很有意思,作文也挺容易,一两句话 也成后来,这位同学作文时总想多写几句,经过一年的努力,他 竞能写岀一篇完整的作文来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利用板报、 班报、学习园地,习作欣赏课等等,千方百计的让毎一位同学的作 文至少有一两句话能刊载或能宣读,每次作文评点中力求在某个方 面给学生以肯定或表扬,这样学生就会觉得作文有所得,作文有所 成,作文有所乐第五、正确利用能力、态度、问题难易程度等归 因理论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此外、要克服畏难情绪,除了要激发兴趣之外,还需要做好以下四 点1、作文前必须要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有事可写,有话可说2、 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写,如何下笔3、耍降低作文难度,减轻心理 压力,把“作文"二字改为“表达能力作业"等4、树立学生写作信心, 向他们介绍王勃写《腾王阁序》、“诸葛亮舌战群儒”等故事都是落 笔成文,出口成章的典范三)广泛阅读,熟记常背,形成语感,厚积 簿发“巧妇难为无米Z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 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程冰心寄语中学生“我们一定要把学习语文的 门户开得大大的,一定要除了课本外,个人自己找书看嘔 张志公 先生说过“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背文章的习惯,一定耍背些。
占今 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冇一个不是肚子装着几百篇好文章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内背诵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推 荐:课外必背古诗古文240篇(首),课外阅读总量要达400万字以 上,内容涉及必读童话2部、寓言2部、故事(包括成语故事、神话 故事、中外历史故中外民间故事等)、诗歌1部、散文1部、长篇文 学名著10部、现当代文学中的中外优秀作品特别是“茅盾文学奖,,获 奖作品、科普科幻读物、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这些都说 明读帖背帖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对于写出好文章很有关系作为农 村初中生,要写出好的作文,更要下苦功夫读书背书这是因为文 章是由字、词、句、片断组成的只有貝备了丰富词语、词汇,具 备了表达的基本功,具备了丰富的史料、知识、道理、信息,借鉴 别人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写景状物,议论抒情,才能写出生动完 美的文章当然在文广泛读书背书时述得注意三个问题1、要注 意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接受能力的书2、要注意选择对自己思想、 生活、学习有帮助的书3、要学会浏览、泛读和精读,以免影响 课内学习不积珪步,无以至千;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聚沙成塔,集腋 成裘在读书背书的过程中,只有善于厚积,才能簿发。
积累包括 语言积累,生活积累,道徳情感积累语言积累乂可分为三种1、积累景语,丰富语感在阅读散文、 小说时要注意体会领怡摘抄那些描写口然景物生动形象的词句 如:《金黄的大斗笠》中的“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