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下)新闻传播学论文.doc
10页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下)_新闻传播学论文 关键词: 文化产业人才 发展 特点 问题[摘要]: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文化系统中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认为目前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发展状况有四多一少的特征:娱乐业从业人员多、经营性从业人员多、非公有制从业人员多、非文化部门从业人员多,而高级人才偏少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状况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复合型管理人才少,新兴行业专业人才少,内容创意型人才少,文化人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及其实践培养不够等本文从人才培养机制和文化体制两方面简要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问题的基本对策 Abstract: The article firstly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ulture industry talents in recent 6 years in China’s culture system. It regarded that at present many of the culture industry talents were employed in the service trade of the entertainment and the management by the employers of the private ownership which were not belonged to the branch of culture system. It also found that high-grade talented person were in exguity. And then it pointed out the primal problems of culture industry talents: the talented person and the talents of compound type, newly emerging industry and content innovation were few,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talented person was imbalant and many of them were short of practice in cultivation. Then it analyzed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from two aspects of training mechanism and culture system. At last it brough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culture industry employee. Key words: Culture Industry Talents;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Problems (接上) 二、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于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存在的问题,有研究者概述为:一是经营管理人才数量偏少、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尤其是懂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的少,擅长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资本运作的少,难以适应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擅长媒介市场运作、具有战略思维的外向型经营人才短缺;三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开拓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尚不够强,缺乏大型集团经营管理经验;四是文化经营管理后备人才不足、活力不强,尤其缺少既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又谙熟市场 经济 规律 、具有丰富的文化产业运作及经营管理经验的高层次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
张友臣,2006:71-72) 事实上,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存在的问题不只是集中在经营管理人才方面的欠缺,综述起来,目前主要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缺乏复合型管理人员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生产和创作内容的产业,文化生产的巨额投资以及文化产品销售的不确定性,一般经营者很难把握它既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文化和 艺术 素质同时还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在原来的传统文化体制下,很多文化从业人员没有经受过市场竞争的磨练,由于缺乏市场意识,营销能力非常弱或缺乏经济和管理常识,或缺乏文化艺术的鉴赏修养和娱乐趋势的判断力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领域更是缺乏擅长将文化进行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人才 文化产业在整体上缺乏既懂经济又精通文化娱乐业特点的复合型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有数据表明,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传媒业,其从业人员达到 60多万,但懂媒体经营管理的人才还不足1%张友臣,2006: 71-72)如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局长刘长允曾经表示,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系统,根本不缺具体的编导制作人员,缺的是既懂文化又懂观众的市场,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复合型的策划、管理人才而这类人才的匮乏,使得我国没有专门的人才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产业运作,从而导致西方文化产品大规模进入 中国 市场,而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却在大量流失。
苗素贞,2005) 目前,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从业人员主要来自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个体经营人员,缺乏专业化人才,从业人员仅凭经验、靠感觉进行经营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削弱了文化生产单位的市场竞争力,难以适应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缺乏新兴行业的专业人员 文化专业人员,主要是从事会展、 旅游 、 体育 、演艺、娱乐、印刷、出版、 网络 、动画等文化产业中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文化产业领域有许多新兴行业,如会展业、网络游戏业、动画制作业、版权业等这些新兴行业里专业人才十分缺乏 如目前全国动漫从业者不到1万人,只及韩国的1/3而事实上,全国影视动漫人才总需求量则达15万人,游戏动漫人才总需求量也在10万人左右,但中国动漫专业 毕业生每年只有300人左右赵达,2006) 中国的数字媒体业还才起步,但据有关部门统计,其人才需求的缺口大约在15万左右张慧丽,2003) 又如我国版权业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版权代理人才极度匮乏据统计,全国560多家出版社、200多家 电子 音像出版社、8000多家杂志社、2000多家报社、数百家网站和其他版权相关产业,目前的版权代理机构经批准的仅区区28家,根本无法构成文化产业链中的一环。
培育同国际市场接轨的版权中介人显然非常紧迫王国荣,2005:343) 会展方面的高级策划人才,仅深圳一个地区的缺口即达50%;苏州由于会展业发展滞后,目前只有5家专业机构,会展专业人才的缺口达到2000人张友臣,2006:71-72) (三)内容创意人才奇缺 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创意,它是创意人利用自己的智慧、技能和才华,通过灵感和想象力的发挥,并在借助高科技的情况下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从而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增值了的文化产品如沃特•迪士尼用他的天才创造了神奇的“迪士尼王国”,米老鼠和唐老鸭成为全世界所宠爱的动画形象,具有经久不衰的震撼力 内容创意人可以是原创策划人、漫画家、高级动画制作员、游戏研发员、文艺作品创作者、设计人才等等 据 教育 部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8月,全国动漫类专业的在校学生总数为15000人左右而全国动画人才的需求量约为15万人而开设动漫院系或专业的院校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主要集中在动漫设计与电脑制作方面,而对市场紧缺的动漫创意、编剧、导演、制片人和市场营销等专业,则鲜有设置这样导致一方面设计和制作人才过剩,另一方面市场需要的创意和经营管理人才奇缺。
覃萍,2006) 就我国目前的创意人才状况来看,网络出版、编创、动漫创意和动漫制作等人才尤为紧缺,随着游戏、动漫、影视等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不断拓展,整个文化产业内创意人才的需求缺口将会急速扩大一家权威单位对上海、北京、广州广告业的调查发现,广告公司对创意人才的需求缺口已达到74%覃萍,2006) (四)文化产业人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200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相同,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从文化产业单位数量、从业人员数和拥有资产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分别占全部的66%、69%和78%,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从收入情况看,东部地区的营业收入占全部的82%,而中西部仅占18%黎宏河,2006) 同时统计还表明,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在省际间存在着非平衡发展的情况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超过50万人的有广东、浙江、山东、江苏、北京和上海,六省市占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56%可以对比的是西部的青海,2004年全省的文化产业从业人数却只有29300人,(张晓明,2007:287)几乎相当于这些省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1/25,可见文化产业人才的地区发展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这种状况的存在可能和文化产业区域发展的不均衡 有着重要的关系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相同,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省份吸引了大批文化人才,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的落后,大部分文化人才流失 (五)文化产业人才的实践培养不够 所谓文化产业人才的实践培养,主要是强调文化产业人才必须掌握文化产业的有关实用知识和技能,注重培养和提高各种实践能力,如独立工作能力、文化创作和鉴赏能力、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应用与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以减少文化 企业 的培训成本,上岗后即可独挡一面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在实践方面还有待加强 现行的文化产业人才教育基本上是由教育单位在大学课堂内完成,经营性的文化单位参与度不高,学生参与市场实践的力度都还不够这样,高等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接受的主要是文化产业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而对于实际工作中需要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却有着后天培养方面的不足这势必造成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文化市场需求的脱节如目前许多高校设立了“文化产业管理”、“艺术管理”、“创意学”多种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本科专业,但当下最主要的弊端是这些本科专业没有按照文化市场的运作规律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和实践。
目前在文化产业人才的实践培养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与美国时代华纳公司联合举办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工程”培训项目它采取“全互动”式的教学与实践模式:案例讨论交流,开展市场调查、撰写研究报告;模拟演练与考察实验,在模拟情境中或现实情境中由业内成功人士指导实际操作演练,等等这些措施突出了文化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其他院校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吸纳、采取这种方式的极少 三、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问题的成因 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问题的形成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文化产业人才问题是传统的文化事业体制所造成的 我国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大多是在旧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原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下的文化作为一种事业而存在,它强调国家意识形态属性,只讲文化事业而不讲文化产业,大部分文化部门长期以来都是事业单位,实行的是非盈利组织的经营管理模式,往往重行政指令很少讲究经营管理技巧和市场运作经验长期以来忽视甚至排斥文化作为消费产品的属性因而导致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的短缺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它的发展 历史 非常短暂我国原有的各方面的文化人才储备本来就存在自身的不足和各种缺陷。
因此当文化部门的有关机构实行产业化经营之后,这时便出现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各类人才极为短缺的现象如前面提到的一些新兴行业如内容创意产业人才、动漫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等等 其次,文化产业人才问题是专业培养原因所致 专业的培养涉及到专业教育和专业设置两个方面的问题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高校没有很好地把握准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