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中班科学无字天书教案.doc
51页2023中班科学无字天书教案 2023中班科学无字天书教案1(2558字) 设计思路: 信是人类用来交流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人类生活忠的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而在幼儿以往的生活经验中,、电脑就是沟通的所有手段,他们不知道“信”是用来做什么的?当门卫伯伯将我的一封信送到活动室时,便引起了幼儿的好奇,他们围在我得身边问个不停:“老师,这里面是什么呀?”“谁给你的呀?”“用来做什么的?”······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我结合主题活动“信的旅行”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有趣的信”、“好看的信封、信纸”“我是邮递员”、“班级小邮箱”“神奇的邮票”等,旨在于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如何通过特定的方式传递信息,培养幼儿的前阅读、前书写的能力在一系列活动之后,结合幼儿的兴趣所在又设计了“无字天书”这一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通过活动累计写信、寄信的经验,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热情,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科学小实验中培养幼儿探索的热情 2.在操作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木偶表演,录音片段邮递员一名,小猴子六名 2.各种实验材料:放大镜、蜡笔、水彩笔、记号笔、浆糊、水牛奶米汤、碘酒 3.每组一份:棉花棒、白纸、自制信封、浆糊、 4.科学发现角投放材料:碗、水、筷子、面粉、碘酒、棉签、白纸、杯子、喷壶。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积极探索 活动难点:能够自己发现米汤写字加碘酒,可以使字显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美猴王送祝福 1.师:今天老师请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呀?让我们用掌声欢迎 2、和孙悟空通小朋友们,你们好,俺老孙很想和你们一起玩,可师傅派我去捉妖,所以我来不了了但是我写了一封有趣的信给你们,这是一封无字天书,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能看到我写的祝福再见! 3.邮递员送信 二.探索活动——读“无字天书 1.师:猴王到底写了什么呢,让我看看咦,我怎么看不出呀?你们来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到信的内容呢?(请个别幼儿回答) 2.教师将“无字天书”变成六份,请幼儿分成六组进行探索 4.幼儿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 5.教师示范:用毛笔沾碘酒在白纸上涂一遍,无字天书开始现形,教师读信的内容,幼儿欣赏 6.介绍碘酒 小结:原来美猴王的“无字天书”要用碘酒涂一遍才能看到,真神奇呀!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写一封“无字天书”呀?那它到底是怎样写出来的呢?让我们来问问美猴王吧! 三.实践活动——制作无字天书 1.打 师:喂,是美猴王吗?我们看到你的无字天书了,谢谢你的祝福。
我们小朋友也想写一封“无字天书”,你能告诉我们是用什么写的吗?录音片段:写无字天书的材料我已让孩儿们给你们送去了,至于用那一种材料写的,小朋友们动动手自己尝试吧回头看,他们来了! 2.六只小猴按序送上材料:水、棉花棒、白纸,幼儿自制的信封和邮票,浆糊、毛巾 3.幼儿制作无字天书: 师:请你先想想信要写给谁,内容可以用字宝宝或图画的方式来完成别忘了写上收信人和写信人的名字,装好信封,再贴上邮票如果是写给班里的好朋友,就放入班级小信箱,如果是写给班级以外的人,就请投入绿色大信箱,由邮递员给你们送信 幼儿自由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幼儿探索 3.出示表格并猜想做记录 名称?猜想操作后 水 牛奶 米汤 4.为孙悟空写信并投入邮箱,活动结束 收信,看信: A.请班级小邮递员将班级小信箱里的信送到收信人的手里 B.收信人收到信后到老师那里去用火烤一烤,让字、图出现,看看信上写了什么? C.师:还有一些比较远的信我们请邮递员先休息一会,呆会再送出去,好吗? 四.活动延伸: 师:今天美猴王教了我们一个本领,大家都学会了知道用柠檬汁写的是看不出的,一定要用火烤一烤才能看到在我们的科学发现角里,还有一些大家意想不到的材料,也能制作出无字天书来,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去尝试一下。
活动反思: 机灵调皮的美猴王是我班幼儿近期最崇拜的人物,它的出现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大家都想看到美猴王的祝福,都想做最聪明的孩子,于是探索的积极性便轻松激发,孩子们有的用蜡笔在纸上均匀的涂抹,有的拿了放大镜仔细的瞧着,有的将纸对折再对折,甚至有的孩子学着孙悟空的样子嘴里喊着“变变变”,想让内容自己出来······尽管没有一个孩子能说出正确的方法,但只要幼儿充分运用了自己的已有经验,发挥想象力,努力进行尝试,在探索中能互相帮助,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我想这次活动就是成功的 在本次活动中,我并不注重幼儿写了些什么,画了些什么,重要的是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了写信、寄信的乐趣,感受到了事物变化的趣味,产生了了解科学,研究事物的愿望科学发现角的延伸,更使幼儿的实验兴趣得以延续,孩子们经常会在那里流连忘返,虽然时有争吵,但我发现争吵的主题都是围绕着实验所引发的,他们互不相让,直到试验结果的出现才会结束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语言、动手操作、交往等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发展2023中班科学无字天书教案2(2225字) 活动设计背景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磁铁并不陌生,老师贴挂图时经常用到在孩子们的眼里,磁铁是很神秘的东西,有着神奇的力量。
磁铁能够吸铁的特性决定了它备受幼儿青睐特别是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小猫钓鱼的玩具和磁性教具,幼儿们总是爱不释手,但是他们大都只是单纯的玩耍,还没有知识的建构针对幼儿对磁铁的这种兴趣,我设计了这一活动试图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发现并揭示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的特性,建立有关磁性原理的粗浅概念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充分感知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的特性 2.能用记录、言语的方式表述探索的结果 3.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6.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7.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探索,充分感知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的特性 难点:能用记录、言语的方式表述探索的结果 活动准备 铅笔、积木、橡皮、回形针、铁钉、纸片小鱼、梳子、硬币、勺子、铁夹子、磁铁、记录单、磁铁鱼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盘子里的材料,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请你看一看盘子里有些什么?请你玩一玩盘子里的东西,看看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二、基本部分 (一)、自由探索,激发幼儿兴趣。
1.幼儿自由操作探索,教师巡回观察 2.教师与幼儿交流讨论 3.教师小结:刚才在玩的时候,小朋友发现磁铁能吸住别的东西 (二)、引导幼儿探索磁铁的特性 1、出示记录单,了解记录方法 2、幼儿第二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3、请记录完的幼儿想个办法将记录单贴到黑板上,并和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磁铁能和谁做朋友 4、教师与幼儿共同观察、讨论记录结果 5、教师小结:原来磁铁能跟铁做的东西做朋友,磁铁只能吸住铁做的东西 (三)、提供问题情境,扩展幼儿经验 1、出示游戏材料,引导幼儿思考 (1)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钓鱼游戏,教师出示有磁铁的钓鱼竿、和纸做的小鱼 (2)请小朋友想一想、试一试,用个什么办法可以把小鱼钓起来,你可以请盘子里的材料来帮帮忙 2、幼儿第三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发现 3、分享交流 (1)你的小鱼钓起来了吗?你用了什么好方法? (1)请您边说边演示一下 4.教师小结 刚才大家都想出了好办法把鱼钓起来的,原来你们是用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的办法把鱼钓起来的,真会动脑筋 三、结束部分 分组自由活动 四、延伸部分 请把鱼放在泥工板上,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鱼游起来呢?下课以后你们再去试一试。
教学反思 活动评析及活动反思: 活动评析: 1、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让幼儿有充分的操作时间,因此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而且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并不进行直接指导,而是强调让幼儿通过直接与材料的交互作用,去发现、思考、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2、引导幼儿在操作的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并有目的地记录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现象引导过程一一转化为问题,因为问题情境对幼儿来说没有严格的约束,有利于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 3、在最后一各环节中,我们并不过分关注幼儿到底掌握了哪些磁铁的原理,而是注重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自信心、独立性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关于磁铁的经验进行迁移、创造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并不是把现成的科学结论告诉幼儿,而是使幼儿成为渴求了解世界的探索者和发现者我们的科学教育,就是要提供丰富的材料,营造宽舒的心理环境,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让幼儿在探究中惊异科学,在持久、深入地探究过程中建构科学经验《纲要》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所有的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为了让幼儿认识磁铁,我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可供操作的实验材料,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不进行直接的指导,而是强调幼儿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去发现、思考、解决各种问题。
当然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不足就是准备的磁铁数量不够充分是极个别幼儿玩得不够尽兴,在今后教学中将会做得更完善2023中班科学无字天书教案3(1287字)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探索并记录铁罐子、塑料杯、木棒、纸船、指甲剪、石头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6、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7、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铁罐子、塑料杯、木棒、纸船、指甲剪、石头、脸盆每组各一份,记录表每人一张 重点难点:探索记录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展示各种物品) 2、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当小小科学家,来做一个关于沉与浮的实验,我们要把这些东西一个一个地放到水里面,来看看哪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哪些东西会沉下去 二、猜测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猜一猜分别记录幼儿对各种物体沉浮状态的猜测结果) 三、幼儿自主探索现在请小朋友自己来做一做这个实验,把桌上的东西一样一样地放到水里,要轻轻地放,如果这个东西能浮在水面上,我们就在这个东西的图片旁边打勾,如果沉下去了就打X。
四、检验猜测将猜测结果跟幼儿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然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来验证这个猜测结果是否正确 五、总结 1、你们知道为什么有的东西在水里会沉下去,有的会浮上来吗? 2、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水里面有一种向上推的力量,能把轻的东西举起来,让在浮在水上,但是太重的东西,它就举不动了,所以就沉在水底了 活动建议: 1、记录表中多一行空格,让幼儿填写自己的猜测,当幼儿做完实验的时候可以自己进行对比 2、在讲到沉与浮的时候要向幼儿明确“浮上来,沉下去”这两个词组的搭配,有的幼儿会弄不清楚 3、在幼儿实验之前,要引导幼儿去发现怎么样去做才可以又快又好,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