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州市长江中学新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pdf
6页第 1 页 共 3 页深州中学长江校区 2020 级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学科试题 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90 分钟分钟 分值:分值:100 分分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选择题)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玉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人们以金玉为印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2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 , “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说明科举制度有利于 A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B维护贵族特权 C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强化分封制度 3宋代朱熹等理学家,倡导具有平民色彩的民间宗族制度与乡族组织,主张通过举办“义仓” “义学” “义冢”等,达到敬宗收族、义恤乡里的目的。
这反映出宋代理学 A维护传统礼教 B注重品质修养 C强调社会责任 D主张经世致用 4明清时期社会广泛流传着“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 “有儿坐盐店,强如做知县” “要得富,久开铺”的等谚语这折射出当时 A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B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C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D儒家思想地位动摇 5 “自今以后,大清皇帝恩准英国人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贸易通商无碍 ”该内容出自 A 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黄埔条约 D 北京条约 6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改革家通过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也付出沉重代价商鞅被车裂,王安石罢官归隐,六君子戊戌喋血,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改革措施不当,不得民心 B改革时机不成熟,用人不当 C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规律,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D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触动旧势力利益,遭到他们反对 7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实际上经历了“西化” 、 “反西化” 、 “近代化”三个交叉的探索过程下列各项中,符合“反西化”和“近代化”内容的是 A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B虎门硝烟 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D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8高一某同学在学习笔记上对某一历史事件做了如下记录。
据此判断,这一历史事件应是 A五四运动 B中共诞生 C北伐战争 D百团大战 9位于浙江嘉兴的南湖革命纪念馆举办“红船小小讲解员”培训活动,为解说词选取主题,最合适的是 A党的诞生,开天辟地 B打倒列强,消灭军阀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团结合作,共御外辱 10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这次“行军”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实现了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这次“行军”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红军长征 D渡江战役 111926 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的抗战取得了最后胜利这两次胜利的共同原因是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敌人力量相对较弱 C加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D建立统一战线 121954 年 3 月,新中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决定将宪法草案公布并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在全民大讨论中,宪法起草委员会共收集到各类意见共五十二万多件这反映了 A人民参政意识的增强 B “一五”计划的科学性 C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 D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 131956 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变革”主要体现在 A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确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 C独立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 D彻底结束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剥削 141992 年底,全国城乡共有个体工商户 1517.万家,从业人员 2418.7 万人1997 年,全国个体工商户高达 2850 万户,从业人员 5441 人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 C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 D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发展 15学生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些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外交活动的资料资料一:周恩来与尼赫鲁会谈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资料二: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言;资料三:江泽民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讲话;资料四: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发表主旨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第 2 页 共 3 页演讲为这些资料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是 A人类命运国际和平 B亚非崛起民族独立 C制度演进中国作用 D世界舞台中国角色 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材料指出了 A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B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影响 C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17新航路开辞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等家禽,小麦、大麦等农作物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如玉米、马铃薯、甘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这一现象说明 A全球贸易促进商品流动 B殖民扩张打破多元文明格局 C人口迁移促进物种交流 D商业革命促使贸易中心转移 18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 ,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这体现了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B上帝绝对的精神权威 C人文主义核心思想 D “天赋人权”的原则 19启蒙运动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在许多方面都明显超越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要表现在 A批判教会专制腐朽 B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C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D提出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想 2017 世纪后半叶以前的英国主张“君权神授” ,鼓吹“除上帝以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17 世纪末以后的英国认为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国王从此变成服从议会的立宪君主该变化源于哪一法律的颁布 A 大宪章 B 王位继承法 C 人权宣言 D 权利法案 21 “在意见分歧中有两种极端的顾虑,一种是顾虑放任自由太多,出现无政府状态,容易出现动乱;一种是顾虑政府权力太大,变相专制,妨碍公民权利。
”针对这两种顾虑,美国 1787 宪法的规定是 A两党制责任内阁制 B联邦制三权分立 C联邦制民主共和制 D两党制三权分立 221786 年,英国北方的一位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纪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 “无论你生产多少平纹细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 , “你必须想办法发明,在工业中你们大有可为”这说明 A工厂制度取代手工工场 B英国棉纺技术长期领先 C英国政府推动工业进程 D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发明 23 “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共产党人不屑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上述材料应该出自 A 告人民诏书 B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 共产党宣言 D 宅地法 24它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成立的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它开创了国际合作的形式,顺应世界整体发展趋势,为后来的国际组织提供了经验教训该组织是 A联合国 B国际联盟 C世界银行 D关贸总协定 25阅读1913-1937 年的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1913 1928 1932 1937 项目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钢 5 5 5 4 3 2 A1928 年工业生产未恢复到 1913 年水平 B1932 年工业成就突出是由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1937 年轻重工业均衡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工业发展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61942 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使美、苏、英、中等同盟国家协同作战,相继打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下列文件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的是 A 慕尼黑协定 B 联合国家宣言 C 开罗宣言 D 联合国宪章 2720 世纪 50-60 年代,许多新兴国家把美苏两大集团对峙视为造成世界局势紧张和冲突的重要原因,他们坚决反对由少数大国主宰世界的命运,强烈要求改变这种极不合理的国际关系据此可知,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彻底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 B有力冲击了两极世界格局 C标志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成 D利于新兴国家综合国力提升 28二战后为恢复发展经济,法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两个,一是国有化,重点是煤炭、电力、钢铁、农机、水泥、运输等六个基础部门二是经济计划化,对上述基础工业部门规定为期四年的生产指标这表明法国 A开始实行计划经济 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建设“福利国家” D社会矛盾得以消除 29勃列日涅夫时期,将国家下达企业的计划指标由 20 多项减为 9 项,企业的利润留成由 6%提到17%,经理有权力确定本企业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这一做法 A改变了旧体制的弊端 B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 C导致工农业协调发展 D大幅提高了工人工资 30进入 21 世纪,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但在全球化过程中也出现了南北差距扩大、地区冲突不断、生态环境恶化、恐怖主义猖獗等一系列问题。
这集中说明 A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已刻不容缓 B应通过国际协作减缓全球化进程 C发展中国家应注重保卫经济安全 D各国应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第 3 页 共 3 页第第 IIII 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本题共 3 3 题,题,第第 1 1 题题 1616 分分,第第 2 2 题题 1010 分,第分,第 3 3 题题 1414 分,分,共共 4 40 0 分 ) 31 (16 分)2021 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 100 周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一文中写到: “1462 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 28 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 、 “星火燎原” 、 “力挽狂澜” 、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 ” 材料二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书皮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日出东方” 、 “星火燎原” 、 “进京赶考” ,分别指什么?(6 分) (2)推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共赴国难,请分别列举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一个著名战例 (4 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新中国初期, 实行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6 分) 32 (1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新政体兼有民主制(议会下院)贵族制(议会上院)和君主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