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材分析.docx
5页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教材分析【单元教材概览】(1)本单元在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内容中:身边的化学物质一金属与金属矿物、物质 的化学变化—认识几种化学反应(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有关含杂质的化学方程 式计算⑵本单元主要围绕金属的性质、冶炼、防蚀、回收与利用等内容呈现学习情景和素材, 强调学生从生产、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获取信息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获取知识⑶本单元是教材中首次出现的系统研究和认识金属及合金的性质、冶炼、金属保护和用 途的内容通过前几单元的学习,学生对物质的组成及表示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 式等基础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化学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体验在 此基础上安排了本单元内容,既能使学生用化学用语描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又能让学生进 一步学习和运用探究学习的方法知识结构透视】(1、存在2、回收利用3、冶炼4、有关含杂质 的计算问题【单元目标聚焦】)金属>材料纯金属{物理性质与氧气反应 化学性质 与酸反应〕 与硫酸铜反应性能用途<金属的锈蚀的条件置换反应金属活动顺序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 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知道常见的金属(铁、铝、铜)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 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部分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 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现象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 石中将还原出来的方法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 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 金属的重要性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了 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⑵通过金属活动顺序探究实验,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 能力⑶通过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让 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重点、难点扫描】重点:① 铁、铝、铜等金属和合金的重要性质和用途;② 金属活动性顺序,;③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④ 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难点:①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② 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③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金属材料的知识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引入,学生比较感兴趣,但仅是一 些零散的感性认识在物理课中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金属的知识,因此可以在学生已有的经 验和知识基础上学习合金的概念通过课题 1的学习,学生对金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生 活的视角上升到课题2 学科的视角如金属的化学性质不同金属与氧气反应但条件不同, 与酸反应但速率不同,接着又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还能与硫酸铜等物质反应进一步培养 学生归纳、整理设计实验的能力接下来又从学科的角度上升到课题3 社会的角度从日常 生活中所见的钢铁锈蚀、金属的污染等现象到金属的冶炼、防护、保护、回收等让学生意 识到合理利用金属资源、金属材料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实验与活动分析】本单元共五个实验其中两个探究实验课题1有二个实验实验 8-1】建议变成学生的活动探究实验(分小组)请学生根据给定的不同材料, 分别进行探究活动,最后小组交流汇报得出金属的物理性质1、 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然后用细砂纸打磨,再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2、 感觉一下它们的质量大小,由此判断它们的密度大小3、 试试它们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并感觉下它们的硬度4、 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上烘烤的另一端(注意:时间不要长,防止烫伤), 试试能不能传热5、 用电池和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并比较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实验 8-2】 焊锡、锡和铅熔化温度的比较考虑到铅的毒性,建议由教师演示或在 通风条件较好的实验室进行课题2关于【活动与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建议: 课前(几天)发给每人一小条镁,让学生从家中找铝片、铜片和黄金(有条件)并用砂 纸把金属砂亮(黄金除外),然后放在敞口的盒中,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上课带来通过 不同金属光泽变化,粗略感悟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再增补镁条、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建议教师来做需要氧气的量很大), 再次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关于金属与酸的反应,要提醒学生,实验前要把几种金属表面的膜用砂纸磨去,向装有 金属的试管中倒酸时要注意的顺序,按铜-铁-锌-镁顺序这样更便于观察比较得出正确的 结论铜树和银花的实验老师要课前准备好,分组实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 膜及反应的时间课题3【实验8-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书中的实验比较麻烦,对反应条件要 求比较高,连接装置太多,既浪费很多的 时间,又易造成一氧化碳的压力不够。
建 议采用下列实验一氧化碳的爆炸极限 12.5%〜74.2%)步骤:把部分装置连接好,然后取5mL浓 硫酸倒入,再加入5mL的甲酸,3g Fe2O3 塞紧橡皮塞,浓硫酸和甲酸混合会放热, 反应开始如果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够再用 酒精灯加热看到石灰水中的气泡连续均 匀时,把尖嘴管的点燃,再给反就物加热反应2~3分钟,红色粉未变黑时,用磁铁靠近试管底部效果比较明显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步骤:气一灯一灯一气①②③三i三呈④【活动与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新教材的 实验与旧教材的差异不太大,但是日常生活及生产中 金属还经常与酸性及盐等物质接触(如船舶业、建筑 业、家庭厨房中的金属锈蚀等)造成的锈蚀现象是不 容勿略的所以建议采用上教版的实验设计取5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5支试管 中,进行下面的实验(可以分小组提前在课外进 行,完成后在课堂上向大家报告实验结果)将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中1) 、在试管①中加入稀硫酸或醋酸溶液,浸没铁钉后,倒去溶液;(2) 在试管②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使铁钉的一半浸没在溶液中;(3) 在试管③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棉球上;(4) 在试管④中注满迅速冷却的沸水,塞紧橡皮塞;(5) 在试管⑤中加入少量干燥剂(生石灰或无水氯化钙),再放一团干棉球,把铁钉放 在干棉球上,塞紧橡皮塞。
试管①②③④⑤立即观察1天后3天后1周后使铁发生锈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通过本实验,学生应能得出导致铁锈蚀的因素是:在水、氧气同时存在的环境中铁能生 锈蚀酸和氯化钠能使铁在氧气、水存在的环境中加速锈蚀既得出了铁生锈的条件同时又 体现出锈蚀的速度单元课时分配】课题1、一课时 课题2、一〜两课时课题 3、两课时【单元教学建议】要注意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要让学生由金属的用途来学习金属的 物理性质;从耐高温、高强度金属材料的应用,学习合金的知识;从日常所见的钢铁锈蚀现 象学习金属的防护通过本单元金属化学性质、金属的锈蚀和防护探究性实验的学习更进一 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训练,学会用定量 的方法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课题1可采用以下的教学过程和手段(一)展示金属制品、金属制品的图片,让学生感受金属材料人类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关系, 认识到金属材料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二)通过表 8-1、8-2,及实验 8-1、8-2 让学生知道合金的性能,用途的优越性三)通过金属之最及化学、技术、社会—形状记忆合金增强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四)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明白,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但是不是 唯一的决定因素,还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 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通过家庭小实验—淬火和回火、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题2可采用以下的教学过程和手段课题 2 一个课时上完,时间有些紧张条件好的学校可安排一课时上完这样内容比较 完整如两课时上完,建议第一课时把活动探究内容上完,第二课时归纳出常见金属在溶液 中的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概念第一课时(一) 通过家庭实验粗略感悟不同金属活泼程度不同二) 再通过教师的镁条、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并比较得出几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三) 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引导启发学生学习研究问题可以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方 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实验借助第四单元学习的铁与硫酸铜反应的知识,引导 学生完成铁与硫酸铜、铝丝与硫酸铜、铜丝与硝酸银、铜丝与硫酸铝的实验四) 督促学生认真做好实验记录,以备第二节课学习第二课时(五) 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根据实验分析解释、发现金属活动性的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六) 通过归纳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特点,得出置换反应的概 念并通过有关对习题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感受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 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并知道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作为有关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 生置换反应等的判断依据课题3可采用以下的教学过程和手段第一课时(一) 展示金属矿物的图片,让学生了解金属在自然界存在的两种形态二) 通过介绍我国冶铁的历史,引出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的冶铁原理以及物质含杂质的计 算可以结合地理课的有关内容,鼓励、发动学生主动查找有关资料,如矿物标本 实物照片、图表、有关的文字描述等,可在课内外交流第二课时(三) 通过展示生锈的图片及铁的锈蚀条件探究实验(此实验要在课前一周准备),让学生感受到金属锈蚀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并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设计出多种方案,并进行实验,同时做好观察记录然后由小组汇报实验情况,以及探究的结果并从中引 导学生分析归纳铁生锈的条件、防锈的方法四) 通过金属用途的图片及书中提供的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图片及其它途径得到的资料 和教师提供图片,增强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自然过渡到如何保护和回收废旧金属五) 展示有关金属污染的图片及文字资料,使学生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养成不乱扔 垃圾的好习惯单元评价建议】本单元从以下几方面评价学生:1、完成课内外的作业、单元检测2、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合作精神、收集整理资料的能 力。
3、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分析、归纳能力,表述能力和思维能力4、能否用简单明了语言归纳和描述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对性质知识的理解和应 用程度5、 猜测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产物,并进行检验6、学生对金属防护和回收利用废弃金属的认识7、学生对金属锈蚀和防护方法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8、结合日常生活如何保护金属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