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乐庄园旅游渡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doc
16页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项目概况 1一、地理位置 1二、自然条件 1第二章 现状分析 2一、用地范围 2二、现状土地利用 2三、现状地形分析 2第三章 旅游开发建设条件 2一、生态山庄发展趋势 2二、政策背景 2三、旅游发展条件 3第四章 客源市场预测与环境容量估算 4一、客源市场预测 4二、环境容量估算 4第五章 规划依据、原则、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5一、规划依据 5二、规划原则 5三、指导思想 6四、发展目标 6五、客源市场定位 6第六章 旅游发展定位及开发主题设计 6一、发展定位 6二、开发主题设计 6三、旅游产品开发 7第七章 规划设计 7一、规划结构 8二、规划布局 8第八章 道路交通与游览路线 9一、道路交通 9二、游线设计 10第九章 绿化系统规划 10一、绿化规划 10二、景观构成 11三、水岸线规划 11第十章 综合管线规划 12一、给水排水规划 12二、电力电信规划 12三、燃气供热规划 13四、环卫设施规划 14五、防灾减灾规划 14第十一章 技术经济指标表 15 前 言生态农业是一项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闲、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人们对具有观光、休闲、回归自然、民俗风情等特点的旅游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我国出现了对山庄、农庄经济的投资热,其中,很有影响的有北京的锦绣大地、化州龙汇庄园、顺德生态公园、番禹化龙农业大观园、深圳光明华侨农庄、廉江长青水果场等太谷是闻名于世的“金太谷”、“小北京”、“旱码头”、“中国的华尔街”, 与祁县、平遥共同成为闻名遐迩的晋商故里, 同时也是酥梨、槟沙果等优质水果的主要产区,太谷饼、壶瓶枣、龟龄集、定坤丹、怡园干红干白葡萄酒在全国均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如今以此为背景的生态旅游业已产生,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本规划中康乐庄园的建成将为太谷农业经济与旅游事业结合发展增加新的亮点山庄四面环山,依山傍水,居舍依然、良田美池、绿树成荫,是一处难得的休闲场所山庄以注重生态、崇尚自然、回归生活为主要特色,有望成为集旅游观光与现代化有机农业密切结合绿色产权农庄当前形势下,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变化、全球金融危机泛起,影响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当目前的这种状况得到改善,经济开始复苏的时候,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消费能力的提高,旅游业会充满生机。
在当前,建设康乐庄园不仅可以带动太谷及周边地区的人们就业,还可以促进太谷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改变了太谷过去旅游景点单一且无特色的劣势,因此,有利于稳定和扩大游客群体,推进太谷旅游新一轮的发展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地理位置本规划区位于太谷县郭堡水库上游的范村镇岳家庄村,地处榆次、榆社、太谷三县的交界处,紧临太长高速和省道榆长公路,与省会太原仅35分钟车程,距榆次常家庄院25公里;太谷县三多堂、孔祥煕故居35公里;范村圆智寺10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二、自然条件规划区所处的太谷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9.8℃ ,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6.2℃,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6℃, 年平均降水量约458毫米左右,年平均无霜期为175天, 象峪河,经规划区域所在的范村镇出境,为县境内第二大河,发源于太谷、榆次、和顺三县交界的八赋岭,全长63公里,流域总面积341平方公里上游有郭堡水库一座,库容2800万立方米规划区山地以灌木丛为主,主要由枸杞、沙棘、黄刺玫、紫丁香、酸枣、荆条类组成灌丛中草本植物以香蒲、芦苇、白茅为主,杨、柳、榆、槐、柏、松等乔木零星分布 第二章 现状分析一、用地范围康乐庄园位于郭堡水库上游的范村镇岳家庄村紧邻梅苑山庄,北至岳家庄桥,东面、西面和南面以山脊为界,总面积13.18公顷。
二、现状土地利用规划范围内用地情况较为单一,主要为原有的农业用地及部分的荒地、林地规划区中间为河流用地,现状无建筑物规划范围内只有一条乡镇道路,水泥路面,路面宽度6米三、现状地形分析规划区现状地形较为复杂,整体地势南高北低用地高程介于893.2—933.4之间,最高点位于用地北侧的梯田,主要谷地居山地中央,长约700米,谷口宽约70米第三章 旅游开发建设条件一、生态山庄发展趋势生态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具体讲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业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广阔前景,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良好的生态循环,保护生态环境实践证明,丰富生活、享受田园风光,度假、休闲、娱乐、健身,感受回归大自然的乐趣,将是一项前景辉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更是投资观光休闲项目一次难得的商机,必将获得丰富的回报农业生态旅游它既是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又是现代农业中一项极有前途的特色产业。
休闲观光农庄已成为最具前景和活力的朝阳产业,有专家预言,它是今后几年投资的热点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档次不断提高,对有机的、绿色的、无公害的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价格也是一般农产品的数倍,市场潜力巨大;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目前,城乡居民用于旅游方面的支出已占到了全年支出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二、政策背景1、晋中市域旅游业发展目标将晋中建成国际型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文化旅游名城和华北地区首选的观光度假胜地之一,旅游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太谷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农业旅游的定位太谷县未来重点发展以太原市居民为目标市场的观光农业和休闲度假产品,建成为太原市乃至全省首屈一指的观光农业区范村生态旅游区作为太谷县旅游开发的三个分区之一,以山水为主题,以自然风光游为主,以葡萄文化为品牌,发展成集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景区三、旅游发展条件1、优势条件(1)区位条件山西省目前约有14个旅游区,其中太谷县所在的太原旅游区位于中心位置,太原旅游区西与北武当山旅游区,南与绵山旅游区连成一片,北与五台山旅游区、阳泉旅游区相去不远,对发挥旅游资源的集聚效益十分有利。
太谷县处在榆次、平遥和祁县之间,地理位置十分有利,因此,太谷县旅游发展的区位条件十分有优势2)交通条件便捷108国道、南同蒲铁路、太焦铁路都从县域内经过,另外还有太(谷)邢(台)、太(原)长(治)2 条省级公路以及23 条县乡公路太谷县距太原市35分钟车程,短线旅游交通便捷,长线旅游也可充分利用太原市的交通资源,有明显便利的交通条件 (3)客源较为充裕太谷县短线旅游的客源将来自于太原市区,特别是太谷的休闲旅游对市区居民将具有强大吸引力由于太谷县所处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充分利用区域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也将会吸引相当数量的长线游客与境外游客 (4)旅游开发已有一定基础太谷旅游产业方兴未艾,观光农业迅速兴起年接待京、津、石等地的“农家乐”游客达35000人次以上,且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目前已形成了“三庄两院一线”的综合旅游线路三庄”是指梅苑山庄、怡园酒庄、龟龄山庄两院”是指曹家大院和孔宅一条线”是指沿范村镇、任村乡、小白乡、侯城乡、北汪乡的一条绿色生态观光旅游线2、制约因素(1)太谷的旅游开发尚处于很不成熟的阶段,旅游的对外形象尚未树立2)旅游开发投入不足,宣传不力3、旅游资源条件分析太谷县地处三晋腹地,有着光辉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现存地上地下文物200余处,建于西晋的白塔,唐宋时期的净信寺、圆智寺、光化寺、安禅寺等均保存完好。
北魏时期的无边寺、大佛山天宁寺、凤凰山耐泉寺等寺庙,汇萃了北方寺宇文化之精华,极具开发价值 太谷县农业较为发达,山西省唯一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座落在此,许多农业科技成果及时的在此得到转化,使太谷县的农业发展始终处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开发休闲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观光农业有先天的资源优势太谷县是晋商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有体现中国北方古建筑风格的曹家“三多堂”,是晋商宅院的典型代表;孔祥熙宅园,慧外秀中圆智寺在规划区所在的范村镇内,创建年代无考,明万历间重修,现存寺院基本完整,建筑均为明、清遗物,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郭堡水库旁的梅苑山庄依山傍水、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田园风光浓郁山庄建有大型综合楼、康乐中心宾馆、体育馆各一座、别墅15幢,共有床位388张,设有餐厅、多功能歌舞厅、游泳馆、桑拿、保龄球、网球、台球、斯诺克、沙壶球、游艺室、棋牌室、乒乓球室等娱乐设施,另外还有钓鱼、果品采摘(苹果、梨、桃、葡萄、山楂、红枣)、动物观赏、打靶、水上游艇等多种服务项目梅苑南山滑雪场是山西唯一的准二级滑雪场,距太原市小店(滨河东路)高速收费站46公里,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是集滑雪、滑草、滑道、滑翔、滑水为一体的四季户外动感旅游场所。
第四章 客源市场预测与环境容量估算一、客源市场预测短线旅游的客源将来自于太原市区,这是由太原市居民的旅游需求特点决定的由于太谷县所处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充分利用区域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也将会吸引相当数量的长线游客与境外游客目前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目趋成熟,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游客纷纷选择长线游,为太谷县的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机太谷县如能突出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加强宣传力度,注重旅游环境的综合建设,其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客源半径:目标客源市场划分为三个半径第一个半径:太原市区、晋中地区第二个半径:山西省内第三个半径:京津、华东及东南沿海地区二、环境容量估算参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游人容量应由下面三个层次表示 (1) 一次性游人容量(亦称瞬时容量),单位以“人/次”表示; (2) 日游人容量,单位以“人次/日”表示; (3) 年游人容量,单位以“人次/年”表示1、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分别采用:线路法、面积法(1)线路法: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道路面积计, 5~10 m2/人2)面积法: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游览面积计2、环境容量计算值计算一览表游览地名称计算面积(m2)计算指标(m2/人)瞬时容量(人/次)周转率(次)日游人容量(人次/日)农庄园12030452671.5400民俗风情区101030341.551会馆7923203962792种植采摘区480050962192园艺示范区6500501302260景观花园6537100652130山下游线3751037274山上游线1045101042208总计11292107(2)环境容量根据计算得出本度假区瞬时环境容量为1129人/次,日环境容量为2107人次/日,年环境容量为44.2万人次/年(年平均游览日以210天计算)。
综合平衡后,得出本园区生态容量为:瞬时环境容量为1130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