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加入TPP的动因、挑战和影响:从美国视角分析.docx
14页美国加入TPP的动因、挑战和影响从美国视角分析 一、美国加入TPP的动因TPP是泛太平洋伙伴协定( Trans-Paci6c Partnership Agree-ment)的缩写,最早是由文莱、智利、新加坡和新西兰四国发起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 FTA),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TPP成员之间彼此承诺在货物、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以及投资领域相互给予优惠并加强合作此协议采取开放的态度,欢迎任何APEC成员和非APEC成员参与该协议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建立自由贸易区最初创立的四个成员国统称为“P4”,其影响范围并不大但美国于2008年宣布加入TPP后,提出扩大TPP计划,继而邀请了澳大利亚、秘鲁进入谈判并最终加人TPP2010年越南和马来西亚也成为TPP的成员,TPP由以前的“P4”成为了如今的“P9”美国加入TPP并积极推动其发展的动因要从经济和战略两个层面分析在经济方面,rrpp作为自由贸易协定可以给美国带来贸易扩大的利益尤其是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后,美国急需转变贸易发展格局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五年出口倍增计划( NEI,NationalExport Initiative),力争于2015年将美国出门增加一倍.亚太地区拥有世界40%的人口, 占有全球50%的GDP,对亚太地区贸易占美国总贸易量的60%以上。
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对于美国扩大贸易和发展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美国加入TPP绝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考虑,更深层次,也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将其视为亚太地区的重新战略部署中至关重要的一枚棋子,是美国重返亚太的重要战略工具美国加入TPP的战略意图主要有三:第一,直接参与并主导亚太地区贸易合作机制,继续引领制定亚太地区乃至世界自由贸易的新标准WTO的多哈回合从2001年启动谈判开始到现在,十年间未取得成果,整个谈判由于无法达成共识而陷入了僵局对于美国而言,多哈回合的搁置不代表自由贸易的停滞,美国需要积极寻求其他方式作为多哈谈判的替代品而TPP的前身P4则给美国提供了这一契机P4奉行在贸易的各个领域,包括农业领域实行完全自由贸易,实现零关税这一点非常吸引美国,美国提出了建立“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协定的设想,将TPP发展目标确定为:一是将,rPP建成一个全面高标准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从而达到消除、减少贸易壁垒以及提升美国贸易和投资机会的目的;二是让美国参与到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之中;三是让美国能在国际贸易方面建立新秩序,增加中小企业的贸易机会对于美国而言,TPP的高标准是树立贸易新秩序的基石。
美国自身在许多领域都可以达到这样的高标准,对TPP成员和准成员起到示范作用而且这样的高标准又是美国提出发起的,也就是说,从加入TPP起美国就已经成为了TPP的领导者随着TPP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和地位不断扩大,美国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亚太区域贸易规则的主导者一旦这样的高标准范本被推广,许多寻求贸易发展的国家将不得不加入这一阵营不仅是亚太地区,甚至全球许多FTA都可能向着这样的新范本看齐美国作为规则制定者,便可以加强其对全球贸易的掌控力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积极加入引领TPP,并提出“高标准”贸易范本的原因也就是说,“高标准”协议特点是美国领导贸易规则的重要说辞和“一面旗帜”第二,积极配合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作为其重返亚太的一把“金钥匙”重返亚太的战略是针对美国战略重心的调整而提出的9·11”事件以来,小布什将美国战略重心放在反恐,对外政策也主要针对中东地区,而将亚太地区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上在这十年间,美国错过了许多在亚太,主要是东亚地区的发展机会,亚太地区大部分的双边贸易和投资协议中都没有美国的介入从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东亚的合作进程较快,特别是在金融和自由贸易领域目前中国与东盟十国建立了“10 +1”的自由贸易区,中国还提出了“10 +3”,日本提出了“10 +6”的合作机制。
尤其是在“10+3”、“10 +6”的框架下都将美国排除在外,但却包含了全球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以及其他亚太主要经济体另外,整个亚太地区有180多个优惠贸易协定,其中大部分美国都没有参与其中,对未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控制力和地位都造成了一定威胁美国担心一旦东亚地区的合作成熟,美国将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贸易、投资的转移效应会给自己的经济利益造成极大的损失加之东亚各经济体十年间蓬勃发展的形势更刺激了美国的神经,美国需要尽快把中东地区精力转移到亚太地区从2009年奥巴马宣布重返亚太开始,美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切实行动在军事上,美国重新部署了在澳大利亚的军队,在新加坡增派了海军,与菲律宾在许多新的军事领域进行合作;美国在东亚地区整体加强了军事部署,并制定了新的军事防备计划美国正式参加了东亚峰会,也证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足迹在逐步扩大而TPP就成为美国重返亚太在经贸领域的一把金钥匙以亚太合作为名的TPP对于美国而言更多的是要与东亚的联盟进行抗衡,打破没有美国参与的东亚合作即使TPP面临诸多挑战,甚至可能陷入谈判僵局或者推进时间较长,美国也可以利用TPP不断参与到亚太的经济事务中而不会被排除在外有了TPP在经贸方面的基础,美国便可以不断渗透深入到亚太合作的各个领域。
比起TPP在短时间内带给美国的经济效益,这样“温水煮青蛙”式的参与模式才是美国真正想达到的目的第三,制衡中国在东亚地区逐步增强的影响力美国反恐十年,放松了对亚太地区的控制,也给了中国十年时间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迅猛发展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制约中国在东亚、亚太及整个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影响力TPP作为美国重返亚太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这一目标也将起到关键作用我国人均GDP增量在1978-1990年间不到100美元,20世纪90年代增长600多美元,而在2001年后的十年间增长达到4000多美元如今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这样的增速推算,中国在下个十年结束初期就可能赶超美国成为全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得我国在地区间,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大大提升,军事实力有明显的提高中国更是在这十年间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除美国外TPP国家从中国的讲口由2000年的6%上升到了2010年的15%(见图1);而对美国的进口则从16%下降到了11%出口方面,除美国外TPP国家对中国的出口由4%上升到15%,对美国的出口则由16%下降到8%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对外贸易逐步扩大,有赶超美国的趋势(见图2)。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感到在亚太地区的贸易地位受到了来自中国的挑战近些年来,世界舆论也一直将中国看作是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各种“中国威胁论”层出不穷奥巴马在多次公开演讲中都提到“绝对不当世界第二”不仅美国担心中国会取代其世界霸主的地位,中国周边国家也对中国崛起有着不同程度的担心,恐惧未来中国会对东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对其他国家造成威胁因此,美国有强烈的意愿参与到亚太方方面面的事务中,而东亚各国家也对美国的参与持开放、默许甚至欢迎的态度制衡中国成为美国与东亚其他国家的一项共同利益TPP则成为在经贸领域遏制中国的工具一方面,美国领导的TPP给东亚各个国家提供了在促进自由贸易上的另一个选择,东亚各个国家可通过加入TPP在促进自由贸易的同时借助美国平衡中国在亚太的权力中国积极倡导“10 +3”的合作模式,出于对中国崛起的担心,东盟和其他国家并未给出明确的答复美国可以利用TPP不断吸收亚太地区经济体而减少建立“10 +3”的可能性,从而阻止和干扰由中国积极推动的东亚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TP,P使得中国的福利受到损失根据GTAP模型分析,当P8成立后(未包括马来西亚),8个国家均受益,其中美国的GDP将增长0.05%,福利增加0.27亿美元,而中国GDP下降0.06%,福利减少1. 43美元。
当日本也加入TPP,并完全开放相关产业时,美国GDP将增长0.06%,福利增加18. 77亿美元,而中国GDP将下降0.31%,福利将减少7.76亿美元由于东南亚国家如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在服装、电子产品等出口领域与中国有竞争关系,TPP可能引起贸易转移效应,其成员国势必会减少从中国在相关领域的进口这对中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以上三个战略目标互相交织、相辅相成,目的都是使美国巩固其在亚太,尤其是东亚地区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的主导地位二、美国推动TPP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一)TPP成员和准成员的差异性给美国推进TPP带来挑战TPP成员和潜在成员无论从地理、人口还是经济发展程度上都有较大的差距,贸易类型、规模以及开放程度也各不相同美国是TPP最大的成员国,在经济、人口以及国土面积上都远远超过其他8个国家rIPP中人口数量排名第二的越南仅是美国人口数量的1/4;TPP中GDP总量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亚是美国GDP总量的1/12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不包括美国在内的8个国家的GDP总量为2 3万亿美元,仅是美国的16%;人口为1.95亿,是美国人口的63%2010年美国与TP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总额仅占美国贸易总量的5%,而美国与整个亚太地区的贸易量则占到了美国贸易总量的60%(见图3)。
这说明TPP成员在美国对外贸易中地位和作用并不突出中国、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第三大经济体,也是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目前都未加入TPP韩国、加拿大、墨西哥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都不在TPP之列由于缺乏亚太地区重要经济体的参与(见图4),TPP目前影响力有限亚太地区具有高度广泛性和复杂性(见表1),从地理上看,经济体遍及北美、南美、东亚和大洋洲;从经济水平来看,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既有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也有资源为主的国家;从政治体制上看,既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从宗教信仰来看,既有基督教国家,也有佛教国家,还包含儒家文化圈这种差异决定了亚太地区经济体在涉及农业、劳工、知识产权等领域都有着较大的利益分歧但TPP的要求极高,根据现有规定,成员国须在10年内取消所有关税,实现贸易完全自由化,并具有法律效益TPP设立的高标准无疑会给各国贸易带来极大挑战,将对许多国家敏感的贸易领域造成极大冲击如果在一些国家无法预知开放某些领域的后果时强行按高标准行事,无异于对某些TPP成员国进行“休克疗法”而为了让所有成员都能达到标准,进行不断的协商和谈判,则有可能让TPP陷入僵局二)TPP与APEC以及其他亚洲区域合作组织可能存在竞争APEC(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目前有21个经济体加入该组织TPP的9个成员全部都是APEC的成员APEC拥有全球40%的人口和全球50%以上的GDP显然APEC相比于TPP来说是亚太地区更大的区域性合作组织从APEC成员国的基本情况看,TPP与整个APEC相比在实力上有着巨大的差别除美国以外的TPP成员国GDP总量分别少于中国和日本的1/2APEC属于经贸合作的“软机制”,其合作精神是“开放、渐进、自愿、协商、发展、互利与共同利益”在APEC的松散体制下,各个经济体可以本着求同存异、互相尊重的原则进行各方面的合作,抛开分歧和矛盾,消除紧张关系而,IPP则致力于建立—个高标准全面的多边贸易协定,有着严格的规章和很高的合作门槛,合作范围也比普通的FIA更广泛,自由化程度更高相对于APEC的这种开放的、自愿的和松散的合作方式,TPP发展的难度会更大APEC本身并不对贸易协定进行协商,但其目标中包括了建立更加自由的贸易和投资区域,最终目标也是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达到亚太经济一体化与TPP相比,APEC较为温和的协商合作方式也许更适合亚太地区的发展,缩小各经济体差距,最终达到经济一体化的目的从亚洲区内区域合作组织情况看,中国与东盟成立了东盟一中国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