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之我见.docx
4页“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之我见 南进军内容Reference:诗教是我国培养人文素质的优秀民族传统;诗教是以诗励志,以诗明德,以诗从善,以诗益智,以诗陶情,以诗向美的人文素养教育笔者就语文教学在诗教活动中的拓展与延伸做一下总结,与同行交流Keys:诗教兴趣语文教学拓展延伸诗教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孔老夫子首先发明的,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诗教是我国培养人文素质的优秀民族传统;诗教是以中华传统诗词为内容,通过诵读、吟唱达到以诗励志,以诗明德,以诗从善,以诗益智,以诗陶情,以诗向美的人文素养教育孔子在《礼记·经解》中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不仅是诗教的创造者,也是校园诗教的首创者和实践者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迎合诗教活动?如何借诗教活动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拓展与延伸?是语文教师探讨较多的话题一.借“诗词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1.朗读,背诵兴趣学生读诗,诵诗,吟诗在学校举办全校性“心向党·快乐长”为主题的经典诗词诵读、吟唱比赛活动的准备和进行中氛围越来越浓在学生中评选班级、年级、学校“背诵古诗词”之星活动班级完成《中学阶段古诗词推荐篇目》考核测评每学期进行一次,并登记建档.作为评优的依据。
借助学校读书室,创建班级读书角,在学校文学社组织的“读书心得交流和读书笔记评比”活动氛围中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意识《文心雕龙》中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在足够的诗歌阅读积累和阅读赏析的基础上,诗歌写作也就有了尝试的可能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和体会周围的事物,并鼓励学生用诗歌的语言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将更深刻地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另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撰写诗歌评论,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解读诗歌的语言和情感,以充分培养[来自W]学生[来自www.lW5u.coM]的鉴赏能力和表达水平2.写作兴趣鼓励动员学生加入校园文学社,让学生借助文学社展示自我在所教班级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对学生的创作的作品在班级的学习园地展出,利用作文课时间师生共同赏评让每个学生给自己和别的同学的作品打分,同时写出自己的赏析结论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多写创作缘由和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想,对别人的作品多写自己看到的优点,问为什么很少写别人的缺点,学生的回答是:我看不出好来,但也说不出不好的原因这就够了,每个学生听到的是自己作品的优点,即便平时写作文就头痛的学生也有了写作的欲望和冲动,一两周就交了几篇自由诗,让我改改。
还有几位同学的作品被登在我校校园文学报《襄墨韵》上,有的学生作品被张贴在校园诗墙,借助校园文学社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多了,写作兴趣有了很大提高二.借“诗词进校园”活动,坚持遵循语文教学的“三大原则”1.趣味性原则: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学段的不同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寓教于乐,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诵读活动,培养其持久的兴趣2.重全面,突重点原则:“中华诗词进校园”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让全体学生都参与,使全体学生都能从中受益,提高全体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坚持全员性的原则下,教师要鼓励一些学生脱颖而出,成为诵读古诗词的“尖子生”,鼓励学生学习写一些诗歌作品,培养一些“小诗人”3.实践性原则:古诗词重在诵读,重在实践,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背诵为主”教师因此要大胆放手,指导、引导学生多诵读,既鼓励学生在课堂、课外多诵读,更鼓励在家庭多诵读,在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收获在注重构建和谐社会,提倡人文关怀今天,诗教对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选择因为诗是表达情感的艺术,老师的情与爱,通过诗来表达,富于情味,具有感染力学生在这诗情的感染下,心情快乐,向上的情绪得到调动,青春的活力得以焕发,内在的潜力也可以得到激发,有时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以创造奇迹。
一切有志于教育艺术的教师,不妨尝试学习运用诗教的艺术,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进入一种美妙的诗画境界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