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子植入术后的处理.pdf
2页粒子植术知识及处理 一、原理: 放射性125I 粒子瘤体内植入是一种近距离、持续低剂量照射的 放疗方式由于放 射源直接在瘤体内起作用,与肿瘤细胞距离近,并且为持续性作用,故很小剂量的放射源也 能发挥很强的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对于许多实体瘤均有良好的局部控制作用治疗效果: 是安全有效的,植入放射源(125I 粒子)可有效增加肿瘤内放射剂量同时保护肿瘤周围正常组织避免体外放射治疗过高剂量带来的损害125I 粒子植入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能改善生活质量及缓解症状,减少复发及转移,使肿瘤缩小或消失,并且副作用少,患者易接受,不失为 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一种好方法安全性:125I 粒子在组织中的有效穿透距离是1.7cm, 125I粒子的 γ射线能量低、 穿透力较弱, 因此不论对周围正常组织还是对所接触人员来说, 粒子植 入都是相当安全的放射性125I 粒子植入对正常组织影响较小,尤其对气管、食管、血管等重要组织损伤小,没有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 毒副反应较轻,显示对全身及局部均无严重副作用125I 籽源半衰期短,低剂量、低活度的放射源始终包埋在专用容器内,手术者在操作过程中不直接接触粒子,防护安全125I 粒子植入不会出现外放疗引起的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呕吐,体重下降、消瘦等症状,外周白细胞、 红细胞、血红蛋白术前、术后基本维持较稳定水平。
二、适应证: (1) 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手术及术后复发肿瘤患者2) 未经治疗的原发肿 瘤,如前列腺癌、肺癌等3) 需要保留重要功能的组织器官或手术将累及重要脏器的肿瘤, 如脑深部的肿瘤 (4) 患者不愿进行根治性切除的肿瘤,如甲状腺癌、子宫内膜癌、舌癌等 (5) 手术中为预防肿瘤局部或区域性扩散,增强根治性效果,进行预防性植入6) 转移性肿 瘤病灶或术后孤立性肿瘤转移灶,失去手术价值者,如肺的多发转移肿瘤7) 无法手术的原 发肿瘤,如巨块型肝癌、肺癌、鼻咽癌等8) 外照射剂量不足,作为局部剂量补充9) 外 照射效果不佳或失败的病例10) 化疗耐药者 (11) 手术残存肿瘤或切缘距肿瘤太近( <0.5 ㎝) 局部严重症状,给病人造成较大痛苦,虽有远处转移,也可植入粒子,达到姑息治疗、 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 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脑肿瘤、肺癌、头颈部肿瘤、胰腺癌、肝癌、肾及肾上腺 肿瘤、鼻咽癌、体表肿瘤、食道癌、直肠癌、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胃癌、舌癌、喉癌、 腮腺癌、扁桃腺癌、牙龈癌、甲状腺癌、胸膜间皮瘤、骨肉瘤、转移性骨癌、淋巴瘤、淋巴 结转移癌、皮肤癌、胸腺癌精原细胞瘤、横纹肌肉瘤、鼻窦纤维肉瘤、子宫肌肉瘤、胸腺内 胚窦瘤、筛窦骨纤维肉瘤、神经纤维肉瘤、脂肪肉瘤、隆突性纤维肉瘤、基底细胞癌、膀胱 癌、肝血管瘤、眶内肿瘤(恶性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椎旁及椎体肿瘤等的治疗。
禁忌证:恶液质,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治疗者,空腔脏器慎用,淋巴引流区,不用于预防 性植入,严重糖尿病估计重要器官可能受到超过耐受剂量的照射 三、粒子植入的副作用:出血,移位,肺栓塞,器官穿孔(瘘),感染,器官内脓肿等发 生率低,严格无菌操作,术中避免损伤重要血管、神经、脏器可减少并发症 四、 粒子植入后护理:检查粒子有无丢失、移动,回收失落的粒子入粒子的局部皮肤可放 置冰袋,减少肿胀疼痛,鼓励进水及流食,减少酸性及富含氨基酸食物粒子射线大多在患 者体内,治疗后 1-2 个月,孕妇、儿童应与患者距离6 英寸,粒子治疗后可口服或静脉应用 抗生素,酌情使用镇痛剂及对症处理药物粒子持续作用最长18 个月,植入后第 1 天,第 4-6 周随访,其后每 3 个月一次,随访2 年 1 心理护理本组病例均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确诊后,对患者心理刺激较大,呈现焦虑、恐 惧、压抑等心态,对手术及治疗不信任; 且因放射粒子植入治疗癌肿是一项新技术,加重了患 者的心理负担针对患者的顾虑及其接受能力,在不同时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宣教同时 应向患者介绍粒子植入治疗的基本知识和优点,说明手术对患者创伤小,使患者在治疗后的 很长一段时间内省去放化疗的费用和痛苦。
以消除其恐惧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心,以最佳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2 术前护理 125 Ⅰ子植入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护士应向患者介绍粒子植入的基本过 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术中的注意事项等术前准备:常规查血常规,出凝血3 项, 肝肾功能,超声,心电图等,必要时备皮,留置尿管等,常规备氧气,急救药品,止血药 3 术中配合 根据病变部位取适当体位,体位以保证患者舒适,安全和利于治疗为以宜, 全身麻醉的患者,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防止意外发生俯卧位的患者 应保持呼吸通畅医生操作时必须准确,避免损伤粒子外壳引起放射泄漏,粒子种植过程中 及完成后注意清点粒子数目,严防粒子丢失和泄漏,以免引起放射性污染 4 术后护理 1) 生命体征的监测 (1) 术后将患者置入监护室,常规心电监护,动态血压监测BP 、P、 HR 、SaO2及心电图的变化 (2) 观察碘籽植入后情况 : 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四肢活动、末梢 血液循环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碘“籽”脱落游走致肢体及脑栓塞等并发症; 测体温 q 4 h , 并告知患者碘籽植入后局部出现热烘感及1 周左右的低热属正常反应,经消炎痛口服等对症 处理后,症状即消失 ; 术后第 2 天,常规床边摄 X线片,以确定碘籽的位置是否正常。
3) 继 续做好心理护理 2) 并发症监测 125 Ⅰ植入后可能有局部组织坏死、局部疼痛、感染、水疱、渗(出)血、 皮损、粒子浮出等并发症[3] ,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切口有无渗液,渗血, 特别是肺癌患者注意有无血气胸存在,咯血,疼痛等症状在所观察的患者中,主要并发症 为:(1) 肺梗死: 125 粒子引起肺梗死的几率比较高,主要是放射性粒子迁移到肺形成当患 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并伴心率加快,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建立静脉通道,配合医 生抢救 (2) 出血:由于粒子损伤血管引起,必要时使用止血药3)放射防护由于 125Ⅰ属于放射性物质,在进行该项工作中,应始终遵循我国《放射 卫生防护基本标准》及有关放射物管理法规 4) 患者放射防护 125Ⅰ植入治疗是一种近距离的治疗以病人为中心1 m 之内有放射 线,故为患者提供单间,要求患者不串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流动,清新洁净,温湿度适宜, 尽量减少较热空气与散在射线结合污染环境由于所用放射源系全封闭,虽植入患者体内, 但与其体液无沟通,故患者的排泄物及分泌物等均无放射污染,无须特殊处理[4] 嘱家属应 尽量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限制探视时间及人员,孕妇及未成年儿童不得探视,植入术后2 周内探视者与患者维持2 m 距离。
5) 医护人员放射防护手术过程中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因此,护士在准备物品时要齐 全,摆放要合理以便快速的供应手术需要,在保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派经验丰富、受过专 业训练的护士进行集中治疗与护理,以减少与放射线接触的时间医护人员需近距离操作时 尽量站在粒子植入的对侧,必要时使用铅制防护围裙与屏罩,加强防护意识 6)康复指导 (1) 因 125Ⅰ放射粒子的半衰期为50~60天,放射性活度半年后消失故 粒子植入后半年内,家属及探视者需采取防护措施,与配偶宜分床睡,孕妇及儿童不得与患 者同住一个房间, 并避免近距离接触 (2) 嘱患者出院后定期检查, 以确定粒子的位置及数量, 如在口鼻腔分泌物、大便内发现粒子,用镊子夹起放入带盖铅罐中,立即送交医护人员,不 可随意丢放 (3) 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以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为 主尽量不要让患者外出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