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景观生态学期中.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38546193
  • 上传时间:2023-06-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5.0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景观生态学第一章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发展1、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填)2、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差异(简):⑴景观是作为一个异质性系统来定义并进行研究的,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维持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重点之一;生态系统生态学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相对同质性系统来定义并加以研究⑵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主要兴趣在于景观镶嵌体的空间格局,而生态系统研究则强调垂直格局,即能量、水分、养分在生态系统垂直断面上的运动与分配⑶景观生态学考虑整个景观中的所有生态系统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能量、养分和物种在景观斑块间的交换生态系统生态学仅研究分散的岛状系统⑷景观生态学除研究自然系统外,还更多的考虑经营管理状态下的系统,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是其重要研究课题⑸只有在景观生态学中,一些需要大领域活动的动物种群(如鸟类和哺乳动物)才能得到合理的研究⑹景观生态学重视地貌过程、干扰以及生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着重研究地貌过程和干扰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3、景观的基本特征(简答)(1)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系统(2)景观是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3) 景观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4)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第二章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核心1、系统论是一门运用逻辑学和数学方法研究一般系统运动规律的理论,从系统的角度揭示了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共同本质和内在规律性。

      其基本概念包括:系统、层次、结构、功能、反馈、信息、平衡、张罗、突变和自组织等2、景观生态学与系统论的关系(选):(1)景观生态学的综合整体性(2)景观生态系统的有机关联性(3)景观生态系统的动态性(4)景观生态系统的有序性(5)景观生态系统的目的性3、等级理论:等级理论认为(观点):任何系统皆属于一定的等级,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特点:等级结构系统的每一层次都有其整体结构和行为特征,并具有自我调节和控制机制基本属性:复杂性意义:等级理论的重要作用是用以简化复杂系统,以便于对其结构、功能和动态进行理解和预测系统的可分解性是应用等级理论的前提条件在研究复杂系统时一般至少需要同时考虑三个相邻层次:即核心层、上一层和下一层填)4、景观的等级性(1)景观是生态系统组成的空间镶嵌体,同样具有等级特征2)景观生态系统具有亚稳定性,即景观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能保持相对稳定性,但其稳定性要在约束体系中才能实现5、复合种群的类型(简答):6、景观生态学的核心:(1)格局与过程,定义:景观格局主要是指构成景观的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的形状、比例或空间配置(填)(2)生态过程:是景观中生态系统内部和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和迁移转化过程的总称。

      第三章 景观格局与分析1、景观要素:景观斑块、廊道、基质,以及偶见的附加结构2、斑块A、(1)定义:依赖于尺度的,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基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实体2)所有定义都强调斑块的空间非连续性和内部均质性3)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位,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B、斑块起源主要成因机制或起源包括:– 自然干扰– 环境异质性– 人类种植3、斑块类型和特点(简答)① 干扰斑块特点:(1)基质未受干扰,而斑块受到干扰2)具有最高的周转率,持续时间最短,通常是恢复最快的斑块类型 ②残存斑块 特点:(1)基质受干扰,而斑块未受到干扰 (2)与干扰斑块在外部形式上似乎有一种反正对应关系 ③环境资源斑块特点:由于资源的分布相对持久,所以斑块也相对持久而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而且斑块的周转率相当低,能长期地存在于与基质相异的环境中④引进斑块 特点:在斑块内,物种动态和斑块周转速率主要取决于人类的管理活动。

      4、斑块化的特点(简答)(1)斑块化的可感知特征(2)斑块内部结构(3)斑块的相对均质性(4)斑块的动态特征(5)斑块化的尺度和生物依赖性(6)斑块的等级系统(7)等级间相互作用(8)斑块等级系统中的核心水平(9)斑块化原因和机制的尺度依赖性(10)斑块敏感性5、廊道:⑴廊道的起源:①环境资源廊道② 干扰廊道③ 残存廊道④ 种植廊道⑤ 再生廊道⑵廊道的结构特征:①曲度 ②宽度 ③连通性 ④内环境⑶廊道的分类(填):①线状廊道 ②带状廊道 ③河流廊道6、基质:⑴在整体上,基质对景观动态具有控制作用2)基质的判定:①相对面积 ②连通性 ③控制程度 ④3个标准结合7、景观格局特征⑴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所有的景观空间格局都是由斑块、廊道和基质这些最基本的景观要素构成,即所谓斑块-廊道-基质模式2)景观格局可以分为:①点格局 ②线格局 ③网格局 ④平面格局 ⑤立体格局8、景观多样性⑴包括:①斑块多样性 ②类型多样性 ③格局多样性⑵景观多样性研究所关注的具体指标包括景观中的斑块数目、面积大小、形状、破碎度、分形维数(斑块多样性);类型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丰富度(类型多样性);聚集度、连通性、修改的分形维数等(格局多样性)。

      9、景观异质性(选)(1). 空间异质性(2). 时间异质性(3). 功能异质性10、生态交错带⑴特征:①生态交错带具有边缘效应②生态交错带阻碍物种分布③生态交错带的敏感性④生态交错带的生态风险⑵生态交错带的尺度效应所有的交错带,包括海陆交错带都可以说是短暂的和不稳定的11、廊道网络(1)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2)结构特征:• 结点• 网络格局• 网眼大小• 网络结构的决定因素12、景观的连通性(1)分类:结构性连通和功能性连通(选)(2)特征:①景观连通性的影响因子②景观连通性与廊道的关系③景观连通性的特点第四章 景观生态过程1、景观对生态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②景观中生物迁移、扩散、物质能量流动;③干扰;④改变生态过程的演变及空间上的分布规律2、景观中物种的运动方式:①主动运动 ②被动运动3、景观中的的动物运动:⑴景观中动物的运动方式(填):①巢域范围内的运动 ②疏散运动 ③迁徙运动⑵斑块大小、形状与动物运动斑块形状对生物的扩散和动物的觅食以及物质和能量的迁移具有重要影响;斑块大小和形状对动物运功的的影响主要反映在斑块的边缘效应上3) 景观格局与动物运动景观异质性的大小与动物的运动和迁移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主要取决于动物对各景观要素的敏感性。

      4)廊道与动物运动廊道的作用:通道、隔离带、源、汇、栖息地和过滤的作用5)景观格局与动物运动景观中食物资源斑块的空间分布决定了食物的可获取性不同的景观格局对不同的物种具有不同的影响4、景观中的植物传播:传播方式:①风播 ②水播 ③动物传播5、景观中水分和养分的运动形式:①水平运动 ②垂直运动6、根据人类对自然景观干扰的程度和影响的深度可以分为干扰、改造和构建填)7、景观中的人文过程可概括为3个方面:利用、改造和融合8、干扰的景观生态效应干扰类型:有4种分类方法:⑴按干扰产生的来源:自然干扰、人为干扰⑵按干扰的功能:内部干扰、外部干扰⑶依据干扰的机制:物理干扰、化学干扰、生物干扰⑷根据干扰的传播特征:局部干扰、跨边界干扰9、景观干扰的性质和生态学意义(简答)A、性质 (1)干扰具有多重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表现在多方面 (2)干扰具有较大的相对性 (3)干扰具有明显的尺度性 (4)干扰又可以看作是生态演替过程的再调节 (5)干扰经常是不协调的,常常是在一个较大的景观中形成一个不协调的异质斑块,新形成的斑块往往具有一定的大小、形状 (6)干扰在时空尺度上具有广泛性B、干扰的生态学意义(1)适度的干扰不仅对生态系统无害,而且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演化和更新(2)干扰的生态影响主要反映在景观中各种自然因素的改变;还可以影响到土壤中的生物循环、水分循环、养分循环,进而促进景观格局的改变第五章 景观动态与模拟1、景观稳定性:(1)概念:景观的各种参数的长期变化呈现水平状态、或是在水平线上下摆动的幅度和周期性具有统计特征(2)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系统保持现有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能力;二是系统受干扰后回归该状态的倾向,即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填)2、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包括:自然驱动因子、人为驱动因子(填)⑴自然驱动因子:①地质地貌 ②气候 ③生物 ④土壤 ⑤水文 ⑥自然干扰⑵人为驱动因子:①人口 ②技术 ③经济 ④政策 ⑤文化3、景观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①对局地和区域气候的影响(1)土地表面性质的变化(2)地表反射率的变化(3)温室气体和痕量气体的变化 ②对土壤的影响(选):(1)对土壤有关生态过程的影响 § 能量交换 § 水交换 § 侵蚀和堆积 § 生物循环和农作物生产③景观变化对水环境的影响:(1)对水量的影响森林变化的影响 草地变化的影响耕地的影响(包括灌溉和农业集水区)聚居地和其它非农用影响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