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议精讲多练原则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oc
9页1浅议"精讲多练"原则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摘 要: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在 对外汉语课 堂教学中,如何 让汉语成为更好的语言交际工具,离不开“精讲多练”这一重要教学原则本文从如何选择“精讲多练”原则的理解和如何有效 结合“讲”和“练”这两方面来谈“ 精讲多练”原则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运用关键词:精讲多练;教学原则;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 “精讲多练”是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界一致认同的教学观点,并不断加以讨论和实践早在 60 年代,北京语言学院在强调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时,就把该原则在课堂教学上的体现概括为“精讲 多练” 4 个字通 过多次课堂教学观摩和实践,我们发现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把整个课堂活动的重点(约60%到 80%的课堂时间 )放在指导学生练习语言点的使用上,而不是局限于教师的讲解上杨惠元也指出, “教师要控制 讲解和练习的时间比例,课堂的时间是个常量,讲多了, 练的时间就减少语言是学生练会的,不是教师讲会的,所以教师的讲要少,学生的练要多一般来说,学生的练习时间不能少于 60%;在口语课上,学生的练习时间不能少于 70%”由此可 见,要想成 为一个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正确地使用“精讲多练” 原则。
在正确使用“精讲多练 ”原则前,我 们认为,首先要明确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过去,关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有“ 水桶说”,即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本身要有一桶水,课堂上注重“ 以教师为2中心”现在,关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模式,更 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 的模式,即在课堂上教师 要给学生创建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唱主角而在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的是“学生 为中心” 的模式,因此,在运用“精讲多练” 的原则时,我们认为要牢记“精讲” 的目的是 为了“学生”更好去用,去练习 “精讲”是为“多练”服务的那么, “精讲多练”的内涵是什么呢?我们认为, “精讲多练” 的内涵是教师尽可能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设置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环境,激 发学生不断练习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尽可能地开口说汉语,将汉语知识不断转换为汉语技能精讲多练 ”是对外汉语 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下面我 们将从“精讲多练”原则的理解和如何有效结合“ 讲”和“练 ”这两方面来谈“精讲多练”原则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运用1.“精讲多练”原则理解1.1“精讲多练”的内容关于“精 讲多练” 到底 应该“讲什么”和“练什么”,是我们首先必须明确的。
总的来说, 应该知识角度和学生具体实际情况两方面综合考虑,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重难点和学生易混淆易错的语言点具体说来,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汉语声调和易错的声韵母2(汉字书写3(3(课文中出现的新的重点词汇、语法和句式4)学生不易掌握的语言点,需要反复进行学习和操练,如:在的用法5)汉语特有的句式,如“把”字句等6)典型的常用的语言现象,这对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非常重要,如惯用语、可以类推的语法规则等7)学生易混淆的语言点,如:近义词“才”和“就” 的辨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精讲多练”的内容,更好地服务于课堂1.2“精讲多练”原则中“精”的理解提到“精讲多 练” ,怎么理解“ 精”的含义,是我们不可逃避的问题精” 仅仅 是指“ 少” 的意思吗?答案当然是否定我们认为, “精”应该是指在准确的基础上做到简单明了,深入浅出并且针对性强在对外汉语教学,教授正确的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反之,我们讲得少但是不准确,最终学生不理解或是掌握不全面,那我们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查漏补缺来讲解,那么精讲也无从谈起造成讲解不准确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第一、教师自身因素,基本功不扎实, 对自己要讲解的语言点掌握不够透彻;第二、教材本身讲解有局限性;第三、汉语中有很多语言点研究不够透彻没有定论,加大了讲解的难度。
4基于以上三点,我们认为在“精讲”中,我们必须对自己要讲的内容掌握透彻, 针对教材的局限,可以查阅不同的资料进行补充说明,尽量避免将不确定的语言点例如在学习“了” 时,如:他吃了饭或者他昨天去了我家有的老师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反复跟学生强调:“ 了表示动作已经发生 ”但是在“ 她后天要搬家了 ”例子中却无法向学生解释“了” 是表示动作已经发生,反而加深了学生的困扰其实“了”的含义与“了”在句子中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当“了”位于动词后面,是表示动作的完成如:他买了三支笔他已经离开了上海她听懂了我的意思当“了”位于句末,是表示出现了变化,有了新的情况如:他要当老师了 (现在不是老师,以后是老 师了 )小明不去图书馆了 (小明原来的计划是去图书馆 )她现在结婚了 (她过去是未婚 )因此,在讲解“ 了”的用法,我们不仅仅要注意它的含义,更要注意它所处的位置当然,如果我们在讲解的时候,一股脑的全都灌给学生,这是不可取的,这违背了“精讲”原则,我们可以有步骤的传授,可以再教材只出现“V+了”形式时,只讲这种形式,其他句式可以以后5再讲,但是,在讲句式时,一定要力求准确,不能像上面一样笼统将“了” 的用法解释为“表示动作已经实现”,这样会造成学生理解错误或是过度类推造成偏误,反而在以后的教学时间中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纠正,没有达到精讲的目的。
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接触的是一种全新的语言,肯定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因此在精讲中一定要做到简单明了,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递”这个新词时,如果照搬词典上的解释,不仅枯燥无味还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而有经验的老师却通过动作的演示来形象生动的帮助学生理解“递” 的意思,并加深学生的印象有针对性也是“精讲” 中要注意的我们不仅是要求针对所教知识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学生,使教是适应于学,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初级阶段生词的讲解,不宜做过多的拓展,只要讲清楚主要的关键意思即可例如教“ 说” 时,它有说话、解释和批评的意思那么在初级阶段,我 们主要是教“ 说话”这一含义只有做到准确明了、深入浅出和针对性强,我们的讲才能真正“精” 起来,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2“精讲多练”中“多”的理解对外汉语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这些技能的培养必须靠大量的操练才能获得因此, “多练”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当然, “精讲多练”中的“ 多练”不是量多,而是质量并重的活练这主要体现在练习的多样性和全面性上6谈到“多样性 ”,我 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练习类型多样性:如:带读、问答、角色扮演、 情景创设、替换法。
2(互动多样化,如: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小组互动、同桌互动(3(难度多样化,有的活动相对简单,有的活动相对较难,需要更多的努力4(讲解方式多样化,可以利用实物、图像、视频来讲解而“多”的全面性,具体可以体现在强调课堂教学的全体参与,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上总之,多练不仅强调数量,更强调质量不仅强调时间,更强调内容、形式、方法和层次讲中有练,讲练结合、以 练为主 总而言之,要设计和创造一种语言环境,精选有代表性的例句和表达式,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逐步引导学生把掌握的知识变为技能、技巧2.“精讲多练”中“讲”与“练”巧妙结合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将遵循“精讲多练” 原则进行教学的步骤总结如下:首先,由课文引出语言点,讲解语言点的语言形式(包括语音、语法、语用上下文)有 时教师会从核心词出发逐步扩展到含语言点的短语,有时会先引出含语言点的句子,再对其中的重点词汇或者短语7加以操练然后,设计不同的上下文,利用问答法,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语言点,并在问答互动中总结语言规则在学生基本了解语言点后,教师会跳出课文,问一些与句型和重点词汇有关的问题此类问题一般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紧密联系,这样就形成了有意义、有目的的交流,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总结语言规律。
接下来,根据语言点的难易程度,进行大量的练习 ,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点在不同上下文中的使用情况,并且体会语言点在不同表达中的正确度和合体度,营造真实的交际情景,引导学生用当课学的语言点说自己想说的句子,加深语言点的理解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讲与练的巧妙结合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着手2.1 灵活安排“讲”与“练”的顺序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老师一般是按照“先讲后练” 顺序安排教学进程的但是我们认为,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安排,可以“ 边讲边练” 、“以练带讲” ,师 生共同活动,互相促 进 例如在近义词的辨析中,我们就可以采取边讲边练的形式如:“又” 与 “再” 首先, 我们可以设计包含“又” 与“ 再”的例句:我前年又去了一趟广州 他又开始打篮球了我想再去趟广州 我明天再来你的办公室然后,通过对比,引 导学生领会“又”和“ 再”在句中的含义,8比较两者的意思:我前年又去了一趟广州 (“又”表示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我明天再来你的办公室 (“再”表示没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情)接下来,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又”和“ 再”的用法:时间+又(表示已 经发生的事情)时间+再(表示没有 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事)最后,通过设置情景进行大量的练习。
另外,我们有时也可以选择“以练带讲”,例如,教学生描述长相的课文时,我们可以先教生词,让学生熟悉这篇短文,但是不提示学生今天要学习的重点句式然后,可以叫两个学生到黑板前根据录音将课文描述的长相画出来,接下来,引导学生一起讲评黑板上所画的像,看与课文是否相同,并通过提问引出“又 ……又……”这一重点句型,由练习带出句型,这样比一般的“先讲后 练”更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2.2“精讲多练”要巧抓时机在遵循精讲多练原则时,什么时候“讲”,什么时候“练” ,如何做到讲练自如自然转换,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通过观摩和实践,我们发现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灵活调整讲练时间在讲解新的语言知识时,我们可以再给出具体句型结构后,提到学生易犯错误的地方,如“ 我读书在教室”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9进行大量练习加以巩固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时机在课堂的开始和结束往往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进行精讲,往往效果最好,在课堂开始,我们 可以进行提示性精讲,在结束时,可以进行归纳性精讲在学生参与完课堂活动后,例如:小组辩论、角色扮演后,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比较放松和活跃,此时,我们可以进行精讲已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点的印象,缓和课堂气氛。
另外,在操练时, 练习一定要适时和适度否则,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使学生产生疲惫和厌倦心理综上所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精讲多练” 教学原则的必要性,无论是听力课、口语课还是综合课我们都必须牢牢遵循“精讲多练”这一原则,以“ 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 ,在准确明了、深入浅出和有针对性的“精讲” 基础上进行灵活多 样、生动有趣的练习,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在实际中灵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参考文献[1]徐子亮 .汉语 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J].华语教学出版社[2]崔永 华.略 论汉语速成教学的设计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3]崔永 华、杨寄洲.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4]盛双霞.谈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精讲多练.[J].中国大学教学[5]刘珣 .对外 汉语教学引论[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6]王 钟华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课程规范[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