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和睦旅游基因与和睦旅游文化建设.docx
3页传统文化中和睦旅游基因与和睦旅游文化建设 传统文化中和谐旅游基因与和谐旅游文化建设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许多和谐旅游基因文章从传统文化中所涉及的和谐旅游基因的视角,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等思想,是建设和谐旅游文化的基础,也是实现和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和谐旅游基因 和谐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是人类在其旅游活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是人类在其旅游活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旅游哲理内核和旅游成果积淀和谐旅游文化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旅游基因,是我们建设和谐旅游文化的基础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许多和谐旅游基因,挖掘并深刻认识这些和谐旅游基因,对我们建设和谐旅游文化、和谐旅游,乃至和谐社会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旅游基因 1、主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儒家思想的理论核心是“仁”.重视家庭伦理与和谐 2、主张“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因为自然山水之美类似仁人君子的品格美德,游观自然山水能给仁人君子以美的艺术享受提倡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即生态和谐 3、主张“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的哲学名篇所谓“逍遥游”是指不计功利,不借任何外力,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的自由遨游道家认为,旅游者应该去观览万事、万物的自然真貌、人生与自然的真谛,即“道”——“自然皆道” 一句话,旅游就是逍遥,就是使游子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因此,“逍遥游”就是道家崇尚自然,反对束缚,主张自由自在、无羁无绊的旅游宗旨,即无己、无功、无名的非功利旅游思想,追求的是人与人的和谐,即社会和谐 4、主张“天地有大美” 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成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礼而不说” 5、主张“天人合一” 二、传统文化中和谐旅游基因的现实意义 上述提到的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旅游基因,不仅是奠定中国古代旅游理论体系的主要观点和核心内容,而且即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对于指导我们建设和谐旅游文化仍然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第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体现了对家庭感情需求的尊重,有利于家庭和谐。
第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体现了对旅游认识、旅游态度的多元共存 第三,“逍遥游”表达了一种游戏主义的和谐旅游文化观 第四,“天地有大美”,表达了生态和谐美的观点 第五,“天人合一”,体现了人文精神,对旅游具有广泛的意义 三、和谐旅游文化的建设 和谐旅游文化,是关于旅游者认识和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使之和谐相处、互动共生的准则和科学 为适应构建和谐旅游的要求,走和谐发展旅游的道路,旅游业必须大力建设和发展和谐旅游文化 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以人为本”作为建设和谐旅游文化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是运用市场机制,对旅游文化进行规范科学管理 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努力创建和谐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四是大力加强和谐旅游文化教育 建设和谐旅游文化是实现谐旅游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旅游基因,在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设和谐旅游文化与和谐社会,也是传统文化保护和继承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3Word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