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菲力普斯曲线研究.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45267815
  • 上传时间:2023-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2M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部分:菲利浦斯曲线菲利浦斯曲线(Phillips Curve)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替代取舍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统计学家威廉·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随着菲利浦斯曲线不断发展演变,具体有以下几种形态  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当时在英国从事研究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本人于1958年最早提出的其表现形式是:在以失业率为横轴、货币工资变化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具有负斜率的一条曲线它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二者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负相关关系当失业率上升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下降;当失业率下降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上升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货币工资变化率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货币工资变化率下降于是,这条曲线表现为一条先由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动的曲线环.这条曲线环呈现为略向左上方倾斜、位势较低、且较为扁平的形状。

      向左上方倾斜”,说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为反向变动关系;“位势较低”,说明货币工资变化率处于较低水平;“略”向左上方倾斜和“较为扁平”,说明货币工资变化率的变动幅度不大(短期内假定货币工资刚性)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新古典综合学派改造后的菲力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于1960年提出的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把货币工资增长率同通货膨胀率联系了起来由公式“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增长率”根据这一关系,若劳动生产增长率为零,则通货膨胀率就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一致萨缪尔森和索洛以物价上涨率代替了原菲利普斯曲线中的货币工资变化率这一代替是通过一个假定实现的这个假定是:产品价格的形成遵循“平均劳动成本固定加值法”,即每单位产品的价格是由平均劳动成本加上一个固定比例的其他成本和利润形成的这就是说,物价的变动只与货币工资的变动有关这种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现形式与上述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相同,只不过纵轴改为物价上涨率这条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二者亦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率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率下降。

      因此,这条曲线同样表现为图1中的曲线环 第三种菲利普斯曲线(奥肯定律)表明的是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是后来许多经济学家所惯常使用的这种菲利普斯曲线以经济增长率代替了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中的失业率这一代替是通过“奥肯定律”实现的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按照奥肯定律,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每快2%,失业率下降1个百分点奥肯又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替换关系演变成了GDP与失业率的替换关系 这样,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便呈现出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在这一关系的研究中,经常不是直接采用经济增长率指标,而是采用“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或是采用“现实产出水平对潜在产出水平的偏离”这一“偏离”,表明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供求的缺口和物价上涨的压力现实经济增长率表明一定时期内由社会总需求所决定的产出增长情况,而潜在经济增长率则表明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所能提供的总供给的状况潜在经济增长率可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正常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即在各种资源正常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另一种是指最大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即在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

      我们这里采用的是第一种含义这种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现形式是:在以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为横轴、物价上涨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具有正斜率的一条曲线这条曲线的走向与第一、二种菲利普斯曲线正好相反这条曲线表明: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与物价上涨率二者呈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正相关关系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时,物价上涨率亦上升;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时,物价上涨率亦下降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随着需求的扩张,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物价上涨率随之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随着需求的收缩,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物价上涨率随之下降这样,这条曲线表现为一条先由左下方向右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动的曲线环这条曲线环呈现为略向右上方倾斜、位势较低、且较为扁平的形状向右上方倾斜”,说明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与物价上涨率为同向变动关系;“位势较低”,说明物价上涨率处于较低水平;“略”向右上方倾斜和“较为扁平”,说明物价上涨率的变动幅度不大(短期内假定价格刚性)。

      以上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美国、英国等西方一些国家在五、六十年代的情况它们分别表明了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同向对应关系我们将这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将它们分别表明的两个反向和一个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第四种形态是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或现代菲利普斯曲线)1967年和1968年费尔普斯(Edmund. phelps)和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相继提出在存在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下,短期的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不稳定的,会由于宏观政策的作用会发生移动但长期而言,人们有充分的时间调整通货膨胀的预期,由于存在“自然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不存在替代关系解释滞胀工人们关心工资的购买力而不是货币工资本身,雇主也不关心名义工资而关心劳动的真实成本,这使人们对原始菲利普斯曲线的真实性提出质疑1968年,货币学派的代表弗里德曼指出菲利普斯曲线忽略了影响工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人对通胀的预期。

      对工人来说,实际工资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名义工资变化率必须用通货膨胀率来纠正工资变化率部分地由预期通货膨胀率决定,部分地由实际失业率决定;通货膨胀率等于工资变化率减去生产率增长率这里的长期与短期,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看预期是否正确,通货膨胀预期是否能全部进入工资合同如果不是,就是短期;如果是,就是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恶化  短期内,由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着此消彼涨的交替关系,因此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来说,是沿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选择,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控制在“临界点”以内的安全范围内  但是,当菲利普斯曲线突破原有的惯性持续上升时,会使整个菲利普斯曲线偏出临界点以内的安全范围这时除非临界点也往上提高外,否则就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范围了  更进一步的看法(如美国货币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是,如果政府长期采取人为的干预措施,使市场机制失去作用,那么菲利普斯曲线还有可能成为一条呈正相关的曲线,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任何干预都会失灵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出现“滞涨”局面,这是市场经济中最值得警惕的现象  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或成为垂直线,或变成正相关线,都表明菲利普斯曲线的恶化。

       补充:A.威廉.菲利普斯1914年生于新西兰的一个农民家庭真正触发菲利普斯的灵感的,不如说是经济学里把国民收入视为循环流量和把经济系统视为水压机的想法(在萨缪尔森那本《经济学》里就有这样的内容)菲利普斯据此设计了一种解释凯恩斯经济学的教学模型,他在有机玻璃的管子里装进彩色的水流,运用动力学的原理,使这些彩色的水流来流去,模拟国民收入流程他自产自销,造了许多这样的模型卖给研究机构和大学菲利普斯的主要兴趣就放在所谓的“最优控制理论”方面,人们公认,他是把最优控制和控制工程的技术最早引入经济计量分析的学者之一从某种角度来看,菲利普斯还在做着那个彩色水流的梦想作为一个工程师,他的特点是精于构造而疏于思辨,他喜欢把经济社会当作一个可以拿来操作的系统,并且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操作得更得心应手菲利普斯曲线”这个名称就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在这次讨论中给起的有了菲利普斯曲线,新古典综合派就可以方便地开出宏观经济政策的药方:要想降低失业率,不妨提高通货膨胀率,为了治理通货膨胀,难免在失业上作出牺牲但实际上,凯恩斯式的需求政策往往是把充分就业目标置于降低通货膨胀率目标之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