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碎裂QRS波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影响观察.doc
2页碎裂QRS波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影响观察【摘要】目的 观察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 fQRS)对心肌梗死患者左 室收缩功能影响方法选取131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QRS波有无fQRS分为fQRS 组和无fQRS组,观察两组左室收缩功能(LVEF)情况结果fQRS组患者LVEF明显下降 (P<0. 05)结论心肌梗死后出现fQRS波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明显下降,提示fQRS波可以作为 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预后的判断的一项无创指标关键词】碎裂QRS波;心肌梗死;左室收缩功能有研究表明[1],碎裂QRS波是心电图领域又一个等位性Q波样改变,其对陈ILI性心肌梗 死的诊断有重要作川是高危心肌梗死患者预警的新指标而左室收缩功能也是判断心肌梗 死患者预示的重要指标木文冋顾性分析了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杳证实的冠心病 131例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旨在观察fQRS波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木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选择经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实 验室检查确诊为心肌梗死患者共131例,其中男79例,女52例,平均年龄(60.322. 2)岁。
均行冠脉造影显示为单支或多支病变均行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杏fQRS波的诊断标 准[2]:①QRS波呈三相波或者多相波:典型呈RSR型,但也可有多种变异多相波由R波或 S波的多个切迹或顿挫形成,其中S波的切迹多数发生在底部②伴或不伴Q波,Q波可以存 在单个或多个切迹或者顿挫,可以形成QR或Qr型③QRS波时限大多〈120 ms④排除不完 全性或完全性束支阻滞及室内阻滞⑤三相或多相fQRS波经常出现在冠脉供血区域相对应的 2个或2个以上的导联上⑥同一患者同次心电图上不同导联,fQRS波可表现为不同形态将 是否存在fQRS分为fQRS组及无fQRS组其中有fQRS组56例,无fQRS组75例1.2方法使用美国HP 1000型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及Sonosite便携式彩色多谱勒超声 诊断仪,探头频率2^2.7 MIIzo受检者取左侧卧位,采集连续3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观察 指标:LVEDV, LVESV, SV, LVEF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土标准差(xs) 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用x 2检验,IK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 LVEDV, LVESV, SV, LVEF 的比较:见表 1。
与无fQRS纟R相比,fQRS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下降明显3讨论fQRS波是指冠心病患者心电图上新岀现或已存在QRS波呈三相波(RSR型)或多相波, 并除外束支阻滞fQRS波的岀现可以提示心肌缺血其发生机制现有多种学说[2],主要包 括:梗死区内阻滞、梗死区周阻滞、多灶性梗死、局部心肌瘢痕理论、细胞间阻抗的变化 Flowers等[3]认为fQRS波是心肌瘢痕和(或)心肌缺血致心室肌不均匀激活所致研究表明 心梗区域内有岛状存活心肌组织[4, 5],存活的岛状心肌除极将发生延迟和传导缓慢,且在 病理性Q波或QS波小形成振幅偏低、时限较窄的正向波,结果就形成了 S波的切迹或顿挫, 从而形成形态不规整的fQRS波近年来,丿阴IJ心肌核素灌注显像技术能可靠地确定陈III性心 梗的瘢痕区域,H对应导联的QRS波出现的多相波改变,部是心肌坏死瘢痕区引起的在心肌 坏死瘢痕区,其除极的电活动延迟、不完全,传导能力下降心电图不仅表现出心室除极的QRS 波振幅降低,还因心肌坏死形成的瘢痕组织完全丧失电功能,使心室内的除极方向不断变化, 结果面向换死区的心电图电极将记录到振幅和时限不等的多个R波或S波的顿挫,进而形成 碎裂QRS波。
fQRS波可能是心肌受到相对严重损伤的标志LVEF是心力衰竭预后判断的独立预测因了 [6],冠心病心肌梗死Z后LVEF高的患者预后 较好,存活时间较长,而LVEF越低,预后越差存活时间越短多数研究显示,LVEF正常者 预后好,对LVEF轻、中度降低者,LVEF越低,生存率越低,预后就越差;对于LVEF<25%的 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而言,LVEF与其生存率不再呈线性相关木文通过对心梗患者的心电图描记,结合超声心动图,可以看出对于心梗后心电图上存 在fQRS波组患者LVEF要明显低于无fQRS波组,从而表明fQRS波可以作为对心肌梗死患者 左室收缩功能判断的一项无创指标从而进一步对心梗患者预后进行判断而且进行fQRS波分 析还具有其他一些优点:测量简单、费用低廉、容易获得、可在大量患者中广泛进行、医生 容易看懂最近,有研究将fQRS波联合低LVEF川于心肌梗死的危险分层,明显提高其阳性 预测价值[7]参考文献[1] 张澈,陈日新•碎裂QRS波 心电图的新概念.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 30(3): 422 424.[2] 郭继鸿•碎裂QRS波•临床心电学杂志,2008, 17(1): 60 68.[3] Flowers NC, Hora n LG, Thomas JR, et al, The an atomic basis for highfrequency components in the electrocardiogram.Circulation, 1969, 39: 531 539・[4] Gardner Pl, Ur sell PC, Fenoglio JJ, et al, Electrophysiologic and anatomic hasis for fractionated electrograms recorded from healed myocardial infarcts. Circulation, 1985, 72: 596 611.[5] FriedmanBM, DurrnMI. Postinfarction ventricular aneurysms. Clin Cardiol, 1995, 18: 505 511.[6] 陈瑾,王•心力衰竭预后的相关因素.中国医刊,2008, 43(4): 59 61.[7] Korhonen P, Kontt订a T, Husa T, et al, Fragmented QRS in body surface poten tialmapping predicts cardiac death and hospitalization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 tion.Circulation, 2008, 11& S 6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