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觉大小恒常性的测定.doc
3页知觉大小恒常性的测定1. 实验目的:1.1 加深对知觉恒常性知识的理解和它在人适应环境中的重要作用;1.2 学习测定大小恒常性方法;1.3 知觉大小恒常性现象,检验距离对大小恒常性的影响;2. 实验仪器和材料: 大小恒常性测量仪一对:每个测量器都是在黑色背景上有一个白色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可调节,三 角形的高可在测量器背面的刻度上读出;记录纸;米尺3. 实验程序:3.1 选择被试 1 人,视力矫正后正常、无散光;3.2 检查仪器有无损坏:如刻度是否磨损、三角形内纸片是否固定、 会不会随着被试的上下调节而滑上滑下, 影响实验结果等,检查无误3.3 将一个测量仪内三角形高调至 120 厘米,用做标准刺激,用双眼比较距离、不同面积的三角形:即在 2 米、4 米、6 米处;3.4 实验前,要求被试熟悉大小恒常性测量的操作,变异刺激呈现的位置要偏左或偏右一些,不要与标准刺 激在同一直线上;3.5 本实验采用 ABBA 法来减少期望误差,练习误差,排队不同距离和不同被试的实验顺序,画记录表;3.6 正式实验开始时,让被试坐在椅子上调节两个三角形的高度,使其中心与被试眼同一水平,主试先要 求被试看标准刺激,然后转移视线,然后在离被试明视距离( 25厘米)处,看变异刺激;3.7 指导语: “这是一个匹配三角形大小的实验,近处的三角形是标准。
请你注意标准三角形的大小,并照 此大小调节你手边的测量器,直到你主观感知到一样大小为止 ”3.8 用双眼比较不同距离的三角形大小,被试调节变异刺激三角形的高度,直到和标准一样大小就停止每 一距离做 4 次,其 24 次其中各距离递增与递减次数各半3.9 用单眼比较不同距离的三角形大小,要求同上;3.10 换被试,按同法进行实验;3.11 实验结果用表格记录;记录员要严格登记实验数据,实验中,记录不得将测量数据告知被试两被试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被试一(女) :大小恒常性实验记录表 单位: mm2 米 4米 6米双眼单眼被试二(女) :大小恒常性实验记录表 单位: mm2 米 4米 6米双眼 104 112 116 119 115 114 117 114 109 113 109 110单眼 107 112 119 115 115 117 117 114 107 108 109 1074. 实验结果4.1 计算各种距离下大小恒常性系数:使用布伦施维克提出的计算公式: =R: 见到的形状A :实际的形状值S:透视度d:被试对测量器的明视距离D :标准刺激的观视距离各个被试实验结果如下:被试一(女)不同条件下单双眼观察到的三角形大小记录表 单位: mm观 察条 件 单 眼 双 眼2 米 4米 6米 2 米 4 米 6 米R 的平均数 112.5 104.25 93.5 111.25 98.5 90实际数( A) 120 120 120 120 120 120透视度( S) 13.33 7.05 4.8 13.33 7.05 4.8大小恒常性系数( ) 0.930 0.861 0.812 0.918 0.810 0.740被试二(女)不同条件下单双眼观察到的三角形大小记录表 单位: mm观 察条 件 单 眼 双 眼2 米 4米 6米 2 米 4 米 6 米R 的平均数 112.5 115 110.25 113.25 115.75 107.75实际数( A) 120 120 120 120 120 120透视度( S) 13.33 7.05 4.8 13.33 7.05 4.8大小恒常性系数( ) 0.930 0.956 0.915 0.937 0.962 0.894单双眼观察 的平均数的差异性检验表单眼观察 0.928 0.886 0.817双眼观察 0.930 0.909 0.8640.002 0.023 0.047=0.024 ; =0.013t=1.846 =4.303t < p > 0.05 差异不显著距离对知觉恒常性的影响 (如图 ):距离(米)5.讨论与分析5.1 由图可见,双眼观察时大小恒常性比单眼观察时大,但没有超过完全的常性。
由上表可知,单双眼观察 的差异产不显著,所以造成双眼观察下大小常性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单双眼观察所获得的距离线 索不同因为大小恒常性能起多大作用信赖于距离线索和我们对物体的熟悉程序,得到的有关物体的距离 信息越多越准确,则知觉到的大小就越接近实际的大小;反之,知觉的大小 越接近视网膜的大小,即遵循透视定律,物体离的越近,它在视网膜形成的像就越小;另一方面,双眼观察时可获得的周围的参考信息 较多、较丰富,使它能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5.2 由图可知,大小常性系数 会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遵循了透视定律,但对我们熟悉的事物,由于经 验的作用,即使它离我们很远时,我们也不会产生与它放在面前时不同的知觉,因此,网膜成像和距离的 变化的关系并不呈现完全的反比关系大小常性之所以产生是由于被试无意识地把标准刺激的距离估计在 内造成的人眼对物体的亮度、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都能保持恒常性如果减少或去掉参照点,恒常 性就变小由于有恒常性,人能以不变应万变,从而大大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5.3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 2000 米以内)发生变化时,相应的知觉映象仍然保持不变这种现象叫 知觉恒常性如当距离改变时,我们知觉到的物体的大小仍然不变,这叫做大小恒常性,简称大小常性。
知觉恒常性主要是有经验发展起来的,对于知觉恒常驻机构性的解释,目前主要有两种理论:一种是无 意中推理论按照理论解释,知觉之所以会有恒常性,主要是我们的经验使然由于经验,我们对事物的 大小、颜色、形状等早已熟知,因而在物体所处环境有所改变时,即使是以生理炽基础的的感觉上获得事 实性资料有所改变,而在以心理作用为主的知觉上,仍是重经验轻事实,以(保持不变)的知觉心理作用 来处理尤有甚者,因为我们早已知道某物体的大小,而且在视觉经验上,也早已知道网膜映像的大小与 物体远近的关系,因此,当已知物体在网膜上的影像变小时,我们就在无意中做如下的推理:不是物体变 小了,而是距离远了另一理论是生态论,按照解释,知觉之所以产生恒常性,主要是由于我们知道环境 中有各种物体存在,由各种物体相对关系的影响,终而形成对某一物体知觉不变的心理倾向,生态论既可 用以解释熟知物体的知觉恒常现象,也可用以解释对新鲜物体的知觉映象 .5.4 影响大小恒常性的因素:一、影响知觉的因素: 1、期望 2、知觉定势 3、知觉环境 4、动机状态 二、影响知觉恒常性的主客观因素: 1、被知觉对象变化范围是否适当如果被知觉的对象距离太远,那么 大小恒常性会被破坏 2、是否有参照物;如无参照物,恒常性会减少或消失 3、知识经验丰富与否,知识经验是保持恒常性的基本条件5.5 缺点与不足本次实验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实验准备得不充分;实验室内光线不是很适当;被试情绪受外界因素了 (如风声、噪音等)影响、不稳定;产生知觉疲劳性;被试与变异刺激间的距离不准确;主试与被试的实 验态度不够严谨等。
因此,造成实验结果存在较大的实验误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