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凡的语言成功的修辞.docx
6页平凡的语言成功的修辞一、引言路遥《平凡的世界》自出版之初就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作品 自诞生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但《平凡的世界》仍然被看作为 “畅销” 作品,对许许多多读者依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伴随着《平凡的世界》在读者之中被广泛接受,对其学术性 的研 究从作品诞生之初起就十分热烈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展开 了对该作 品的分析与阐释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较为集中的研 究“兴奋点”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解 读;对作品主题意 义的讨论;尤其从文化角度对《平凡的世界》 进行解读越来越受到关 注 作为一部具有史诗特质的鸿篇, 小说 中所包含的内容可以说是 丰富而复杂,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去分 析阐释这部作品都是无可厚非 但对《平凡的世界》的研究,有 一个方向容易被人们忽略,那就是从 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该部作 品文学批评的语言学转向,这已经是文学批评领域中可以说是 一个 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以语言作为文学批评切入点的文学批评 理论中, 文学作品意义的生成,甚至文学作品的意义,这都直接 和文学的语言 相关语言不再是文学的外在载体, 而是实实在在 的构成文学意义的 内容,甚至是全部意义的内容。
对《平凡的世 界》的研究,从语言角 度切入,从现在的研究现状看还比较少对此,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平凡的世界》的语言实在是太“平 凡” 了二、《平凡的世界》的语言特点路遥成名于 20 世纪 80 年代, 80 年代可以说是中国现当代 文 学史上的大时代 各种思潮的引入, 各种创作的实验都在热烈 地进 行着 在语言创作实验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是“先锋派” 而 与一般 的“先锋派”小说作家相比, 路遥的写作显然还是走在了 老路上,他 没有进行先锋小说的那种语言革命 从《平凡的世界》 的文本看,不 难发现语言从一开始就并不是路遥《平凡的世界》 创新的重点从整体上看,《平凡的世界》语言以规范化的现代汉语为主,在 其中夹杂着许多陕西榆林地区方言, 特别是在用词方面, 许多 词对 于非陕西榆林本地人甚感陌生,但这些方言词却极具表现 力在描写 上以纯朴自然为主,没有绚丽的辞藻,沁人心脾的过 于诗化的描写 在叙述上,作家也并没有作多大的文章:小说叙 述没有多少扣人心弦 的场面, 也没有多少跌宕起伏的情节 在语 言方面其一大特色当属 其幽默的叙述方式 在文本中, 时常能让 读者读到让人忍俊不禁之 处,而这些幽默之处既表现在人物对话 中,更表现在作者的描写之中。
有论者认为路遥小说叙事的特色是创伤叙事, 其具体特征表 述 为:“创伤叙事不仅是路遥最深刻的生命体验, 也昭示着他独 特的文 艺创作心理轨迹 ”对此具体而言, 笔者认为路遥小说的 叙事,特别是《平凡的世界》的叙事,正是这种言与情的结合: “一切物语皆情语”对此叙事方式的形成,有论者认为:“这 种 创伤不仅是'文革'政治对生命造成的创伤, 更是严峻的现实 生活对无数鲜活个体所造成的创伤此论述,正好说明了现代 语言 学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认识:语言和思维直接相关,不同的 表述方式, 代表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反 映了他对其所生 活过的世界、经历过的事件的独特认知当然, 这种反映需要用语言 来加以表述,因此路遥的叙事特点是创伤式 的叙事方式将路遥叙事的特点描述为创伤叙事,这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 路遥 《平凡的世界》的叙事特质但其在具体行进中又是如何呢? 笔者认 为此段很具有典型性:这时他才发现,太阳也落山了暮色中,村庄上空漂浮着一 团一 团的炊烟凉飕飕的秋风夹带着五谷的香气, 直往人鼻孔里 钻噢, 只要人的心情好,就会倍感到秋天的傍晚有多么迷人! 多么美妙! 孙少安不由兴致勃勃从公路上转到了他那败落的砖场。
一种突发的激动使他忍不住背抄起手, 挺起胸脯,像一位精 神焕发的将军巡视战场一样, 挨个巡视了他的每一件机器 他耳 边 似乎又响起了制砖机轰隆隆的声音; 眼前浮现出熊熊的火光和 蘑菇云一般的浓烟 ...该段内容发生在孙少安砖厂出现危机而又迎来转机的时刻 很明显,在该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本人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 但这 种体验和理解有时似乎显得并不那么高明, 在其语言的叙述上则 表现 为过犹不及孙少安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当然在小说 中,他被 赋予了远远超过一个农民形象所代表的意义, 他代表了 路遥所言说的推动历史年轮前进的最最普通的劳动者 但在该段 中,让读者能很明显地感到华而不实首先,对孙少安生活的村 庄的 描写太过于理想化:“暮色中,村庄上空漂浮着一团一团的 炊烟凉 飕飕的秋风夹带着五谷的香气,直往人鼻孔里钻虽 然说主人公孙 少安此时心情很好而导致了看到的景物也被赋予 了诗意,但这里的描 写与贫瘠的黄土地,那种作者全篇都在渲染 的气氛是那样的格格不入 一种理想化的理解,让这段描写在《平 凡的世界》的语言世界中显得 是那样突兀而不协调 至于下面的 叙述语言,在笔者看来存有一丝滑稽像一位精神焕发的将 军”“挨 个巡视了他的每一个烧砖窑”“眼前浮现出熊熊的火 光和蘑菇云一般 的浓烟……”这些叙述都是如此。
蘑菇云,人们 都知道这是原子弹爆炸时才会形成的特有的,独一无二的景观 而作 者为了表现孙少安,也可以说是作者本人那种在生活出现转 机之后的 激动心情,而采用了一种极其夸张, 甚至可以说是不靠 谱的描述这 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文革”文学中所特有的那种“高大上”的人物形象,表面夸张实则滑稽的叙述方式三、《平凡的世界》的修辞效果 对同样一部小说,不同的读者对其修辞效果会有不同的评 价的确,不同于小说语言的特点可以触及,可以用具体的语言 描述 出来修辞效果或者称之为审美,这很难把握,更难用明确 的语言来 加以阐释这可以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著述中玄而又玄 的诗学语言中 看出这一点 作为一部在中国现当代文坛 长久保持生命力的作品,读者对其持续热烈的追随, 这应该说是 由多 方面原因决定的,但最重要的,也是最终的原因,应该是作 品本身 《平凡的世界》的语言是平凡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笨 拙”的但 这种平凡或者说是笨拙, 在笔者看来正好体现了中国 古老的智慧:大 音希声,大象无形正因如此,《平凡的世界》在外包裹着普通外衣, 而从内部又散溢出无限的光辉应该很庆幸,路遥不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假如路遥 是一 位“才子”,他用诗化的语言来写那一方平凡的世界会是怎 样一种情 形?很难想象,也不敢想象。
在《平凡的世界》中,呈 现给读者一种 最为质朴的语言表达方式,而这与《平凡的世界》 中那一方贫瘠的土 地的结合显得是那样的浑然天成 这平凡的语 言,没有丝毫污染作者笔下的那一方土地, 反而给这土地带来了 更强的生命力在阅读《平凡的世界》时,读者记住了那个平凡的世界,也 记住 了《平凡的世界》中平凡的语言,这语言虽平凡但文质协调 彬彬有礼 如果路遥用一种赋予诗性、散文化的语言来进行叙述, 那一方平凡的 世界或许只存在筋骨, 而没有了皮肉;或者只存在 皮肉,而没有了筋骨路遥认为:“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 而更重 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从其创作笔记《早晨从中午开 始》 中可以看出,在文学的大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路遥的文艺 思潮依然 是热衷于本土化,并认为不应过分追求时髦崇拜欧美各 流派他的作 品没有迎合时代,但却超越了时代,在小说的语言 方面以一种“拙” 的姿态来接受时代的检阅 而这,或许是路遥《平凡的世界》的语言修辞特色,更是至今依然受读者欢迎的重要原 因之一四、结语作为中国现当代为学史上一部成功的作品,《平凡的世界》 的语 言是平凡的,但其修辞是成功的它的语言与其内容世界最 好地体现 了中国传统文学创作追求之一一一文质彬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