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钦州白话与普通话的声韵调对比研究.docx
10页钦州白话与普通话的声韵调对比研究 【摘要】钦州白话又称钦州话(以下简称钦州话),是粤语方言的一个小品种,属粤方言的钦廉片区,主要分布在钦州市区和周边乡镇以及邻近县市钦州白话作为粤方言的一支,与标准普通话在声母、韵母、声调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钦州话与普通话都同样有22个声母(包括零声母),但钦州话的声母里没有舌尖后音[tȿ]、[tȿʻ]、[ȿ]、[ʐ]钦州白话有43个韵母,而普通话只有39个在韵母方面,钦州话与普通话存在较大差异,在正文中将会详细描述与粤方言一样,钦州话的声调数目较多,有8个声调,且钦州白话保留了古代较多的入声,在文章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本文的目的旨在利用国际音标来描述钦州话与普通话在声韵调方面的差异,让使用钦州话的人们更好地掌握标准普通话,也让更多的人了解钦州话普通话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而在广西钦州地区大多数操钦州话的人们却很少会说普通话,因此研究钦州话与普通话声韵调的对比,是十分有必要的关键词】钦州话;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一、钦州的地理、历史沿革以及粤语在钦州的传播和发展钦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边陲,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位于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的中心位置,是我国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钦州位于北纬21°35'~22°28'与东经108°11'~109°9'之间,北边毗邻广西首府南宁,东边与北海市和玉林市相连,西邻防城港市钦州市下辖2县2区(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另设有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和钦城管理区秦时,钦州属象郡地汉时属合浦郡合浦县地,宋元时代均无较大变化清光绪十四年,钦州全境归钦州直隶州,境域稳定民国元年(1912年),撤销饮州直隶州,固定为钦县建制1949年12月7日至1950年8月,钦县属广东省,1952年3月归广西省管辖1955年5月复属广东省1965年6月改属广西壮族自治区1983年10月8日,撤销钦州县,设立钦州市1994年10月,撤消钦州地区和县级钦州市,设立地级钦州市,原县级市辖区分为钦北区和钦南区现钦州辖2县2区(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另设有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和钦城管理区古时,钦州为百越之地钦州是一个多民族杂居之地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说到:“钦民有五种,一曰土人,自昔骆越之种类也,居于村落,容貌鄙野,以唇舌杂为音,殊不可晓,谓之萎语二曰北人,占籍钦州地三曰俚人,史称俚僚也此种自蛮峒出居,专事妖怪,若禽兽然,语言不可晓四曰射耕人,射地而耕也,子孙尽闽语。
五曰疍人,以舟为室,浮海为生,语似福广,杂以广东西音因而今天的钦州白话还夹杂着闽语和福广话明清以来,广东商民不断涌入广西随粤商传入的粤语便依仗其商业优势迅速在广西东南隅占据主导地位,而此时钦州白话正悄悄在钦州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钦州白话作为粤语广府片在钦州地区的一个地域变体,成为了近代钦州地区的一个权威方言,在整个钦州地区,钦州白话对各方言都有着不小的影响二、钦州话与普通话的声、韵、调对比(一)声母对比钦州话与普通话都有22个声母(包括零声母)下表即是钦州话与普通话的声母对比:由表可知:(1)钦州话与普通话都同样有22个声母(包括零声母),但钦州话的声母里没有舌尖后音[tȿ]、[tȿʻ]、[ȿ]、[ʐ]和舌尖前音[s]普通话的[tȿ]和[tȿʻ]在钦州话里一般读成[ʦ]和[ʦʻ]如钦州话的“涨”读成[ʦɛŋ13],“彻”读成[ʦʻit21]钦州话的[ɬ]与普通话的[s]相像,但[ɬ]属齿龈清边擦音,与普通话的[s]舌尖前清擦音有明显区别普通话里大多数的[s]和[ȿ]音都读成[ɬ],如钦州话的“事”读成[ɬ22]、“舌”读成[ɬit21],“四”读成[ɬik33]、“司”读成[ɬik55]。
2)钦州话有圆唇舌面后音[kw]、[kʻw]和唇齿音[ʋ],而普通话里没有如钦州话的“过”读成[kwo55],“昆”读成[kʻwɐn55]3)钦州话存在[f]、[x]不分的现象,如:“方、荒”都读[fɔŋ55],“符、胡”都读[fu21]部分古音字含合口呼韵母的也读[f-]音,如“苦”读[fu13],“裤”读[fu33]4)钦州话的[x]与普通话的[x]有本质区别,钦州话的“晓”读[xiou13],普通话的“晓”读[ɕiau214]钦州话的“盒”读[xɐp22],普通话的“盒”读[xɣ35]因此钦州话的声母[x]有可能来自普通话的声母x和h另外,钦州话的“船”读[ɕin21],普通话的“船”读[tȿʻuan22]钦州话的“市”读[ɕik21],普通话的“市”读[ȿi51]因此,普通话里部分舌尖后音在钦州话里读成[ɕ]音5)普通话的[ʨ]、[ʨʻ]在钦州话里可能读成[k]、[kʻ]如普通话的“叫”读[ʨiau51],钦州话的“叫”读[kiou33]普通话的“桥”读[ʨʻiau35],钦州话的“桥”读[kʻiou21]6)部分普通话声母[ʨʻ]为的字在钦州话里读[x],如钦州话的“敲”读[xau55],“庆”读[xiŋ33]。
7)普通话里属零声母字的“问、尾、文、武、望、无、晚”在钦州话里其声母都读成双唇音[m]如“问”读[mɐn21],“尾”读[mik13]8)普通话里齐齿呼的汉字,在钦州话其声母一般为[j]如钦州话的“烟”读成[jin33],“有”读[jou13]二)韵母对比钦州话有43个韵母,普通话有39个韵母虽然两者数量差别不大,但其发音差别较大详细对比,见下表钦州话与普通话的韵母比较:由上表可知:(1)按韵尾分,钦州话可分为元音尾韵母、鼻音尾韵母、塞音尾韵母作元音韵尾的元音有[i]、[u],作鼻音韵尾的元音有[m]、[n]、[ŋ],做塞音韵尾的元音[p]、[t]、[k]按韵尾分,普通话可分为无韵尾韵母、元音韵尾韵母、鼻音韵尾韵母与普通话相比,钦州话多了一种塞音尾韵母和一个作鼻音韵尾的辅音[m]2)钦州话介音贫乏,没有普通话那么齐全的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而且钦州话里没有撮口呼韵母钦州话的[i]和[u]不用作介音,一般用于主要元音如“笑”[ɕiou55]中的[i]和“堆”[tuei55]中的[u]在其韵母中充当的是主要元音,而不是介音3)钦州话保留了古入声[-p]、[-t]、[-k]如“塔”读[tʻap33],“发”读[fat33],“伯”读[pak33]。
4)钦州话没有卷舌音[ər]、舌尖前元音[ɿ]、舌尖后元音[ʅ]5)普通话中的[y]在钦州话里往往读成[i],如钦州话“雨”读[i13],鱼[i21]6)钦州话的元音与一些韵尾相拼时,有时会出现长元音和短元音之分钦州话的元音[a]和韵尾[-i]、[-u]、[-m]、[-n]、[-ŋ]、[-p]、[-t]、[-k]相拼时,有长短之分如“鞋”读音接近与[xa:i21],“街”读音接近[ka:i55]7)普通话的[ou]和[iou]在钦州话里往往读成[ou],如“楼、漏、流、留、刘”,“走、酒、奏、秋、久、球”等字的韵母统统都读[ou]音韵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侯尤合流”8)钦州话有两个声化韵母[m]和[ŋ]自成音节,这两个声化韵母不与任何韵母相拼[ŋ]自成音节后可以表示“吾、五、午、吴、误”等词,普通话的[ŋ]自成音节只能表示叹词“唔”三)声调对比钦州话的声调有8个,普通话的声调有4个钦州话与普通话声调对比见下表:钦州话声调特点:(1)普通话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而钦州话有阴平、阴去、阳平、阳去、上声、上阴入、中阴入、阳入八个声调钦州话与广州话相比,少了一个声调,广州话的上声分阴上和阳上。
入声调是钦州话和所有粤方言的一大特点2)钦州话的上声不分阴阳,而广州话的上声分阴阳3)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中,钦州话阴类声调的调值往往高于阳类声调的调值如阴平的调值是55,阳平的调值是21;阴去的调值是33,而阳去的调值是22钦州话的入声分为上阴入,中阴入和阳入三类4)在自然语流中,阳平和阳入可合为一调,自由变读,不影响意思的理解如“房”可读成[fɔŋ21],也可读成[fɔŋ22],不影响钦州话意思的理解三、钦州话方言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话应注意的问题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国家推广普通话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在保护方言的基础生更好地推广普通话钦州白话是粤方言的一支,国家尊重各地方言的发展,但更需要每一方言区的人们都能学会说普通话,这样更有利于不同方言区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彼此的感情与合作来达到共同发展笔者走访了钦州市钦南区沙埠镇的大多数乡村,发现四十五岁及以上年龄的的人们大多数不会说普通话,只能勉强听得懂电视上的普通话,但不太能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平时都是用白话进行交流而二十五岁至四十五岁的人们,处在工作的阶段,大部分能听懂普通话也能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但是大部分的人们发音都不够准确,而且带有浓重的白话口音。
十二岁至二十五岁的青少年基本都会听也会说普通话,但仍有大部分人的发音不够准确而带有明显的白话口音大约1998年以前,沙埠镇上的许多小学都是在用白话作为教学语言,因此大部分小学生都不懂说普通话,而只有多看电视才能接触更多的普通话1998年后情况好转,沙埠镇里的小学开始使用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才得以慢慢提高钦州地区发展较不发达,近几年开发港口才得以上经济各方面发展起来,语言是各方面发展的基础,因此钦州白话方言区的人们应该呀要学好普通话,用好普通话,而要想真正学好普通话,就应该从最基础的语言开始学起下面将简要分析钦州白话方言区的人们在学习普通话时所遇到的语音上的较为突出的问题一)声母方面1.区分平翘舌声母,因钦州话里没有翘舌声母[tȿ]、[tȿʻ]、[ȿ],因此在学习普通话时应该要特别注意这三个音的发音2.钦州话里的[f]和[x]有时候会出现不区分情况,因此人们在学习这两个辅音时应特别注意,[f]是唇齿音,而[x]舌根音,只要真正掌握了发音规则就能更准确的发音了二)韵母方面1.普通话里没有[ɔi]音,因此在说普通话时应避免这个音的出现2.钦州话里没有撮口呼[y]音,这是需要花时间去联系的,钦州话里常常把[y]音读成[i]音,因此要分清这两个音并且加强练习。
3.钦州话里保留了大部分古入声韵母,而普通话里没有,因此钦州方言区的人们在说普通话时常常会带有入声韵对此应该熟读普通话韵母,并认识入声韵4.钦州话没有普通话的卷舌音[ər]、舌尖前元音[ɿ]、舌尖后元音[ʅ]因此在学习这三个韵母的时候,要按着发音规则和发音方法来学习才能更好地掌握三)声调方面1.钦州话声调丰富,而普通话只有简单的四声调,对于钦州方言区的人们来说,要发准普通话的四声调是很难的2.钦州话里有大量的入声调,而普通话里没有,这会影响普通话四声调的正确发音3.在学习普通话四声调的时候,要暂时把钦州话里丰富的声调忘记,然后记牢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几个声调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和第四声四、小结汉民族的语言丰富,钦州话与普通话同属于汉民族语言,钦州话与普通话有相似之处,而更有差异之处声韵调是语言的基础,本文所作之对比正是声韵调三方面通过对比来认识二者的相同与区别,既能让非钦州话方言区的人们了解钦州话,也能让钦州话方言区的人们更好地学习普通话,达到双赢的目的文章在小结部分对钦州话与普通话的声韵调的对比作一个简要总结:第一,钦州话没有舌尖后音[tȿ]、[tȿʻ]、[ȿ]、[ʐ]和舌尖前音[s];钦州话有圆唇舌面后音[kw]、[kʻw]和唇齿音[ʋ],而普通话里没有;普通话里大多数的[s]和[ȿ]音都读成钦州话的[ɬ]音;钦州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