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民族舞教程:满族舞蹈介绍.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68158470
  • 上传时间:2022-03-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2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民族舞教程:满族舞蹈介绍满族人能歌善舞其先世株褐人的舞蹈具有战斗风格女真人的习俗,“以女年及笄,行歌于途其歌也,乃自叙家世、妇工、容色,以伸求侣之意”《大金国志》卷39)明代女真人乘兴起舞,并有琵琶伴奏,大家拍手而歌,特殊是在节庆宴会上,主客男女轮番起舞,节奏和谐,一人领唱,众人皆呼:“空齐”相和进入辽、沈后,更多地汲取了其他民族的歌舞形式久居东北的满族人,常常进行群众性的歌舞活动曾盛于北京,流传到东北的“子弟书”始创于八旗子弟,为满族人所宠爱的文艺形式晚清以来,涌现出了很多满族曲艺表演艺术家着名艺坛的有赵星垣、双厚坪、金万昌、谢芮芝、品正三、常澍田、程树棠、荣剑尘、常宝馥、连阔如、侯宝林、关学增等这些曲艺表演家,其表演艺术到达了极高的境地,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隆兴舞和九折十八式是本民族的传统舞蹈舞蹈的特点,多由狩猎、战斗的动作演化而来如隆兴舞,要选一些身体强壮的人,穿豹皮唱满族歌,伴以箫鼓舞者一半人扮在虎、豹等兽,一半人骑假马追射,称作“隆庆舞”,逢喜庆宴会,主、客男女轮番起舞,举一袖于额,后一袖为背,回旋进退,一人唱歌,大家呼“空齐”相合。

      九折十八式,姿态简单繁多,有打渔的姿态,穿针、织网的资势,庆祝的资势,单奔马,打猎姿态;双奔马、出征的姿态;大小盘龙、龙戏水的姿态,怪蟒出洞,龙蠕动的姿态十八式,即十八个舞蹈动作 满族秧歌秧歌舞:又称“鞑子秧歌”多于上元夜表演舞者十数人或数十人不等表演者各持尺把长两圆木,边 击边对舞常由三四人扮妇女,三四人扮参军及扮持伞灯者,饰卖膏药者为前导以锣鼓伴奏,“舞毕乃歌,歌毕乃舞”是化装的歌舞表演有徒步、高跷之分若两秧歌队于路相遇,即行抗肩礼互敬 莽式舞:中国清代宫中宴会上表演的满族舞蹈莽式分男莽式和女莽式跳莽式必有唱歌和,一人领唱,众人以“空齐”之声相和,加强节奏,故也有人称之为莽式空齐舞舞蹈粗暴有力,动作幅度较大,多是骑士步,这与满族先民尚武有关 腰铃舞:满族民间舞蹈由数名腰系铜铃男子表演表演时打着响板,扭动腰铃,使板声、铃声相和源于满族早期骑射生活 庆隆舞:庆隆舞是在丰收年景和庆祝大典中进展的一种场面性舞蹈,是清朝宫廷舞蹈中满族特点的舞蹈,留有民间舞蹈的深刻痕迹庆隆舞喜起舞和扬烈舞,源于莽势舞乾隆年间命此名用于宫廷内元旦、万寿节、除夕及皇帝大婚等所进行的盛大筵宴上,多由王公大臣与司舞者共同表演。

      舞蹈规模颇大,包括乐器伴奏多达百人 大五魁舞:又称“五魁舞”,是满族民间一种庆贺舞蹈源于满族早期的狩猎生活,多于丰收、狩猎归来时表演该舞蹈由五人分别头戴虎、豹、熊、鹿、狍的面具做拟兽的跑跳动作,欢快好玩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