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十六字心传.doc
5页儒家十六字心传2012-12-30 18:10:48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儒家十六字心传前言“儒”字从“人”从“需”,寓意为人所需也需者,本源于内心之需要;孔子子所喻之“恕”,也正是为人之所需;其内涵正是如同一心,惟精惟一儒学传统的精神源于尧舜禹相传的“十六字心传”,儒学之四端“仁义礼智”皆根于心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在于正心,在于明自本心;《中庸》之率性,也尽在一心之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古文《尚书·大禹谟》中有所记载,《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据传,这十六个字源 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㈠人心惟危“人心惟危”可以有多种理解与解释,至少可从以下三方面来体会其内涵首先,“危”之古字形(小彖),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是腿骨节形状,寓意临高而危,包含有危险的意思。
李□先生曾有这样的分析:“人之病疼各别,或在声色,或在货利,或在名高,一切胜心、妒心、悭心、吝心、人我心、是非心,种种受病,不一而足《二曲集》,中华书局 1996 年版:第 2 页)如是可以反映出人心之凶险其次,“危”宇包含着“危机”的意思,作为对危机的理解,其中有危险,同时具有机会禅门有言:“生死事大,异常迅速人之生命有限,若是不能在有生之年体会与觉悟生命的意义,那么确实是一种莫大的危机;但若是能够视透这种危机,一旦明了了生死,那么自是危中的机会了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在其诗中表达愿望:让我死了再死,来体会这生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埃利希·弗洛姆也曾有同样的感叹:让我生了再生,来参悟这生死不解之谜类似的表白很能使人联想到一种绝地逢生的意境,也算是一种对“人心之危”的理解吧再者,汉字的“危”亦包含着一种”危惧”,如“人人自危”之说《诗经·小□》有:“战战兢兢,如临探渊,如履薄冰”;老子在其《道德经·十五章》形容古之善为道者时称其为:“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实际上,危惧中包含着一种警戒,如乾卦之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朱熹注曰:(乾之九三)“重刚不中,居下之上,乃危地也然而,君子占之,能忧惧如是,则虽处危地而无咎也。
㈡道心惟微“道心”乃天地自然之心,可译为英文的 the heart of nature《易经·复卦·彖》中有言,“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观复之卦象,朱熹曾感叹:积阴之下一阳复生,天地生物之心几于灭息,而至此乃复可见朱熹评论说:“在人则为静极而动,恶极而善,本心几息而复见之端也对此,邵子有诗为证:“冬至于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玄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包羲朱熹注《周易》,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70 页)程颐亦有类似的评论:“一阳复于下,乃天地自然之心也先儒皆以静为见天地之心,盖不知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非知道者孰能识之《周易折中·卷九·彖上传》)道心之微妙,也可从《道德经》中得以引证:“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有信《道德经 ·二十一章》)道之玄妙,也衬托出道心之微妙于是,这里就有了“以心观心”的妙用,以达到心性融合惟精惟一的境地《大学》作为后代儒学入门经典,开宗明义儒家思想的三种基本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实际上,“明明德”也即阐发微妙灵明的本心;得道之心本与万物融为一体,彼此不分你我,这也就是“亲民”的内涵;道心本来自善,而不自有其善,也便是“止至善”。
对于“道心惟微”的体验,李□先生还曾有这样一番精妙的描述与发挥:“胸次悠然,一味养虚,以心观心,务使一念不生久之,自虚室生白,天趣流盎,彻首彻尾,涣然莹然,性如朗月,心若澄水,身体轻松,浑是虚灵秦镜朗月,不足以喻其明;江汉秋阳,不足以拟其皓行且微尘六合,瞬息千古.区区语言文字,曾何足云即有时不得不言,或见之语言文字,则流于既溢,发于自然;不烦苦思,不费安排,言言天机,字字性灵,融透爽快,人已咸惬矣《二曲集》中华书局 1993 年版:第 145 页)以心观心,心性统一,犹如无极而太极,阴阳乾坤之变化,也便是这“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意境与内涵了㈢“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十六字心传”,实际是儒学之精髓所在,《中庸》之核心与纲领子程子有言:“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此乃对十六宇心传之“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精辟注解,由此演变出《中庸》之孔门儒学传授心法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诚然,率性必为率天地自然之性,也即“惟精惟一’’的写照陆九渊注解这“十六字心传”的时候,也强调了心性的统一,而不是偏执于二心之区分:“心一也,自人而言,则曰惟危;自道而言,则曰惟微。
罔念作狂,克念作圣,非危乎?无声无臭,无形无体,非微乎?”(《陆九渊集》中华书局 1980 年版:396 页)王阳明回答其学生关于“惟精惟一”的提问的时候,曾回答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13 页)于是,《中庸》有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便为“允执厥中”,便是要把握这独一无二之真心,体悟这天人合一的境界诚如《中庸》之描述:“喜怒衰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易经·复卦》之一阳,亦有惟精惟一之意象李光地对此曾有案语:“天地之心”,在人则为道心也道心甚微,故曰“《复》,小而辨于物惟精以察之,惟一以守之,则道心流行,而微者著矣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是其精也知之未尝复行”,是其一也惟精惟一者,所以执中而已矣《复卦》六爻之中,三则“频复”而“厉”者,所谓人心危而难安也四之“中行”而“独”者所谓道心微而难著也然皆能自求其心者也李光地断言:“尧舜相传之心学,皆于《复》卦见之《周易折中·卷九·彖上传》)当代的心理学就人本身的心理现象区分出意识和潜意识,以及自我(Ego)与自性(Self)。
意识以及意识性的自我,正如这十六字心传中所描述的人心之惟危;而潜意识包含着集体无意识的内睿,涉及到本性自然的“原型”,接近于道心之惟微恕”之惟精惟一《论语·里仁》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惟门人问:“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 ·卫灵公》中亦有类似的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若是一个“恕”字可以贯穿整个儒学之教义,可见其意义之非凡恕字中包含着“如同一心”的意蕴,在此可从这个“恕”字领略孔子儒学之心的传统王弼曾经这样来解释儒道之忠恕:“忠者,情之尽也;恕者,反情以同物者也未有反诸其身而不得物之情,未有能全其恕而不尽理之极电能尽理极,则无物不统极不可二,故谓之一也推身统物,穷类适尽,一言而可终身行者,其惟恕也王弼《周易注》)看汉字“恕”的构成,乃包含了“如心”之寓意;如同一心,如同本心正所谓“惟精惟一”、“天人合一”孔子所表达的“恕”,实乃十六字心传”的精义孔子所强调的恕字内涵体现了尧舜禹十六字心传的传承以“十六字心传”为背景,我们便能理解孔子为什么强调“吾道一以贯之”,“恕”之一言可以终身而行之。
因为其中包含着文化的精髓,传递着文明的精神恕之如同一心,同时也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规范与准则以及身心与心性的统一与和谐《说文解字》中把“恕”注为仁,孟子也曾明析“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尽心上》)而仁字包含着为亲情,为亲人,为爱人《韩非子·解老》中注为“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孔子答子贡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正是表达仁之爱人的内涵因而,汉语中的恕人便为仁爱之心;恕直为宽仁正直《中庸章句》中指出:“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其中,朱熹对于“忠恕”的注解颇具有心理分析的意味:“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之事也……张子所谓‘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是也《四书集注·中庸章句》)恕也曾被发挥为忖度,古书常把以心度物,或以己度人谓之恕;《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有“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的论断但忠恕之恕为将心比心,以诚心而待人,如同《诗经·小雅》中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孟子曾经断言:“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告子上》)、进而发挥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尽心上》)、“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大学》之精义,“格”、“致”、“诚”、 “修”,要在一心;《中庸》之关键在于戒慎恐惧,在于“率性”、“尽性”,皆需用心于是,仍是一个“心”,传递着儒家的精神,维系着儒学的根基出处: 关于“十六字心传”的思考 (2009-12-28 11:38:18)转载▼标签: 十六字心传 道心 核心价值体系 人心 杂谈 在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有一个著名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语出于《虞书·大禹谟》,其中有舜传位给大禹时所说的一段话,相当于现代人所说的“政治交待”:“来,禹!洚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据网上资料介绍说,这“十六字心传” 实际是儒学之精髓所在;另外又有资料说这一篇是后人的伪造,众说纷纭,研究者众多。
我且不管它是不是伪造,看了众多的解释之后,我觉得可以以关于价值体系的思考为基础,为之提供一个新的解释先来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周秉钧先生在《白话尚书》中将这一句译为:“人心危险,道心精微”,我看失之于简略,需要进一步探讨所谓“人心”与“道心”的区别,也就是人的人欲与天理的区别;或者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人之道”与“天之道”的区别;也可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两种价值体系的区别,一种是以财富的占有为核心价值的价值体系,另一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谓“人心惟危”,即是说人们的那种物欲情欲,对于社会政治过程的稳定运行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或追名,或逐利,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所以就总是制造出各种矛盾,危害社会和谐稳定,使个人与社会为敌,终至于身败名裂,难道不是很危险的吗?所谓“道心惟微”,则是说那种能够保障社会政治过程稳定运行的价值体系,在人们的心目中是非常微弱的因为“人心”与“道心”处于一种互相矛盾、排斥的状态,过于专注于“人心”的人,其“道心”就被压抑,很微弱这个解释符合现在的现实,在远古的时代,也应当是符合实际的,因为人性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再来看“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周秉钧先生将这一句译为:“要精研要专一,诚实保持着中道”,前半句可以,后半句仍然失之简略,其中的精义仍然需要探讨。
允”有“诚实”的意思,还有“公平、得当”的意思,我觉得作为“执”的状语,还是以“公平、得当”为。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