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9年秋).pdf
178页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全册语文教案 目 录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 3 1 观潮 . 5 2 走月亮 . 8 3 现代诗二首 . 11 4 繁星 . 13 口语交际 我们与环境 . 16 习作 推荐一个好地方 . 19 语文园地一 . 23 第二单元单元说明 . 27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30 6 蝙蝠和雷达 . 32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 36 8 蝴蝶的家 . 40 习作 小小“动物园” . 42 语文园地二 . 45 第三单元单元说明 . 49 9 古诗三首 . 51 10 爬山虎的脚 . 59 11 蟋蟀的住宅 . 61 口语交际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63 习作 写观察日记 . 65 语文园地三 . 70 第四单元单元说明 . 73 12 盘古开天地 . 75 13 精卫填海 . 78 14 普罗米修斯 . 80 15 女娲补天 . 83 习作 我和过一天 . 87 语文园地四 . 92 第五单元单元说明 . 98 16 风筝 . 99 17 麻雀 . 105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 108 习作生活万花筒 . 110 第六单元单元说明 . 114 18 牛和鹅 . 116 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119 20 陀螺 . 121 口语交际 安慰 . 122 习作 记一次游戏 . 125 语文园地六 . 127 第七单元单元说明 . 130 21 古诗三首 . 132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36 23 梅兰芳蓄须 . 141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145 习作 写信 . 148 语文园地七 . 150 第八单元单元说明 . 153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 155 26 西门豹治邺 . 159 27 故事二则 . 162 口语交际 讲历史故事 . 168 习 作 我的心儿怦怦跳 . 171 语文园地八 . 174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单元内容总述 1. 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观 潮 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大自 然中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能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 思想感情 2.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大潮的 壮观,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走月亮 ,无不充盈着快乐、幸福、温馨、甜美之 情通过阅读,感受现代诗二首中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可爱充满童真、童 趣的繁星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景物 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 奇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 1 观潮本课描写了钱塘大潮 的壮美重点是感受钱塘江 大潮汹涌而来的壮观气势 2 1. 通过 初 读 研 读熟读的程序引导 学生体会钱塘江大潮 的景观之奇 2. 运用 多 媒 体 教 学手段引领学生进入 课文情境 2 走月亮本课描写了阿妈牵着 “我”的小手在月光下散步 的美好情景,重点是感受月 光下美丽的景象, 体会“我” 与阿妈浓浓的亲情 2 1. 结合图片,引导 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 面。
2. 让学 生 在 轻 声 读、自由读的同时边读 边想象 3 现 代 诗 二 首 本课描述了晚秋的美 和小花牛的可爱,重点是通 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 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感情 1 通 过反 复 诵 读 培 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赏 析诗歌的能力和想象 能力 4* 繁星本课紧紧围绕“繁星” 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 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 1 1. 通过启发、点拨 的方法引导学生品味 课文中的各种修辞手 的情景重点是学习并运用 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 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学习 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 修辞手法,表现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 2. 结合图片引导 学生体会作者观赏景 物时的感受 口语交际:我 们与环境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是以“我们与环境”这个话 题进行讨论重点是指导学 生在情境中讨论交流时的 条理性、应对性和合作性 懂得环境对人类的重要作 用,确立环境保护意识 1 1. 引导 学 生 联 系 实际去观察发现自己 身边的环境问题 2. 小组 合 作 法 去 讨论制订解决环境问 题的办法 习作:推荐一 个好地方 本次习作的内容写一 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好地方 重点是指导学生具体有序 地写出自己推荐的地方和 推荐理由。
2 1. 指导 学 生 联 系 实际选择身边的美景 2. 结合 课 文 提 示 对习作进行指导 3. 讨论 交 流 法 引 导学生表达习作 4. 互评 法 互 相 点 评习作 语文园地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 内容是根据语言描写调动 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想象 画面;根据四字词语想象画 面;能用一定的词语描写事 物;书写楷体字;积累古诗 鹿柴重点是培养学生 联想和想象能力,引导学 生联系实际运用词语写句, 同时引导学生积累古诗 2 1. 引导 学 生 在 回 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调动感官,激发联想和 想象 2. 小组 合 作 的 方 式进行讨论交流 3. 指导 学 生 朗 读 背诵,结合图片引导学 生理解诗意 1 观潮 教学设想: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 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阅读是学生 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 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 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 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 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 分钟时 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都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 一奇景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观潮这篇课文,还学习了生字新词,现在我们就 比比谁的记忆力最强,好吗? 课件出示:复习词语,理清脉络 平静 闷雷滚动一条白线 白浪翻滚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师: 这四组词语都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那么, 大家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 这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潮水的样子和声音)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去感受 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吧! 师:江潮还没有来, 江面是什么样子的?谁能找出描写江面的句子读一读? 师:那么,海塘大堤上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谁能找出描写海塘大堤上景象的 句子读一读? 人们等啊,盼啊! 那么,如果你就是这人群中的一员, 你会等什么,盼什么? 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二、品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段:潮来之前 1. 课文一开头就把作者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齐读第一自然段, 找出 写作者感受的词,字(出示卡片:天下奇观) 2. 大潮的“奇”充分体现在下面的文章中,让我们细细体会。
3. 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诉观潮的时间和地点外,还交待了作者占据了观潮极好 的位置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观察了哪几处地方? ( 镇海古塔、中山亭、观察台、小山) 哪个地方最能吸引你?(板书:宽阔平静) 4. 哪个词写出了宽阔的钱塘江平静的?(出示卡片:横卧) 5. 此时的江面因为在雨后, 所以有一层薄雾笼罩着、 朦朦胧胧, 使江面更美 丽了,远处的小山一会儿好像看得清,一会儿又隐隐约约看不清, 文中哪个词是 讲这个意思的?(朗读“若隐若现” ) 6. 此时,观潮的人应怎样?(朗读: “人山人海”)他们的心情如何?从哪些 词可看出? 7. 齐读第二自然段,小结 ( 二) 讲读第二段(潮来之时) 1. 各自轻读,看看潮是如何来的, “声” “色”如何变化的?分层 2. 讲解第一层 (板书:风平浪静) 声音呢?(板书:闷雷滚动)这雷声有什么特点?圈出表示特点的字,听到 闷雷一样的轰鸣从远处接连不断地传来,顿时人们怎样?(板书:人声鼎沸)什 么叫人声鼎沸?为什么会人声鼎沸? 3. 讲解第二层 过了一会儿,“声” “色”有什么变化?(板书:越来越大一条白线) 声音为什么会越来越大? “一条白线”在什么地方?“水天相接”指哪里?(指图)就是我们平时所 说的什么地方?(地平线) 观潮的人们呢?(板书:沸腾)想象动作。
4. 讲解第三层出示小黑板) 说说“声”“色”的变化板书:拉长变粗水墙 白色战马山崩地裂) 拉长到什么程度?(理解“横贯” ) “城墙”有什么特点?有多高?有我们教学楼的两倍那么高呢!景象多么壮 观 (指名读) 比较“战马”与“马”,理解“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钱塘潮开阔、势猛, 要不然,怎么说它壮观呢? 此刻,那声音更是不可想象 什么叫山崩地裂?文中哪句话是写这个词的? 哪个词可以与“山崩地裂”相提并论?(教师给词) 大潮发出的声音如此惊心动魄,真是太雄伟了指名读) 5. 教师小结,齐读第四自然段 6. 此刻,观潮的人呢?为什么不写? 作者已是(给词:目不暇接) ,看潮都来不及,但观众的表情也一定会有变 化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睁大,用哪个词形容?(板书:目瞪口呆)看的人很 紧张,大气都不敢出,用哪个词形容?(屏息凝视)还可以用许多词来说,容你 去想象 7. 齐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象,读出大潮的“声” “色” , 更要注意它们的变化 ( 三) 讲读第三段(潮去之后) 1. 可惜,潮头霎时就奔腾西去了可是江面上余波未息,找找看,哪些词写 “余波未息”?(理解并朗读“风号浪吼”“漫天卷地”) 2. 江面何时才平息?停息后江面是否如潮来前一样? 3. 宽阔的大江在短暂的时间里, 江水竟然暴涨了两丈来高, 你想象一下, 这 时观潮的人会是怎样的了?只是作者没写而已。
三、总结全文 1. 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2. 没读书前你知道钱塘江大潮吗?听到过别的地方或国家有吗?所以说绮 丽的钱塘江,壮美的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观” 3. 齐声朗读全文,想象情景,再次和作者一起饱览天下罕见的钱塘江大潮吧! 板书设计: 1 观潮 “声”“色” 潮来之前望等盼平静宽阔 人声鼎沸闷雷滚动风平浪静 沸腾越来越大一条白线 潮来之时拉长变粗天下奇观 水墙 目瞪口呆白色战马 潮过之后风号浪吼漫天卷地 2 走月亮 教学设想: 在教学本文时, 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 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品读感悟,使学生不仅感悟到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 美,而且体会到月色下的意境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抓词抓句去重点体会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 在读中感悟, 在读中 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品读”来代 替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难点,避 免把文章“讲”没味儿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首先,我们先来观看一段flash动画 (多媒体播放 flsh动画: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对儿母女悠闲地漫步。
此 间,配以优雅的音乐 ) 师:同学们,这种情景美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走月亮”,漫步在洒 满月光的小路上,看着美丽的景色,感受着妈妈浓浓的亲情 二、品读课文,深入学习 1. 找出文中喜欢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 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师: 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并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 多读几遍,试一试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2. 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根据学生朗读的具体内容,随机点拨 ) 设想学生找到的语句: a: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