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人教初一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docx
15页2024年人教初一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初一上册语文学问点详细有什么呢?想必许多初一新生很想了解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初一上册语文学问点归纳,仅供参考,喜爱可以保藏与共享哟! 人教初一上册语文学问点 莫怀戚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qí 蹲dūn下 2.说明下列词语 (1)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受 (2)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3)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种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二、重点句子背记学问清单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终归幼小,自然也轻俱我和妻子都是渐渐地,稳稳地,走得很细致,似乎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学问清单 《漫步》的作者是莫怀戚 羚羊木雕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犄jī角 怦pēng 寒颤zhàn 攥zuàn 2.说明下列词语 (1) 反悔:对以前答应的事翻悔或不承认。
(2)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亲密 (3) 自作主见:不与人商议,自己确定 (4) 仗义: 讲义气 (5) 满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 二、重点句子背记学问清单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难过的人! 因为我对挚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学问清单 1.《羚羊木雕》的作者是张之路,这是一篇记叙文(体裁) 2.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初一上册语文重点学问点 再塑生命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搓捻(cuōniǎn) 繁衍(yǎn) 迁徙(xǐ) 觅食(mì) 小憩(qì) 遨游 (áo) 花团锦簇(cù) 冥思遐想(xiá) 2. 说明下列词语 企盼:盼望 繁衍:渐渐增多或增广 迁徙:迁移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非常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妙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不行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当心翼翼:形容举动非常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学问清单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 美国闻名作家、教化家、社会活动家她生于亚拉巴马州,在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高校,并且成为闻名的教化家和社会活动家 她诞生后19个月,就丢失了视力和听力,而且变成哑巴在莎莉文老师帮助下,海伦10岁时,学会了说话,后来在剑桥女校求学1900年读高校,1904年6月,以优异成果从高校毕业,并和莎莉文老师合作撰写自传《我的一生》此书一出,轰动文坛,她的故事不但感动和激励着千百万残疾人,也使多数的正常人为之震憾,使他们重新思索生命的意义她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常常来回演讲,写了数本书 1927年,她起先为美国盲人基金会捐献,致力于盲人事业,出版了《我的宗教》一书1930年出版其次本自传《中流》她被人们称为美国女英雄海伦说:“我要把别人眼睛所望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华蜜一个19个月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相识的孩子,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寂静的世界,陷入了苦痛的深渊,几乎丢失了生活的实力和志气。
但她坚韧地生活了下来,考进了闻名高校,长大后又成为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激励别人生存的志气这一奇迹的创建,当然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一位宏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莎利文女士 主要著作:《我生活的故事》《愿我们充溢信念》《从黑暗中出来》《我的后半生》等. 我的早年生活 1、给下列加点的生字注音: 萤火虫 (yíng) 尴尬 (gān gà ) 一字不漏(lòu) 威慑 ( shè) 聪慧 ( huì) 开拓 (tuò) 2、说明并积累下列词语: 毫无例外:指全部如此,没有例外 宽宏大量:( kuān hóng dà liàng ) 形容度量大,心胸开阔,能容人、容事 独具慧眼:(dú jù huì yǎn) :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超群,能作出精细推断 蛛丝马迹: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方事情所留下的隐隐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尴尬:神色、看法不自然形容境况困难,不好处理:他觉得去也不好,不去也不好,实在表情。
诸如此类:诸:众多;此:这,这样象这类的各种事物 停滞不前:tíng zhì bù qián :滞:滞留停止下来,不接着前进 滚瓜烂熟:【成语】滚瓜烂熟【拼音】gǔn guā làn shóu(shú) 【说明】像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 出人意料:chū rén yì liào 【说明】: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出自】:《南史·袁宪传》:“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新义,出人意表,同辈咸嗟服焉示例】:才貌却相当,缘合未... 威慑:(wēi shè),是指凭借力气或势力使对方感到恐惊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这是丘吉尔介绍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的一篇文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哈罗公学的求学经验二、收集玩具锡兵对自己生活志向的影响作者乐观主动的心态,擅长相识和发觉自我,正确对待自己的个人特长和爱好爱好 4、梳理文章结构,说说丘吉尔写了自己早年生活的几件事?并感受作者在叙事中所流露出的不怜悯感和看法。
答案:“我”与考试(第2段):主考官总是考“我”不喜爱、不知道的东西,“我”苦恼而无奈,但坚持参与考试入学考试(第3段) 学习英语 (第5段)入伍考试(第6段)军事天分(第7、8段) 初一上册语文易错学问点 史铁生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tān huàn shì yǎng jué bié qiáo cuì fáng shàn wān dòu 瘫 痪 侍 养 诀 别 憔 悴 仿膳 豌 豆 二、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讲解并描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爱护入微地照看双腿瘫痪的儿子,激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宏大而无私的母爱. 课文写了四件事: (1) 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对我的抚慰. (2) 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知儿子,不想给儿子增加苦痛. (3) 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 母亲的临终嘱托 2.“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的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答:因为“我”的缘由,母亲已精疲力竭,无力再照看花了 3.文中写到“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你怎样理解母亲拦住落叶的行为? .答:因为母亲希望“我”的心情好一点,也有助于病情 4.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兴奋得坐立担心?为什么“我”责怪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什么? 答:因为母亲看到了“希望”,这是“我”第一次答应母亲带“我”去玩 5.前面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最终“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意?这样写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因为母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从而想让“我”以后照看自己后文写“要好好儿活”是“我”知道了母亲的良苦专心,确定好好照看自己在文章结构上起“前后呼应”的效果 我的老师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蔡芸(yún) 芝 黑痣(zhì) 褪(tuì)色 焚香磕(kē)头 榆(yú)钱 卜(bǔ) 问 2. 说明下列词语 温顺:温柔柔顺(多用于形容女性) 心情如水:形容心地纯净,像澄澈的水一般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纠纷:争吵的事情 热恋:本课是亲热难舍的意思 3. 内容主旨:本文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蔡老师是一位温顺慈祥、热忱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的好老师文章通过七件小事,表现了蔡老师对“我”和同学们的挚爱,抒发了作者对蔡老师的感谢与怀念之情 4、本文的详略与线索 七件事: ①蔡老师假装发怒; ②课外教我们跳舞; ③带我们视察蜜蜂; ④教我们读诗; ⑤我们对老师的依恋; ⑥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 ⑦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支配,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记叙性文章经常有一条线索,写作思路就是围绕线索绽开的本文除叙事外,还有一条情感线索贯穿其中,请问这条情感线索是什么?(情感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以“难忘”贯穿全篇) 七件事有详有略,由课内到课外,由校内到校外,情感步步加深,充分表达了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真挚感情 5、“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①“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写出“我”的淘气、机智表现了一个调皮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②“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表现“我”的天真活泼。
③接近文学、爱好文学、仿照老师写字的姿态,说明“我”聪慧、好学、敬重师长 ④梦里导师,更表现“我”敬重爱戴老师 6、作者及作品 魏巍,从1939年至1949年,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曾先后写作发表了《蛔蛔,你喊起他们吧》、《好夫妻歌》及《黎明的风景》、《寄张家口》、《开上前线》等诗歌作品,其中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胜利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建国后专事散文及小说的创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漂亮吧》、《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作品,1952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长空怒风》后,1956年又与钱小惠合作写出了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1963年参与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解说词编写工作从1959年始至1978年,历时22年创作了闻名的长篇小说《东方》,以史诗般的笔触,热忱而又深远开阔的思想,表现了壮烈的朝鲜斗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