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视图与轴测图的比较.ppt
18页三视图与轴测图的比较三视图与轴测图的比较第五章第五章 轴测图轴测图HVXYOX'Z'O'1.正轴测图的形成正轴测图的形成5-1 轴测图基本知识轴测图基本知识投影面投影面O1X1Y1Z1OXYZ在物体上建立三根相互垂在物体上建立三根相互垂直的坐标轴,使三根轴相直的坐标轴,使三根轴相对于投影面都处于相同倾对于投影面都处于相同倾角(角(35°16')用正投影法用正投影法作出物体的投影作出物体的投影 注:坐标轴一般设置在物体本身某一特注:坐标轴一般设置在物体本身某一特征位置的线上,可以是主要棱线、对称征位置的线上,可以是主要棱线、对称中心线、轴线等中心线、轴线等 将物体上的将物体上的X X、、Z Z轴平行于投影面,轴平行于投影面, 使投射线与投影面倾使投射线与投影面倾斜斜,,做物体的投影做物体的投影2.2.斜轴测图的形成斜轴测图的形成ZXOYZ1OX1Y1斜轴测投影图斜轴测投影图正投影图正投影图SS0ZX3 3 轴测轴和轴间角轴测轴和轴间角 建立在物体上的坐标轴在投影面上的投影叫做建立在物体上的坐标轴在投影面上的投影叫做轴测轴,轴测轴,在图中在图中轴轴间的夹角叫做间的夹角叫做轴间角轴间角。
O1X1Y1Z1OXYZ4 4 轴向轴向变形系数变形系数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在轴测图上的长度与实际长度之比叫做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在轴测图上的长度与实际长度之比叫做轴向轴向变形系数(伸缩系数)变形系数(伸缩系数)X X轴轴向变形系数轴轴向变形系数pY Y轴轴向变形系数轴轴向变形系数qZ Z轴轴向变形系数轴轴向变形系数r5 5 轴测投影仍符合平行性规律轴测投影仍符合平行性规律① ① 两直线平行,它们的轴两直线平行,它们的轴测投影也平行测投影也平行② ② 两平行线段的两平行线段的轴向变轴向变形系数相等形系数相等5.2 5.2 正等正等轴测图一、轴向变形系数及轴间角一、轴向变形系数及轴间角Z1X1Y1O1轴向轴向变化率变化率::p = q = r = 0.82 简化轴向简化轴向变化率变化率::p = q = r = 1轴间角轴间角 X X1 1O O1 1Y Y1 1 = = X X1 1O O1 1Z Z1 1 = = Y Y1 1O O1 1Z Z1 1 = 120= 120°°Z1X1Y1O1OXYZ 11. 坐标法坐标法二二 平面体正等测图的画法平面体正等测图的画法OOOXXYYZZA●X1 O1Y1Z1B●C●S●①①在物体的视图上设坐标轴在物体的视图上设坐标轴②②画轴测轴的投影画轴测轴的投影③③将物体上的各点根据其坐标搬到轴测投影上。
将物体上的各点根据其坐标搬到轴测投影上ZXYOa'c'e'd'f'b'abfecdFEDCAB例:画六棱柱的正等测轴测图例:画六棱柱的正等测轴测图由于物体有对称中心,将坐标由于物体有对称中心,将坐标原点设置在其中心原点设置在其中心①①画基本体原形画基本体原形②②将各截平面积聚线搬到轴测投影上将各截平面积聚线搬到轴测投影上③③画出截平面的轴测投影画出截平面的轴测投影⒉ ⒉ 切割法切割法例:已知三视图,画正等例:已知三视图,画正等轴轴测图 ⒊ ⒊ 叠加法叠加法三、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画法三、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画法平行于坐标面上的圆,在正等测图中变成了椭圆平行于坐标面上的圆,在正等测图中变成了椭圆⒈ ⒈ 平行于各个坐标面的椭圆的画法平行于各个坐标面的椭圆的画法平行于平行于H H面的椭面的椭圆长轴圆长轴⊥⊥O O1 1Z Z1 1轴轴平行于平行于V V面的椭面的椭圆长轴圆长轴⊥⊥O O1 1Y Y1 1轴轴X1Y1Z1 平行于平行于W W面的椭面的椭圆长轴圆长轴⊥⊥O O1 1X X1 1轴轴OZXY2 2 四心法画坐标面上的圆的轴测图四心法画坐标面上的圆的轴测图xaadbcBDCA☆☆ 画圆的外切正方形并搬到轴测图中变成菱形画圆的外切正方形并搬到轴测图中变成菱形☆ ☆ 确定四个圆心和半径确定四个圆心和半径☆ ☆ 分别画出四段彼此相切的圆弧分别画出四段彼此相切的圆弧EFZ轴上的轴上的EF点到点到O点的距离仍然为半径!且过点的距离仍然为半径!且过E、、F两点向两点向XY轴上轴上的四个端点做连线,相交则得到四个圆心。
的四个端点做连线,相交则得到四个圆心OZXYxBDCAEF例:画圆柱正等轴测图例:画圆柱正等轴测图Z轴上的轴上的EF点到点到O点的距离仍然为半径!点的距离仍然为半径!ZXY O 例例 切口圆柱体正等测图画法切口圆柱体正等测图画法●●●●●●●●hL三种方向正等轴测圆柱的比较三种方向正等轴测圆柱的比较圆角的正等测图画法圆角的正等测图画法●●O O1 1●●B B1 11 11 12 21 1●●A A1 1●●O O5 5●●O O3 3●●A A2 2●●B B2 2C C2 2●●第一步:截取第一步:截取 11A1= 11B1= 21C1 = 21D1=圆角半径圆角半径R第二步:分别过第二步:分别过A1、、B1、、C1、、D1作垂线,求得交点作垂线,求得交点O1 、、 O2第三步:分别以第三步:分别以O1、、 O2为圆心,为圆心,O1A1、、O2C1为半径画圆弧为半径画圆弧第四步:定后端面的圆心,画后端面的圆弧第四步:定后端面的圆心,画后端面的圆弧第五步:定后端面的切点第五步:定后端面的切点A22、、B22、、C22 第六步:作公切线第六步:作公切线●●D D1 1●●C C1 1O O2 2●●R第七步:加深第七步:加深 轴向变化率轴向变化率::p = r = 1 ,,q = 0.5轴间角轴间角:: X1O1Z1 = 90° X1O1Y1 = Y1O1Z1 = 135°PX 1Z 1O'Y 15-3 3 斜二斜二轴测图 45°X1O1Y1Z1二、平行于各坐标面的圆的画法二、平行于各坐标面的圆的画法平行于平行于V V面的圆仍为圆,反面的圆仍为圆,反映实形。
映实形☆☆☆☆平行于平行于H H面的圆为椭圆,与面的圆为椭圆,与X X轴的夹角为轴的夹角为7 7°°10'10'☆☆平行于平行于W W面的圆为面的圆为椭圆椭圆与与Y Y轴轴的夹角为的夹角为7°10' ' 斜二轴测图的最大优点:斜二轴测图的最大优点: 物体上凡平行于物体上凡平行于V面的平面都反映实形故斜二轴测面的平面都反映实形故斜二轴测图常用于单方向出现复杂图形时图常用于单方向出现复杂图形时例:已知两视图,画斜二轴测图例:已知两视图,画斜二轴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