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珠养殖与鉴赏第一章.doc
5页珍珠的养殖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珍珠的历史第二节 珍珠的定义、性质、用途第三节 天然珍珠的成因和人工养殖珍珠的原理第四节 产珠的贝类和珍珠的种类第一章复习题第一节 珍珠的历史一、珍珠的传说珍珠的英文名称为Pearl,源于拉丁语Pernnla,意为大海之骄子在西方的传说中,美神维纳斯出生于贝壳中,当贝壳打开的时候,从她身上滴下来的露水就变成了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珍珠巨蟹座是十二个星座中最具母性光辉的星座,象征女性美的珍珠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他们的星座玉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翡翠、珍珠,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五皇一后”珍珠以其绚丽的“珠光宝气”和高雅纯洁的品格而被誉为“宝石皇后” “真主之珠”——历史上关于一颗极著名的巨型珍珠“真主之珠”的传说也感人至深1930年5月,菲律宾巴拉旺湾,一位酋长的儿子去采珠时,由于力量不够,结果被一个巨蚌夹住了,后来人们打捞他的尸体时,才发现了那颗 高24cm,宽14cm,重达6350克的巨型珍珠,为世界上最大的真珠1969年美国医生哥普治好珍珠主人酉长儿子的病,遂送哥普(当时价格400万美元). “亚洲之珠”——1682年,采自波斯湾,重121g(605克拉),100多年后由波斯国王送给清朝乾隆皇帝。
1799驾崩,殉葬裕陵,1909年为八国联军所盗,1918于香港被法国神父买去,现存法国 “合浦珠还”——中国广西合浦珍珠的闻名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秦汉以后有关珍珠的传说、典故的文字记载更是比比皆是例如东汉孟尝君任合浦太守时,改革弊端,制止合浦大量捕珠贝,使本已荒芜失珠的合浦沿海重新兴盛而历史“合浦珠还”见图的故事可谓脍炙人口历史上关于采珠的艰辛的记载同样使人泪下,如明史就有许多珠民为完成“派珠”任务而致伤残,甚至葬身鱼腹的“以人易珠”的记载 “买椟还珠”——据【韩非子】记载,有个楚国人去郑国卖珍珠,郑国人不识货,仅买走华丽的盒子,却留下了珍珠这虽为一则笑谈,但反映了珍珠买卖的情景珠龙玉鞍”——公元962年宋太祖诏令合浦置媚川郡,定珠课,南珠正式作为贵重物品,定期向朝廷进贡公元972年,岭南小皇帝刘怅,为了讨好宋太祖,特地用合浦珍珠,制作成鞍带,称为“珠龙玉鞍”进献宋太祖,宋太祖非常喜爱,曰:“怅能以筱工巧,移于治国,岂至灭亡哉“并对刘怅予重任自太祖建陆三年到绍兴二十六年,宋朝190多年中,合浦珍珠遭到严重捕捞,沿海一带珠贝资源枯竭,官兵迫使珠民到与越南交接处水深百丈中采珠,大批珠民葬身巨鲨腹中,人民怨声四起,唐代李白诗曰:“相逢问疾苦,泪尽曰南珠”。
“割股藏珠”——传说,相晋时候,皇帝派太监坐镇珠城强迫珠民下海采捕夜 光珠于是,当地采珠能手海生被征去采珠,他为了得到夜光珠以拯救珠民,便冒死至杨梅池的红石潭采珠珍珠公主为了拯球珠民,便将夜光珠献给了海生太监得了夜光珠,连夜派重兵押送宝珠回京当太监一行走过白龙附近的杨梅岭时,忽见海面呈现一片白光太监感到奇怪,停下来打开藏夜光珠的木盒一看,夜光珠竟不翼而飞,吓得太监“木口木面”只好赶回白龙城,逼令珠民再下海采珠这时,皇帝已连下两道圣旨,催促火速送珠回京太监急得满头大汗便下最毒辣的手段“以人易珠”,将珠民缚上大石,沉入红石潭,并说:“找不到夜光珠,就不能升上水面,如果空手而上,便会“人头落地”这次海生又担负起这个取珠任务珍珠公主眼看珠民又要遭到一场浩劫,她为了救海生及珠民,又再次献出夜光珠给海生太监得到夜光 珠后,实在想不出送珠上京的方法,后来有人出了个“割股藏珠”的主意,将太监股部割开,塞入夜光珠,待伤口痊愈后,立即起程回京太监认这次安全了,但他们还未走出白龙界时,忽然乌天黑地,响起一声惊雷,震得山摇地动,太监的坐骑也受了惊,不停地跳跃把太监摔了下来这时一道白光,划破长空,直向白龙海面,此际,太监“呆若木鸡”,速令部下割开伤口,看看珠还在吗?然而伤口内,哪有什么珍珠呢!太监当场晕过去了,被救醒后,他知道空手回京,皇帝一定判其死罪,只好带官兵返回自龙城再作打算。
岂知珠民都逃走一空,吓得他又惊心又慌,最后只好吞金,了此残生据说珍珠城外的一堆黄土,便是当年“割股藏珠”的太监葬身之所二、珍珠的世界史 珍珠的产生,据地质学家考证,远在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时代贝类开始繁衍后就有珍珠生成了珍珠也是人类最早利用的珠宝之一在人类的初期,几万年前“智人”(现代人类),沿着海岸和河流去寻找食物时,发现——珍珠(玩物、装饰品)《圣经》的开篇“创世纪”中记载:从伊甸园流出的比逊河,“在那里有珍珠和玛瑙”据《法华经》、《阿弥陀经》等记载,珍珠是“佛家七宝”之一世上现存最古老的一串珍珠首饰 2400多年前 从伊朗西部波斯王离宫遗址出土 据考证,波斯湾等地天然珍珠被发现,恐怕有三、四千年历史,然而大规模地开发应用这珍珠,只有几百年,充其量不超过千年犹太教法典中曾经提到:埃及人、波斯人以及印度人对珍珠产生极大关注通过他们的传教,罗马人才开始熟悉珍珠大约在公元前200年,古埃及贵族才会使用珍珠首饰品,而欧洲人则在公元300年才懂得使用珍珠在大量珍珠财宝传说引诱下,西班牙冒险家来到这片土地一个最早来的作家,在描述一次内陆旅行时说,他看到:“在每一间茅舍中宝石都有一品脱(Pint)至一配克(Peck)之多。
De Sato人参观印度宇宙时写道,“宇宙是以珍珠来作花饰的 在印度巴罗达市的Gaek War宝库中的一条饰带上有一百排珍珠,有七条珍珠串,价值达百万美元,另外镶有上千粒珍珠的小盒及一条长3.2米,宽1.8米的的地毯,估计价值百万美元 1530年至1612年,欧洲许多国家纷纷立法规定人们按地位、等级来使用珍珠欧洲的所谓珍珠时代,正是这个时期开始皇爵、贵妇等上流社会人士无不用珍珠作为装饰品以耀自己 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岛屿)周围、印度南垂沿海,斯里兰止西部的马纳尔湾、孟加拉湾、埃及西部沿海(红海),特别是阿拉伯海上的波斯湾(包括阿拉伯酋长国沿海、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以及沙特阿拉伯沿海)都是世界上自古来久负盛名、盛产天然海水珍珠的最理想场所,所产珍珠不仅产量大,品质也佳,全世界所需珍珠基本上由这里提供,即使产天然海水珍珠驰名世界的中国,所需部分珍珠,也由这里提供因此,这大片产珍珠区早已成了那些侵略成性的国家掠夺的目标这片产珍珠地区的珍珠因为争夺而引起了不可避免的战争 由于珍珠是权力象征和高贵、财富的标志,古代的许多统治者为满足自己的私欲,纷纷发起掠夺珍珠的战争三、珍珠的中国史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珍珠的国家之一,最早期的纪录是孔子时代(公元前550年);说及淡水珠作为珍贵礼品,则由公元前2206年开始,大禹时代,就将南海“玑珠大贝”作为贡品。
中华民族祖先最先发现与认识到的不是海里的珍珠,而是淡水里的珍珠这可从儒家典籍《尚书•禹贡》的记载得到左证:“淮夷嫔珠”指的是淮水夷水的河蚌珠,《庄子》有“没川求珠”的故事,所指的亦是淡水珍珠海蚌珍珠最早见于史籍的该是南海的珠玑了产于海中的珍珠,一经发现,其品色之优,远使江河湖沼之珠黯然失色3000多年前 ,秦始皇生父吕不韦是一位大珠宝商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珍珠已成为广泛流通的商品 1700年前,西晋、大官僚石崇,三斛珍珠换一个历史上著名的美女“绿珠” 中国历代王朝视珍珠为国宝,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太后死后陪葬珍珠的数量,就可略见一斑据《爱月轩笔记》记载,慈禧死后棺里铺垫的金丝锦褥上镶嵌的珍珠就有12604颗,其上盖的丝褥上铺有一钱重的珍珠2400颗,价值132万两白银;遗体头戴的珍珠凤冠顶上镶嵌的一颗珍珠重达4两,大好鸡卵,价值2000万两白银(一说此珠是现今世界最大的珍珠,后被盗,现在日本,称亚洲之星),而棺中铺垫的珍珠尚有几千颗,仅遗体上的一张珍珠网被就有珍珠6000颗传说掘尸盗墓的军阀孙殿英手下的一个排长,因盗得其中一珠,便成为暴富据此我们便知这些珍珠的价值了,用“价值连城”来形容也恐难尽其一二。
慈禧太后殉葬品——八分珠,12.5g/粒,达珍宝级)1200粒;珠冠上,大大小小几万粒珍珠,最大一颗125g四、珍珠的养殖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现在可考证的最早人工养殖珍珠的国家 在我国宋代《文昌杂录》记载了养殖珍珠的方法:“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饲其开口,急以珠投之 频换清水,经两秋即成真珠矣”; 明代,中国人用铅、锡制成佛像,投入蚌中养成佛像珍珠这一技术当时震惊世界中国人进行养殖珍珠实验获得成功,然而并没有坚持下去,发扬光大 到了二十世纪伊始,日本面条商御木本辛发现珍珠蚝可以养殖珍珠的秘密,于是便选用广西合浦珠蚝到日本养殖海水珍珠,从而轰动了世界,御氏也就成了“珍珠王”,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日本海水养殖珠开始投入批量生产,与此同时,日本人开始养殖淡水珍珠,选择了形成50万年前那个古老而又巨大的琵琶湖(Bewa2Jake)沿岸作为养殖基地,选用健康的珍珠蚌,切成无数小碎块(粒、片)作为植核材料,植入育珠蚌内,养出了淡水珍珠,但品质欠佳然而这种养殖方法是成功的 1940年,日本养殖者总结了前期养珠的经验教训,拼弃那种切碎珠母蚌做核的原始而又简粗的办法,而改用珠母蚌外套膜作核,获得成功,于是淡水珍珠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
到了二十世纪60年代初,日本珍珠业获得长足发展,生产珍珠数十吨,成为世界上生产珍珠最多的国家到了60年代后期是日本珍珠最辉煌时期,珍珠业发展达到登峰造杰程度,最高年产量达百吨以上从70年代起,日本珍珠业进入低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海水、湖水严重污染,高强度地震,密集养殖珍珠等天灾人祸影响,导致珍珠品质及产量下降,失去珍珠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地位 我国的珍珠业,首先是珍珠养殖,与日本情况不同,先进行淡水养殖,开始于五六十年代,后养殖海水珍珠,始于六十年代末期我国原湛江水产学院熊大仁教授在六十年代从日本引进养殖技术,并在南海培植成功,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至90年代末达到了年产30吨的高峰 现在世界上除中、日两国外尚有美国、越南等,主要是养殖淡水珍珠至于海水珍珠,养殖的国家就更多了为澳大利亚、印度尼两亚、菲律宾、缅甸、泰国、波利尼西亚及南美一些国家无论淡水珠、海水珠都在烈火朝天地养殖,其产量不断提高目前,我国海水珍珠年产量在20-30吨,产地为湛江(占70%),北海(占20%),海南(占10%);淡水珍珠产量约二千吨,产量占世界产量的90%以上国际上,日本海水珍珠年产约10吨,塔希提黑珍珠产量约15吨,沃州南洋珠产量约10吨。
第二节 珍珠的定义、性质、用途一)定义:贝类、外套膜分泌细胞、CaCo3结晶、壳角蛋白、交互重叠核心二)性质:理化近似贝壳 1、成分: 1)主要无机成分:CaCo3占90%以上,还有一些 Mg、Si、Mo、Fe盐; 2) 微量元素:Cu.Mn.Na.Zn.Ti.Sr.Pb.Bd.Ag.Ni.Go.Se.Ze 3)主要有机成份:壳角蛋白,由十八种氨基酸组成,还含有牛黄酸,少量的仆啉和色素,有机物含量占 4—6%,污珠高些2、颜色:桃红—Mn最多、Mg、Na、Zn、Si、Ti较多——最好 金色、奶油色—Cu、 Ag金色珠金属种类最多 银色——Mn、Na、Ti 绿色——金属种类最少 银灰——有机物多 白色——有机物少3、比重:天然珠2.68~2.78,蚌壳珠2.76~2.80三) 用途:1、装饰:珍珠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珍贵宝石,以其高雅的品格、独特的神韵而一直受到人们由衷的赞赏与喜爱至今,它依然是最为流行的珠宝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