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音的特性教案.doc
6页课题 2.3 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声音的特性 2、影响音调高低的有关因素 3、影响响度大小的有关因素难点:1、了解声音的特性 2、音调、响度、音色的实际应用突破措施:通过实验探究指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声音的特性及影响因素,结合生活实例加以练习巩固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学用具:发声音叉、梳子、橡皮筋、示波器、钢尺、乒乓球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 1、声音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传播的? 2、声音传播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3、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多大?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交响乐黄河颂”让学生感受乐曲中声音的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导入新课:(1). 为什么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 (2). 声音为什么有大有小? (3). 父母、同学的声音为什么你 一听就知道是谁?(板书课题)三、新课讲授: (一)探究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 1、思考引出音调的概念: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什么呢? 2、实验探究1:(1) 将一把钢尺按在桌上压紧,一端伸出桌边,长度为钢尺的1/3,拨动钢尺观察振动情况并听声音有什么特征?(2) 再把钢尺的2/3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力度相同),观察振动情况并注意听到的声音又有什么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本37页图2.3—1的实验。
(注意:控制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控制变量法) 3、请同学们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高低提出如下猜想:(1) 钢尺振动部分越 ___,声音“尖细”,说明振动体越 ___,振动越快,声音越“尖细”;(2) 钢尺振动部分越 ___,声音“粗犷”,说明振动体越 ___,振动越慢,声音越“粗犷”;(填“长”或“短”)(3) 声音的“尖细”和“粗犷”可能与振动体的 ______ 有关4、分析结论: 频率: 意义——表示物体振动快慢 定义——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 (简称:赫 符号:HZ) 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1)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5、教师演示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和划得慢时学生听声音判断哪次音调高?为什么? 6、请阅读38页小资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什么?(2)低于 ______ 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 _____3)次声波和超声波有哪些应用?7、总结:超声波和次声波: (1)、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2)、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3)、应用: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能产生次声波,有些次声波对人体有害8、应用解释: (1)马戏团的训狗员,在舞台上用一种特殊的信号训狗,观众完全没有察觉,狗却准确的听从信号做各种动作.试说一说这其中的奥妙?(2)一只蚊子从你耳旁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 (二)探究响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观察思考:⑴ 敲鼓时怎样使鼓声更响呢?⑵ 鼓声的大小与鼓面的振动情况有什么关系?⑶ 如何显示鼓面的振动情况? 2、实验探究:将你手里的 钢尺按在桌上,一半伸出桌边,先用较小的力拨动一下,再用较大的力拨动一下,看一看钢尺偏离的距离,比较听到的声音 的大小有什么不同?3、分析结论:振幅——表示物体振动的强弱(1)定义:物体在振动时离开原来位置的 最大距离叫做振幅 距离大,振幅大;距离小,振幅小2) 一般说来,用力越大,振幅越大 用力越小,振幅越小4、再思考:(1) 操场上做操的同学前排学生听到的广播声音大还是后排同学听到的声音大呢?为什么?(2) 离声源距离远了,为了增大响度,你会怎么办? (3) 医生诊病用的听诊器有什么作用? 5、分析结论: a. 影响响度大小的有关因素: 振幅的大小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b. 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的方法: 手做喇叭状 用喇叭筒 使用听诊器(三)分析“音色及其决定因素”1、找一前一后两个学生活动:后面学生朗读一段文字,前面的同学判断是哪个学生引出音色概念。
2、思考: ① 利用敲西瓜听声判断西瓜的生熟 ② 挑选瓷器时敲打听声 ③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判断熟人3、分析结论: 音色:——声音的特色 (1)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不同造成的决定的.(2)我们能够听声辨物就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4、通过观察示波器观察声波的波形演示,分析图2.3—5讨论“想想做做”问题四、问题深化,小结巩固:1、分析各种不同波形加深对声音的三个特性的理解2、小结:物理学中用音调、响度和音色来反映声音的特性人们常把它们称作声音的三要素或“乐音的三要素”) 3、学生看书巩固后交流所学到的知识五、课堂练习:1、声音的三要素分别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2、蒙上眼睛,你也能分辩同学们的声音,是因为每个同学声音 的不同3、楼道里挂牌常写着“慢步轻声”,“轻声” 是指减小声音的_______ 4、“如雷贯耳”说明声音的_______ “尖锐刺耳”说明声音的_______ 六、课堂检测:1、小华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喊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是“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是他说话声音的______大。
2、下面四例是形容声音的“高”: (A) 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B) 引吭高歌 (C) 她是女高音歌唱家 (D) 请勿“高声喧哗” 其中指音调的有________,指响度的有_________.3、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4、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他们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5、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 )A.增大说话频率B.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C.改变讲话的音色D.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 6 、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七、拓展: 1、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课本41页“想想做做” 2、指导学生阅读“科学世界”分析各种乐器如何调整其音调的高低和响度的大小 3、课后探究:“水平琴”的原理八、板书设计: 2.3 声音的特性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有关因素: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强度)有关因素: 振幅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3、音色: 指声音的特色 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