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图书编校中计量单位的常见错例分析及规范化对策.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9042399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4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图书编校中计量单位的常见错例分析及规范化对策    [Summary]图书领域是国家推广法定计量单位的重要阵地之一,量和单位是否规范化使用是衡量某一图书质量优劣的重要评价指标国家颁布计量法已30多年,但现实中对量和单位的使用还不尽如人意文章结合长期从事农医类书稿的校对工作经验,选取部分常见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法定计量单位的规范化应从增强守法意识、强化执法力度、重视作者教育、编辑校对精准掌握计量知识四个方面,努力构筑起一道规范屏障[Key]法定计量单位;量和单位;错例;规范化图书领域是国家推广法定计量单位的重要阵地之一,图书上的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可以阻断错误的横向扩散和代际传递量和单位是否规范化使用是衡量某一科技类图书质量优劣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从1984年我国首次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开始,至今30多年过去了,这期间我国各领域在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农业医药类图书中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也日渐规范,但还是存在诸多的问题不少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养成的坏习惯,导致不少书稿中存留非法定计量或不规范使用法定计量的现象农医类图书编校人员在执行量和单位国家标准时,应牢固树立国家法律法规意识,把好法定计量单位这一关口。

      笔者根据长期从事科技书稿校对的实践经验,列出农医类书稿经常出现的几种错误,并进行分析,在这基础上提出法定计量单位使用规范化的对策,与同行探讨,以期能对普及量和单位的规范化使用有所帮助一、农医类图书编校中量和单位的常见错误(一)量的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仍然使用已经废弃的量名称在农医类书稿的编校中,编校人员经常发现作者所写的稿件使用已经废弃的量名称的情况,常见的有以下几类1)原子量和分子量错例1:“水的分子量为18”18”是纯数,其应是个比值,故应改“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错例2:“空气的分子量为28.964 u”此处单位是u,其规范名称是“分子质量”,此处不能使用已经废弃的量名称“分子量”正确改法为“空气的分子质量为28.964 u”2)体积百分含量“百分含量”是不确定的名称,可能是质量比、体积比、物质的量比……编校人员在编校中应根据语境辨析,区分是质量、体积,还是物质的量的比值,以做出更改质量分数是某物质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体积分数是某物质的体积与混合物的体积之比;摩尔分数是某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表示这几个相关的量名称中带“百分比”“百分数”“体积比”“含量”均为已废弃。

      这是编校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3)摩尔数摩尔数是在量的单位名称“摩尔”后加上“数”组成的量的名称,类似的还有“公里数”“米数”“瓦数”等,均为不规范名称规范名称是“摩尔数”为“物质的量”,“摩尔浓度”为“B物质的量浓度”,“公里数”“米数”为“长度”,“瓦数”为“功率”2.量符号使用不规范(1)量符号随意选用量符号应使用国标中规定的符号,不可任意改用实践中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第一,作者不用国标规定的量符号,而任意选个字母做某个量的单位,这种情况通常是不熟悉国标规定造成的第二,作者使用国家标准已经废弃的量符号例如,内能原来的量符号有U和E,采用国际标准的新名词热力学能后只采用U这种名称和符号的变化有利于将此量与力学、电学和磁学中定义的能量相区别,故E不能再用第三,作者用化学符号作为量的符号例如,“NH3∶SiH4=4∶1”,这是不规范的,该式若指体积比,应为V(NH3)∶V(SiH4)=2∶12)斜体错用成正体;大写或小写混用量符号大多是拉丁或希腊字母构成一般情况下,表示量的符号时用斜体(pH、π例外,用正体),表示单位时用正体校对中还常常见到量的符号在大小写使用上的随意性通常情况下,量符号大写、小写各有其代表的含义,不能互换。

      例如,摄氏度的符号为t,热力学的温度符号是T,很多书刊对此不加区分,写出t=242,K或T=37 ℃,这是不规范的规范的表示应为T=242,K或t=37 ℃又如功率的符号应为大写的P,而有些书刊用了小写的p;压力的符号为小写的p,而有的书刊用了大写的P类似的情况比较普遍3)“比”中常把元素符号或具体名称当作量符号使用国标中仅列有摩尔比符号γ,还有质量比和体积比这类错误主要是物理意义不清的问题错例3:“N∶P∶K=24∶6∶10”这是典型的把元素符号当作量的符号使用错误在于其含义是不明确的,可能代表的是质量,也可能是物质的量,应指明其所代表的具体的量正确的说法应是“N,P,K的質量比是24∶6∶10”,或“m(N):m(P):m(K)=24∶6∶10”错例4:“斜纹夜蛾可用糖醋溶液(糖∶酒∶醋∶水=6∶7∶3∶10)诱杀成虫”本例是将具体名称当作量符号使用的错误,代名称所表的意义不明确这句话应改为“斜纹夜蛾可用糖醋溶液(糖、酒、醋、水的质量比为6∶7∶3∶10)诱杀成虫”这类错误在农业类书稿中比较常见二)单位的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使用非法定单位(1)把英文缩写当作单位符号来使用最常见的是将ppm,pphm,ppb作为错误的单位符号使用。

      首先,ppm,pphm,ppb不是单位符号,是表示数值因数的一种缩写,ppm代表10-6,pphm代表10-8;其次,ppm,pphm,ppb的含义是模糊的2)能量单位仍使用cal(卡),kcal(千卡)这是不规范的,应按新标准换算成J(焦)3)农业科技书中常见使用马力(新标准中马力没有符号),这是作废的单位,正确的单位是W,1马力=735.499 W4)西西(cc)、加仑、公升等为不能再使用的体积单位,应统一使用L(升)2.不正确使用法定单位在书稿中有的虽然使用了法定单位,但没有正确使用本文截取在编校实践中常见的部分错例并加以分析1)组合单位使用不规范错例5:压力系数的单位符号为Pa/K,中文符号可以写成“帕每开”,或写成“帕斯卡/开尔文”这是简称与全称混用的错误这类单位用法在国家标准中有明确规定单位名称有全称和简称比如,帕[斯卡],“帕斯卡”为全称,“帕”为简称组合单位的中文符号,由每个单位的简称组合而成上句中应改为中文符号写成“帕/开”,不可写成“帕斯卡/开尔文”2)随意简省单位符号错例6:“肿瘤大小2.4×1.6×1.0cm”这是常见错误,每个数字后的单位“cm”都不能简省这句话应为“肿瘤大小2.4cm×1.6cm×1.0cm”。

      错例7:“BMI=25”体质量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故这句话应改为“BMI=25kg/m2”错例8:“空气相对湿度63+7%”这是不规范的,应改为“空气相对湿度(63+7)%”3)平面角上的数值应为60进制错例9:“……东经117°97′59″,北纬27°61′50″”这项错误在农业书稿中较为常见在国标规定中,平面角为60进制,上述应改为“东经118°37′59″,北纬28°1′50″”若将度(°)按十进制表达,例如,“23°36′”应写成“23.6°”,而不是“23.36°”二、法定计量单位使用规范化之对策以上是笔者在具体的校对实践中发现的不合规范的错例,图书中量和单位的不规范使用,归结原因是作者、编辑、校对人员对法定计量单位使用的不重视和对计量知识的不熟悉本文从图书校对的视角,试图对法定计量单位规范化提出以下建议一)增强守法意识,遵守出版规矩作者和编校人员要树立“规范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就是守法”的意识很多人认为图书中不规范使用量和单位与违法违规没有关系,其实不然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1985年9月6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这两部法是由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人人都要遵守的法律法规,国家对于将规范使用量和单位提高到法律的高度给予重视。

      出版从业人员应以守法为前提,应有基本的法制意识,形成“规范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就是守法,不规范使用就是违法”的意识现实中较多的作者、编辑、校对人员法定意识不强,认为只要能将文章意思表达出来就可以,没重视计量单位的规范化使用,如前文所述量和单位中的使用非法定单位和不正确使用法定单位的现象很普遍对这个不正确的思想,行业管理高层应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多种方式加以纠正,作者、编辑和校对更应提高思想认识,重视计量单位的规范使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下,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行业管理部门可以将规范使用量和单位纳入高质量发展范畴,加大专项培训力度,在出版行业形成规范使用法定计量单位,遵守出版规矩的良好氛围,运用行业严监管,出版单位高重视,作者、编辑、校对高素质多管齊下的办法,促进出版物量和单位的规范使用二)强化执法力度,提高行业自律“规范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就是守法”不是口号,而是违法必究2018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四十条:“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责令其改正;属出版物的,责令其停止销售,可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行业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采用日常抽查监督与普及宣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出版物质量的常态化管理,有关部门要重视本法条对规范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警醒作用。

      近日,笔者所在省份质监局计量处就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监督检查,抽查样品总数4305件,不合格数量352件,出错率8.2%,将结果通报相关单位并要求其及时整改,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作为行业主体的科技图书的作者、编辑、校对,应提高行业自律,将规范量和单位的使用提高到守法的高度予以重视,考量违法成本出版单位也应加大重视,配备相应的校对人员,建立相应的培训、审查、监督机制,以保障规范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三)重视作者教育,规范作者对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量和单位使用错误的源头在作者出版社可以借鉴中医“治未病”理论,从作者入手未病先防,将把关的位置前移,在约稿、组稿、编写会上做好作者在规范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让其自查把关后再行交稿这是图书出版前规范量和单位使用的有效方法以医药类图书为例,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医药工作者的工作紧张和繁忙,或过分相信教科书,或习惯使然,导致写书时没有正确使用量和单位出版社可以将长期编校实践中的某一出书门类结合国家标准,形成自已的一套简练实用的规范标准——“作者须知”,同时文字表述要明确、清楚、具体,可操作性强,使作者短时间内就知道量和单位的规范化使用,把错误消灭在源头。

      笔者建议出版社在与作者签订合同时,在合同中加一条类似的条款,让作者提交一部符合国家出版规范的优质稿件四)精准掌握计量知识,规范使用量和单位编校人员是图书领域贯彻法定计量单位使用的最重要力量,也是图书编校质量一道重要的防护屏障编校人员只有具备扎实准确的量和单位的知识,才能做到精准高效编校人员全面准确掌握计量知识是贯彻法定计量单位的重中之重书稿上的量和单位有着标志性强的特点,通常有数值作为标志,只要编校人员具备量和单位的知识,一般都能改对某一研究领域的计量知识范围相对固定,同时具有门类多、专业性强、容易混淆、与国际标准接轨后更名难记等特点,编校人员要全面掌握比较困难如何让编校人员掌握良好的计量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课题笔者提出以下学习路径一是我们可以运用精准专项分解学习的思维,结合本社主要出书门类,将其细化分解为农业、医药、生物、物理等专项,归纳整理出本类中常用的量和单位,化繁为简,进行高效强化学习二是成立“法定计量单位专门小组”出版社可以将本单位有兴趣、学习能力强的人组成学习小组,主要任务是专攻学习计量单位知识,之后采用多种方式将所学知识与其他人分享,可以采取培训课、知识竞赛和有奖问答等形式,进行全员普及和知识传递,日积月累,单位图书中的计量单位的规范水准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