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广东省肇庆市平凤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18页2021年广东省肇庆市平凤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具体措施有( )①迁都洛阳②实行宗主督护制 ③尊儒崇经,兴办学校④改汉姓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改革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主要有①③④所以选A2. 19世纪中期,欧洲的技工学校和工人学院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男生则学习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以下选项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是A.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B.男女平等观念不占主流C.工业化加剧了性别歧视D.工业化进程强化了性别分工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主要阐述了在19世纪中期欧洲技工学校与工人学校依照学生性别与课程特点开设课程,招收学生,而且由“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等信息可得出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强强化了性别分工。
综上可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排除;B项与材料的描述不相关,排除;C项“性别歧视”的说法,理解有误,不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3. 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提出了一整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造成两者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缺乏西方的民主法治传统 B.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C.中国文化专制政策的压制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萌芽状态参考答案:D4. 中华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在中国服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的服饰变革凸显了人性化、个性化和近代化的时代特征影响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社会制度的变迁 B.审美观念的变化C.物质生活的改善 D.大众传媒的推动参考答案:考点: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考查影响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迁移、运用能力.答案:依据材料分析可知,中华民国时期,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因此这一时期服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社会制度的变化,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是最主要因素,应排除.故选A.5.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认为:“随着自强运动的推进,中国人越来越认识到财富是权力的基础——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富有。
新式国防远比传统国防花费大,它必须有更好的交通体系、工业和企业作支撑下列符合作者观点的企业有( )①汉阳铁厂②江南制造总局③轮船招商局④开平煤矿 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参考答案:D 考点: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随着自强运动的推进,中国人越来越认识到财富是权力的基础——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富有”,分析出此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②不符合,排除,故选D6. 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A.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B.奠定了“工商立国”思想的基础C.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D.肯定了商人追逐功利的精神参考答案:D材料中没有体现民本思想,故A项错误;“工商立国”思想基础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仍然是农业思想,不是商业,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李贽等知识分子对商业和商人的看法有了改变,认为商人通过辛苦劳动赚取钱财,商人与士异业而同途,均属崇高之业,故D项正确。
点睛:从材料“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中可以看出,材料体现了重商的思想,结合时代背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人们的思想观念7. 北宋初年所设参知政事的目的在于A.使调兵权与统兵权相互牵制B.加强对带兵将士的防范C.分割宰相的行政权D.帮助皇帝管理国家的财政参考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为加强皇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故C正确;使调兵权与统兵权相互牵制的目的是集中军权,与材料不符,故A错误;加强对带兵将士的防范也是集中军权的目的,与材料不符,故B错误;帮助皇帝管理国家的财政的是三司使,与材料不符,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北宋加强皇权的措施北宋为加强皇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8. 促使美苏争霸策略发生攻守变化的根本因素是A.与中国关系如何B.国家领导集团的决策能力C.第三世界的兴起D.本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参考答案:D9. 李鸿章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
又说:“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年一大变局也李鸿章在此说的“奇局”、“大变局”,清政府A.扶持发展工商业 B.开展洋务运动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进行维新变法参考答案:B10. 有学者指出:“洋务新政三十年的发展是畸形的,经不起考验,1894年那场局部争不仅使三十年举国之力创办的北洋海军毁于一旦,而且在精神层面摧毁了中国知识阶层先前的自信,或者说自负对材料中洋务新政“畸形”的理解,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B.洋务运动是以求富求强为目标C.洋务运动没有全面推进近代化进D.洋务运动建立的北洋海军缺乏战斗力参考答案:C11. 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毛泽东的著作,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参考答案:C12. 儒家思想在战国受到冷落,秦朝遭到封杀,自汉武帝以后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这表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③事物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④儒家思想的影响在逐步扩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参考答案:C13. 卢梭和伏尔泰是启蒙运动时代的伟大思想,他们思想的共同点是A.主张民主共和B.提倡自由平等C.提倡三权分立D.反对君主专制参考答案:B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并不主张民主共和,故A排除;卢梭和伏尔泰都提倡自由平等,故B正确;孟德斯鸠提倡三权分立,故C排除;卢梭和伏尔泰都是启蒙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故D正确。
故选BD14. 从明代开始,小说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其主要原因是A.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B.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技术条件C.科举制度发展到八股取士阶段,诗赋在科考中失去了市场D.明末清初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的反映参考答案:A明朝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市民阶层力量壮大,小说属于世俗文学,适应了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故A正确;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并不能解释从明代开始小说发展繁荣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明代小说发展繁荣的主要原因与诗赋是否失去市场没有直接联系,故C错误;明代小说并不是黄宗羲、顾炎武等明末清初思想家反传统思想的反映,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主要原因”,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需要等方面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15. 1895年6月,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四书》中说,“夫泰西诸国之相逼,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也”,“若使地球未辟,泰西不来,虽后此千年率由不变可也”由此可见清朝末年( )A.如果没有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中国社会永远都不会发生变化B.欧洲人开辟新航路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C.西方国家的侵略,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变革D.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造成政治制度变革的大趋势参考答案:D16. 学者魏婓德在《中华帝国的衰落》一书中评价太平天国构建的新社会:“与其说新社会同化了旧社会,不如说它其实是被后者同化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最主要在于A.未能联合手工业者和产业工人B.未能实行近代化改革C.在旧社会中试图去构建新社会D.属旧式农民战争范畴参考答案:D从材料“与其说新社会同化了旧社会,不如说它其实是被后者同化了可以联系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定都天京后政权迅速封建化所以太平天国运动属旧式农民战争范畴,故D项正确AB与材料无关太平天国运动试图构建的新社会仍然没有超出小农经济的范畴,故C项排除17. 普罗塔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同时又认为“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诸神的存在及其本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神的崇拜”由此可见他所处时代A.不能完全摆脱宗教的精神束缚B.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仍处原始蒙昧状态之中C.怀疑神灵挑战正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D.民主政治的繁荣促成了自我意识的膨胀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诸神的存在及其本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神的崇拜”说明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完全摆脱宗教的精神束缚,故选AB不对,智者学派标志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C错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说法,D错在“自我意识的膨胀”的说法。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18. 西周建国之初,伯禽至封国鲁,变其俗,革其礼,坚持以周礼治国,逐渐使鲁国“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成为周王室强藩,震慑并管理东方,充分发挥了宗邦的作用.这表明分封制的实行使A.西周影响不断扩大B.中央集权逐渐加强C.诸侯争霸愈演愈烈D.民族矛盾得到解决参考答案:A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逐渐使鲁国“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成为周王室强藩,震慑并管理东方说明分封制促使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A正确;西周没有实现中央集权,B错误;此时没有出现诸侯争霸,C错误;D说法不符合事实19. 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始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帝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参考答案:D考查中央集权制度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是指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是指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是指汉武帝时期奠定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