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人教版五上数学可能性《练习十一》教学设计.doc
4页人教版五上数学可能性《练习十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47—49页练习十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3、结合生活中的有关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出现的数量有关 根据试验的结果,确定试验中相关物体的数量的多少 教学准备: 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完成第1、2、7、11题 1、以学生说一说的形式完成第1、2题 2、第7题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①引导学生审题,明确每个箱子里有哪种颜色的球?每种颜色球的数量各是多少?每个箱子里球的总数是多少? ②学生口头解答,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③拓展思考如: a. 如果要摸出黄球,在哪个箱子里更容易摸到?为什么? b. 在左边箱子里摸出绿球和在右边箱子里摸出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相等?为什么? c. 如果在左边箱子里增加6个绿球,那么在哪个箱子里摸出绿球更容易?为什么? 3、第11题。
是开放题,只要学生写有数字“1”的卡片数量最多,写有数字“5”的卡片数量最少就可以了 二、连一连 完成第3题 以学生独立完成的形式完成第3题,学生交流答案,并说说为什么 三、涂一涂 完成第4、5、10题 第4、5题,以学生独立完成的形式完成,学生展示不同答案 第10题是一道开放题PPT课件演示) ①出示问题 ②交流涂色的结果 ③小结:这些涂色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四、填一填 完成第6、9题 第6题用试验验证猜测) ①学生自主确定试验过程,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指导 ②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第9题PPT课件演示) ①出示问题 ②猜一猜硬币可能在哪个盒子里? ③统计猜的结果 ④观察统计结果,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五、游戏 完成第8题 第8题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①引导学生审题,明确题意 ②学生口头解答,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③拓展思考如: a. 这个小朋友最不可能表演什么节目?为什么? b. 这个小朋友还有可能表演什么节目?为什么?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c. 像这样的事情能确定吗?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