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品论文]中美饮食文化研究.docx

21页
  • 卖家[上传人]:狼***
  • 文档编号:192276118
  • 上传时间:2021-08-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录1引言 12概念释义 12.1饮食文化的含义 12.2跨文化交际的含义 23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33.1中美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33.1.1食材差异 33.1.2制作手法及烹饪方式 43.1.3餐食的次数 53.1.4中美饮食使用的餐具差异 63.1.5中美宴请礼仪的差异 63.2中美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 73.2.1地理因素 73.2.2价值观因素 73.2.3思维模式 84中美饮食文化的相互影响 94.1交互影响的表现 94.2交互影响的原因 105对中美饮食文化的建议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中美饮食文化研究摘要:随着全球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中国与美国两国交往越来越密切,中国和美国的饮食文化发生碰撞和融合本文主要研究了中美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造成差异的原因、中美饮食文化交互影响的表现、交互影响的原因等几个方面,发现中美饮食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差异来自于中美价值观、地理、思维模式的不同中国人注重个人主义,追求色香味俱全,美国人注重集体主义,追求营养中美饮食文化的交互也带来了许多影响,交互影响是基于政治、经济、互联网的发展等原因的基础上的研究中美饮食文化,可以促进中美的文化交流,促使中美饮食文化能在交流中共同发展,促进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饮食文化差异;表现;交互影响;原因 Research on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 Abstract:With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and other aspects,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closely linked,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a continuous collision and integration of food culture.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 the causes of the differenc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 the causes of the mutual influence, and so on, these differences stem from differences in values, geography, and mindse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Chinese focus on individualism, the pursuit of color, smell and taste, Americans focus on collectivism, the pursuit of nutrition. The interacti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 has also brought many influence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s, economy, Internet and so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 can promote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promot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 in the exchange, and promot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Keywords: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diet;performance;Interactive influence;reason1引言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经济实力与软实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与外国的交往也日益频繁,而饮食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

      而中国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两个大国,在文化上有着巨大的差异通过研究中美饮食文化,了解两国饮食文化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可以减少中美两国人民在交流中的障碍和误解,促使两国更友好地发展,同时也可以增强我们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宽容和接受,同时也可以促进中美两国不同的饮食文化进行碰撞、互补、融合,促使中美两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更深入若中美饮食文化能够更好地交流,一定可以互通有无,达到互补的效果[1] 通过查阅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我发现学者们主要从饮食习惯、饮食观念、进餐用餐礼仪这几个方面来探讨中美饮食文化差异与造成差异的原因,对于制作手法、食材的选择、烹饪方式及其原料加工的区别、餐食的次数、宴请礼仪没有相对详尽的分析,下面笔者将对中美饮食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2概念释义2.1饮食文化的含义饮食,是人类生存以及提升身体素质的第一条件,也是社会前进的前提在野蛮时期,人类的本能是吃东西但是,人类的文明时期开启的标志是人们开始用明火去烧熟食物再进食特别是用陶器煮东西的时候,食物就变成人们创造的智慧和技能人类与动物的饮食就有了本质的区别,开始走向文明饮食文化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形成,随着人类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饮食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其本身就有着多样的文化,饮食文化指饮食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并反映在饮食过程中,它有着自身的特征:1. 地域性特定的地理环境、天气条件等决定一定地域的饮食材料而饮食材料对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为了生存就会努力认识和改造周围环境,获取饮食材料而人类改造自然、获取食材的行为活动就给饮食以及饮食活动打上了文化的烙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对饮食文化地域性的一种说法2.民族性通常,一个民族在历史文化、语言、生产方式、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而不同民族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同,生活方式各不相同,风俗习惯更是千差万别,由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饮食文化3.交际性饮食文化不仅具有区域性、民族性,还具有交际性,饮食在人类的交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在社交活动中,无处不见饮食的身影,逢年过节、招待好友等活动都离不开饮食4.审美性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人们对饮食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生存,而是将饮食当作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来研究饮食被人们赋予了哲学、艺术的特征尤其是在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更被诗意化,很多菜肴都寄托着丰富的情感寓意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据很大的比例。

      2.2跨文化交际的含义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一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关于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可以这样来描述:在一个特定的交际场合里,来自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背景的人以同样的一种语言来展开口头交流这是母语或者目的语其中一种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会构成跨文化交际呢?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的发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交际者的文化背景必须是不同的文化背景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永久性的文化现象而文化背景的差异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是指不同文化圈之间的差异,也是指同一个文化圈内部亚文化之间的差异通俗来讲,发生跨文化交际的双方,都必须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是不同国家的两个人,也可以是同一个国家里不同民族的人,也可以是同一个民族里不同性别、职业的人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才得以达到“跨”文化交际,如果交际双方都是处于同一个文化背景,那么他们之间的交际只是一种文化交流,而跨文化交际有三个侧重点,分别为“跨”“文化”“交际”,缺少其中一点,便不是跨文化交际,所以交际双方必须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2.交际的参与者所使用的语言必须是一致的。

      这一点显然是必要的因为进行交际的双方如果各自使用不一致的语言,那么语言就不通,没办法进行交际这种情况下,双方使用的交际语言会是其中一方的母语,自然对于另一方便是目的语例如,我在学校里与外国留学生一起做一个实验时,我们就会需要一种语言来进行交流,这时候我们通常会使用英语或者汉语这意味着不需要翻译,用一致的语言就可以进行交际如果语言不一致,我与外国留学生互相不懂对方在讲什么笔者曾经在日本旅游过一阵子,我并不懂日语,会汉语的日本人也不多但是在日本旅行的时候,与人交流时还是需要一种我和当地人都会的语言,这时候,我选择了英语来进行交流,这样的交际也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3.交际的形式是实时口语交际的跨文化交际有言语形式和非言语形式,这里主要说的是言语形式言语形式的一个重要形式是实时口语交际实时即在时间上没有过多的延时,几乎是同时进行的,简单来讲就是现场进行交流口语即谈话的时候交际双方讲的语言,与书面语不同,是日常口头交流时讲的语言实时的口语交际指交际双方即时的面对面的交谈实时口语交际具有动态性、实时性、实践性的特点采用实时口语是一种高效跨文化交际的形式,有利于交际双方迅速得到双方想要表达的信息,增强了交际双方的互动,使交际更富有高交际化和高信息化。

      3中美饮食文化差异两国的饮食文化有很多不同的差异笔者将从食材差异、制作手法及烹饪方式、餐食的次数、使用餐具的差异、宴请礼仪几个方面对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进行论述3.1中美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3.1.1食材差异中国的饮食文化来自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决定了中国人的日常以农产品为基础、以肉为补充的饮食结构而且中国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种植技术越来越先进,食粮作物产量大、种类多所以中国人的饮食就是以谷物、豆类、水果、蔬菜等植物性食料为基本主食是谷类,辅食是肉类和蔬菜于是,中国人在准备食物的时候,主食是植物,辅食是动物大米和小麦是我国的主食,此外,薯类、玉米、包子等也有它们的一席之地除了米粉,各种面条、油条、粥、和小点心等食物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中国 “南稻北粟”的农作物分布局面导致中国饮食以水稻和小麦为主食的状况西方的植物学者研究表明,中国人有六百余种可供食用,是西方的六倍美国饮食文化来源于畜牧文化畜牧文化导致美国有着以肉类与乳制品为主的饮食结构美国的气候条件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而畜牧技术高,肉的产量大,所以美国的农业结构以肉类为主,但不吃动物的内脏、头尾和皮美国人大多吃牛肉、鸡肉等动物类食材美国人的食物大有局限性,他们有四不吃:一不吃肥肉和皮;二不吃头、脚;三不吃内脏;四怕啃骨头。

      [2]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总的来讲,美国人备餐时的饮食主要是以动物为主、植物为辅,主食是面包和肉类(牛、羊、鸡肉)饮料主要是咖啡、葡萄酒和牛奶在美国的料理中,肉类无疑是食材的代表他们注重各种各样的肉类的味道和肉的各个部分的特征这就是说,无论怎么处理加工,都想最大限度地活用肉的“韵味”奶酪是西餐宴会上必不可少的东西,但部分中国人觉得奶酪有臭味,无法接受3.1.2制作手法及烹饪方式中式烹调具有感性、艺术化的特点,认为食物的大小、粗细以及是否均匀直接决定了烹调的味道,因此刀工在烹调中是极其讲究的,包括切、削、刻、雕、切片、切丝、切丁、切柳、去骨、去皮、刮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