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颌骨囊肿——牙源性囊肿课件.ppt
41页临床表现 含牙囊肿发生的部位以下颌第三磨牙最多见其他依次未上颌单尖牙、上颌第三磨牙和下颌前磨牙区 发病年龄较广,以1039岁多见男性比女性多见 含牙囊肿内所含的牙齿几乎都是恒牙,含乳牙者极少见 X线照片表现为一境界清楚的X线透光区,伴有未萌出牙的牙冠 病理 肉眼观察,囊肿内含牙冠,囊壁附着于釉牙骨质界处镜下见,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无炎症的含牙囊肿内,上皮较薄,由24层扁平细胞或矮立方状细胞组成,无角化,类似于缩余釉上皮纤维囊壁内含丰富的糖蛋白和粘多糖上皮-结缔组织界面平坦囊肿继发感染或发炎时,上皮增生,钉突明显有些囊肿衬里上皮内可含产黏液细胞或纤毛柱状细胞纤维囊壁内有时可见牙源性上皮岛、皮脂细胞以及淋巴滤泡 含牙囊肿的发生,可以是在缩余釉上皮和发育成熟的牙釉质之间或缩余釉上皮之间液体聚集而成 含牙囊肿手术治疗后很少复发,预后较好,极少数情况下可发展为成釉细胞瘤病例一 男性,51岁,右上颌骨膨隆40天,有肿胀感,无疼痛, 检查:右鼻旁2cm上颌骨膨隆约2x2cm,触之较硬,边界不清,无压瘤 X线表现:上颌骨全景牙片示右上第6、7牙齿根尖下方见骨质透亮区,内可见一游离牙齿 最后诊断:右上颌骨含齿囊肿。
病例二 讨论:含牙囊肿为牙齿发育过程中,由正常牙滤泡发展而来由于釉质器的星形网层发生囊肿样变性,牙滤泡周围液体渗入牙冠与上皮之间而成,年轻病人多见下颌骨较上颌骨发生较多 在X光片上含牙囊肿可见囊肿内有单个或数个完整牙齿或牙冠,位置不固定,牙冠突入囊腔内病例三 女性,29岁左下颌骨肿块逐渐增大, 检查:肿块质硬,有压痛 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示上颌骨偏左囊性膨胀性破坏,内含一完整牙齿CT示破坏腔内密度不均匀,含牙齿并有钙化囊壁为一均匀薄层骨皮质 最后诊断:左下颌骨含齿囊肿病例四病例五 最后诊断:左下颌骨含齿囊肿病例六病例七根尖囊肿 病例一: 男性,32岁. 右上腭隆起伴疼痛三个月, 检查: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 影像学表现:右上颌骨囊性膨胀性破坏,边界清楚,囊内有一牙根 手术病理:根尖囊肿 最后诊断:右上颌骨根尖囊肿 病例二: 男性 14岁,发现左下颌无痛性肿物1月 X线表现;左下颌骨见大小约4*5cm透亮区,边缘光滑,邻近牙根缺损,牙冠破坏 最后诊断:左下颌骨根尖囊肿 龋齿残余囊肿 残余囊肿系因对颌骨原发囊肿或根尖肉芽肿未作完全清除处理所发生的一种颌骨囊肿临床多无症状,如遇继发感染,可有颌骨膨胀和疼痛。
X线表现:在颌骨无牙区或拔牙后的牙槽窝周围有孤立的圆形低密度骨质破坏区生长时间长的内部可见点状钙化囊肿边缘光滑,继发感染时可出现边缘模糊 病例一: 病史:男,49岁,左下拔牙区阵发性酸痛4年4年前有左下牙拔除史X线表现:左下颌第1磨牙缺失,其牙槽部有直径为1CM的类圆形骨质密度降低区,边缘光滑最后诊断:残余囊肿萌出囊肿 萌出囊肿是指一种围绕萌出牙牙冠,部分位于骨外,内衬非角化性复层鳞状上皮的囊肿实际上是一种位于颌骨外软组织的含牙囊肿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在牙将萌出的口腔牙龈区有蓝色突出物 X线上,萌出囊肿的影像表现和含牙囊肿极为相似,两者不同点在于:萌出囊肿突向牙龈之一侧的骨密质边缘呈模糊不清或消失改变萌出囊肿内部所含牙之牙根已部分形成病例一:病史:女,12岁,右下后牙区不适1月余 曲面体层片示:右下第2磨牙牙囊与牙冠之间的低密度透光区间距明显增宽牙囊上缘骨密质边缘消失,第二磨牙牙根已部分形成最后诊断:萌出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病例一:病史:男,37岁,下颌部无痛性隆起7天曲面体层示:两侧下颌双尖牙之间的下颌体有一单囊状骨质密度降低区,边缘光滑,内含一牙根形成之牙病变沿下颌长轴生长,膨胀不明显。
病变区牙根吸收征象不甚明显最后诊断:牙源性角化囊肿病例二:病史:女,38岁,左面部肿胀3月余 上颌曲面体层片:示左上颌磨牙区上方有圆形骨质密度降低区,边缘光滑,周围可见骨密质线围绕 CT片:示左上颌骨内有异常囊状水样密度区,边缘光滑,分叶状病变外缘部分骨密质影消失 最后诊断:左上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单囊型)病例三:下颌颏部角化囊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