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血化瘀中药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oc
9页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院 系 药学院 姓 名 王静静专业班级 08 级制药工程 学 号 08525252108指导教师:宋祖荣 职称/学位:讲师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活血化瘀中药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立题依据(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脑卒中(中风)是中医“风劳鼓膈”四大顽症之一,全球每年有 460 万人死于脑卒中,中国每年死于脑卒中者有 160 万中成药在我国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已有多年一项系统评价共纳入 191 项临床试验,涉及 21 种中成药共 189 项临床试验(例患者)的 meta 分析显示其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研究予以证实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系统评价背景:多年来,中成药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但是否有可靠的证据证明中成药的疗效尚不清楚目的: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当前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为选择中成药治疗的患者和医生提供当前可得到的最好证据以帮助临床决策,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奠定基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 60%~80%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 2 周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于 2002 年底开始组织编写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 年初经卫生部批准在全国开始推广,2007 年初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第 1 版,为规范国内脑血管病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活血化瘀中药学划分为四类(1)活血止痛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等主要治疗血瘀气滞痛证2)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鸡血藤等主要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3)活血疗伤药:土鳖虫,马钱子,苏木,骨补碎,血竭等,主要治疗骨折损伤,瘀肿疼痛4)活血逐瘀药:莪术,三棱,水蛭穿山甲等,主要用于积聚证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和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疾病,又称脑梗死[1](cerebral infarction,CI),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 若患者突然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①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②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③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④双眼向一侧凝视;⑤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⑥眩晕伴呕吐;⑦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⑧意识障碍或抽搐。
现场急救人员应尽快进行简要评估和必要的急救处理,包括:①处理气道、呼吸和循环问题;②心脏观察;③建立静脉通道;④吸氧;⑤评估有无低血糖应避免:①非低血糖患者输含糖液体;②过度降低血压;③大量静脉输液应迅速获取简要病史,包括:①症状开始时间;②近期患病史;③既往病史;④近期用药史脑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二者的比例为 6∶1,而在缺血性卒中,又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栓和脑栓塞,后两者在临床上有时不易区分,故统称为脑梗死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都认为,超早期溶栓治疗是本病治疗的关键中医治疗认为,应从平肝熄风、豁痰开窍、活血化瘀着手中药在治疗脑卒中临床研究中的作用进展综述如下:1.单味中药治疗脑卒中①刺五加②三七③银杏叶④川芎⑤灯盏花⑥绞股兰⑦丹参⑧葛根⑨水蛭;2.中药复方制剂治疗脑卒中①复方丹参注射液②清开灵注射液③参附注射液④脉络宁注射液⑤参麦注射液⑥华佗再造丸⑦芪蛭胶囊;3.中药汤剂治疗脑卒中①活血化瘀法②平肝息风法③豁痰开窍法卒中的辨证论治,大多立足于发病机制的“风火痰瘀虚”五端进行,由于治疗侧重面不相同,尤其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思路脑卒中早期以溶栓为关键,再辅以平肝息风、豁痰开窍、活血化瘀等中药治疗, 将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一证,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发病急骤,变化迅速,而且致死、致残率高,对于该病的治疗仍是临床上一个难题,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广阔的前景,发挥了一定作用[2],而中医活血化瘀法对临床治疗及预防脑卒中病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研究内容:1.活血化瘀中药的种类;2.活血化瘀中药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3.活血化瘀中药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现状;4.活血化瘀中药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课题研究的条件(材料、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等):1.刊登于专业期刊的相关文献;2.校内外以及图书馆馆藏资料;3.到相关科研机构进行调研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1.2010.10.30-2010.11.30 查阅收集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2.2010.12.1-2011.3.31 分析结合资料;相关调研;撰写论文;3.2011.4.1-2011.4.20 汇报、修改论文;4.2011.4.21-2011.5.20 商交论文,准备答辩主要参考文献:[1]廖维靖.活血化癖药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J].生理科学进展 2002,33(1).[2]吴文军.针灸中药配合西医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120 例[J].中医杂志 2009,50(1):47-48.[3 秦晓康,朱萱萱.中药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1):84-85.[4]潘冬青,朱连雨,何纲.针刺配合氧雾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31 例[J].中国针灸 2011,31(8):719-720.[5]刘其强,王江桥.小剂量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疗效[J].中国基层医药,2000,7(4):282.[6]刘静.两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评价及特点分析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5:71-75.[7]刘健,樊小农,张占军.中药治疗脑缺血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刊,2006,24(2).[8]王悟云.活血通脉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82 例[J].河北中医 2004,26(11):817-818.[9]孙维娜,李京.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凝血因素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2003,18(1):14-17.[10]李春枝.醒脑静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 32 例疗效观察.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3,6(5):64-65.指导教师意见:该同学拟对活血化瘀中药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研究探讨,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中医药可持续发展,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现状与防治有重要意义。
课题选题符合有关要求,研究内容明确,研究条件基本具备,研究计划合理可行,同意进入课题研究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院系意见:签章: 年 月 日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申请表院 系 药学院 姓 名 王静静专业班级 08 制药工程 学 号 08525252108申请课题: 活血化瘀中药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申请指导教师(校内\校外):校内:宋祖荣申请理由:脑卒中( 中风) 是中医“风劳鼓膈”四大顽症之一, 全球每年有 460 万人死于脑卒中, 中国每年死于脑卒中者有 160 万脑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 二者的比例为 6∶1, 而在缺血性卒中, 又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 、脑血栓和脑栓塞 , 后两者在临床上有时不易区分, 故统称为脑梗死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都认为, 超早期溶栓治疗是本病治疗的关键 中医治疗认为, 应从平肝熄风、豁痰开窍、活血化瘀着手于该病的治疗仍是临床上一个难题,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广阔的前景,发挥了一定作用,而中医活血化瘀法对临床治疗及预防脑卒中病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签字: 2011 年 月 日指导教师意见:该同学拟对活血化瘀中药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研究探讨,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中医药可持续发展,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现状与防治有重要意义。
课题选题符合有关要求,研究内容明确,研究条件基本具备,研究计划合理可行,同意进入课题研究签 字 :年 月 日院系审批盖章:年 月 日备注: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任务书2011—2012 学年 第 2 学期课题名称 活血化瘀中药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开题单位 安徽新华学院选题性质 A 选题类型 A选题来源 D 选题难度 C指导教师 宋祖荣(讲师 ) 是否指导过 是 实践时间 2011.11.5每周约定指导时间周五、周六 课题意义及要求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和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疾病,又称脑梗死[1](cerebral infarction, CI ),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脑卒中一证,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发病急骤,变化迅速,而且致死、致残率高,对于该病的治疗仍是临床上一个难题,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广阔的前景,发挥了一定作用[2],而中医活血化瘀法对临床治疗及预防脑卒中病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承担的任务1.查阅各类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中药对脑卒中的治疗进展;2.积极与导师沟通关于论文开题及论文撰写等相关事宜;3.理解导师有关活血化瘀中药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的文献;4.修改、整理论文并积极充分准备答辩学生提交的成果毕业论文主要参考文献[1]廖维靖.活血化癖药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J].生理科学进展2002,33(1).[2]吴文军.针灸中药配合西医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120 例[J].中医杂志2009,50(1):47-48.[3 秦晓康,朱萱萱.中药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1):84-85.[4]潘冬青,朱连雨,何纲.针刺配合氧雾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31 例[J].中国针灸 2011,31(8):719-720.[5]刘其强,王江桥.小剂量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疗效[J].中国基层医药,2000,7(4):282.[6]刘静.两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评价及特点分析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5:71-75.[7]刘健,樊小农,张占军.中药治疗脑缺血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刊,2006,24(2).[8]王悟云.活血通脉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82 例[J].河北中医 2004,26(11):817-818.[9]孙维娜,李京.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凝血因素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2003,18(1):14-17.[10]李春枝.醒脑静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 32 例疗效观察.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3,6(5):64-65.需要的实验条件1.刊登于专业期刊的相关文献;2.校内外以及图书馆馆藏资料;3.到相关科研机构进行调研。
备 注(1)课题性质分为:A-论文;B-设计2)课题类型分为: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型;D-调研综述;E-其他3)课题来源分为:A-生产实践;B-实验实训;C-社会调查;D-教学科研;E-其他4)课题难度分为:A-难;B-偏难;C-中等;D-偏易;E-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