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景法的文本资料.doc
3页认知派与经验派教学法——情景法情景法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于英国的一种以口语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强调通过有意义的情景进行目的语基本结构操练的教学法情景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的习惯形成理论,强调学生通过模仿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发音和语法的准确性被看做是最重要的,不惜一切代价避免错误情景法早期称为口语法,代表人物为英国著名语言教育家帕默和霍恩比发展时间:始于 20 世纪 20—30 年代,盛行于 50 年代,影响一直持续到 60 年代 情景法的主要特点是:(1)教学目的是对听说读写四种言语技能的实际掌握,而言语技能又是通过掌握语言结构而获得的2)语言教学从口语开始,教材先用于口头训练然后再教书面形式3)课堂用语是目的语4)新的语言点要在情景中介绍并操练5)运用词汇选择程序,以确保基本词汇的教学6)按先易后难的原则对语法项目进行分级排列7)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语法基础后,再进行阅读和写作教学产生背景到了 19 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之间交流的加强对口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开始注重口语,语法翻译法受到了挑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法应运而生到了 21 世纪20 年代,英国语言学家 Palee 和 Homby 等人倡导并提出了情景教学法。
最初,情景教学法被称为“口语法” ,后才被改称为现在人们所提及的“ 情景法 ”从教学法的历史发展来看,口语法是直接法的演进,情景法是口语法的发展情景教学法的适时出现使其曾一度被广泛应用,其倡导者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出版了大量的着作,对后世影响深远理论基础情景教学法的语言理论是英国的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口语是语言的基础,结构是说话能力的核心;其学习理论则以行为主义者学习习惯理论为基础,语言学习被认为是一种习惯形成的过程,首先强调语言学习的过程而非条件,其次强调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清景法的语言理论基础是英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由于情景法是在口语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且与同期在关国产生的听说法有着相同的语言理论基础,都重视口语训练,口语被认为是语言的基础,结构是说话能力的核心,该语言学理论强调语言知识与语言使用的情景之间的紧密联系情景法所依据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习惯学习理论,认为外语学习是一个机械的习惯形成的过程该理论特别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条件这些过程包括接受知识或材料,通过重复记忆这些知识,在实践中使用这些知识,直到最后成为自我技能的一部分建立在结构主义语言观和行为主义语言学习观基础上的情景法重视语音、语法和词汇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尽力避免错误;习惯性地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和句型对于掌握听说读写技能至关重要,而且读写技能的掌握首先取决于口语训练,它为其他语言技能训练打下基础。
情景法的教学口标是掌握语言的四种基本技能,而这些技能的掌握都是通过结构来取得教学目标与大多数教学法相似,情景法的目的仍是掌握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语言技巧能力该教学法的特点就是强调要通过结构来掌握语言技巧;要求在发音和语法上尽可能达到精确,尽可能的避免错误;认为熟练的掌握语法结构和句式是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的基础,而这一切又只能通过口语来实现也就是说,只有在口语上熟练的掌握了,才能有助于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法主要是依靠场景来学习,以加深学生们的理解和掌握学习方式主要是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指导下进行不断的重复和替换练习,直至掌握为止其主要过程就是由教师控制的练习到学生的自由练习,由最初的口语表达到口语、阅读和写作中的完全自由表达情景教学法中,结构大纲和词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构大纲中列出了根据教学顺序安排的英语的基本结构和句型,词表中列出了根据对讲解该结构的有利程度所选择的词汇在此教学法中,教师要进行示范,协调指挥和监督,起主导作用,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决定教学的进度同时,此教学法对教材和视觉辅助物依赖性很强和语法翻译法相比,情景法在很多方面都有了进步,更能显示出其优势所在。
它在重视语法的同时,更加突出了口语的重要性;侧重于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场景来接受、理解和学习语言知识;主要通过目的语进行课堂教学该教学法因其情景式的学习内容和练习形式和活跃的学习氛围而备受欢迎在英语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但情景法也受到了乔姆斯基和部分英国的应用语言学家的批判,他们认为其所依托的理论基础并不能很好的解释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没有对语言的功能性和交际性潜能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解释另外,还存在着所设计的场景不够真实,操练的句式过于简单,更有利于初期学习者等多方面的实际问题在外语教学中的使用(和交际法的结合,在目前的高校英语本科教育中使用较多) 【扩展资料】交际法重交际,以培养交际能力为口的,而情景法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操练,以培养语言能力和语言技能为口的根据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要求,复合型外语人才首要的业务素质就是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较为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交际能力由此可见,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对于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同等重要从教学法产生的背景来看,20 世纪 60 年代,源于英国的情景法在把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到了 70 年代初语言研究的重心开始从研究语言结构向研究语言功能转移,认为语言教学必须重视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仅仅教授语言的基本结构。
英国语言学家 Haliday 提出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为交际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交际法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英国的情景法,是情景法的发展和创新交际法以培养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为口的,并提出了语言的四种技能的教学环节,体现了语言与交际的相互依存性有些学者甚至认为,交际法其实就是语法和功能教学的结合L ittlewood(1981 )也称,交际法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既重视语言的结构方而,更重视语言的系统功能性这些都体现了语言与交际的融合,情景法与交际法的彼此交融清景法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注重形式的教学以分析语言为基础,强调语法的作用,旨在引起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注意,也被称为分析教学法(analytical teaching) 交际法重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强调课堂上的交际活动在谈到这个问题时,王宗炎认为,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依据是有研究者曾在华东师范大学做过一个长达五年之久的实验,分别在两组班级采用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试图证明哪种方法更好五年后的结果是,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没有哪种方法完美实施交际教学的班级更擅长主动自如地用英语进行交流,但比较容易出错,他们对语法和词汇的难点也知之甚少;而实施分析教学的班级读写能力强,有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但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较弱。
根据实验结果,研究者认为,交际法和分析教学法并不矛盾对立,而是相辅相成,两种方法可以在不同时候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灵活运用Howatt (1984)把交际法教学分成“强势派”和“弱势派”两种弱势交际教学法强调为了达到交际口的给学习者提供使用英语机会的重要性,并把这些活动融入更大范围的语言教学中,即学习使用英语(learning to use English);强势交际教学法主张语言只能通过交际习得,认为交际能够促进学习者语言知识的发展,即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using English to learnit )前者重视语言形式的训练,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情景教学法;而后者提倡直接的语言交际活动,而不是先学习语言结构,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则Littlewood (1981 )也把交际法的教学阶段归纳为预备交际活动阶段和交际活动阶段,预备交际活动阶段包括语言结构学习和准交际活动,而交际活动阶段则包括功能互动活动和社会交际活动结束语综上所述,语法翻译法、情景法和听说法等教学法都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的历史背景,因其各自的特点而在一定的时期被广泛应用除了这三种教学方法外,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们仍一直在继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也相继出现了很有影响力的交际法、全身反应法、沉默法、自然法、暗示法等等。
但外语教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是绝佳的,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各自相对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认真分析它们的特点,博采各家之长,再进一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需求,努力提高我国的外语教学质量,提升我国的外语学习者水平语言学家也比较一致的认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策略能力..此我们可以看出,听、说、读、写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中,应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而有所侧重,但要力求综合能力的提高只要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更好的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使我国的外语教学有长足的发展1)语言理论基础:英国的结构主义主张教共时的口语,并且把结构作为口语能力的基础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的习惯形成理论强调学生通过模仿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