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套接头式气密分析.pdf
5页卡套式接头气密性试验报告卡套式接头气密性试验报告 一、漏气现状 近期事业部车辆气密性检查不过关,主要为钢管漏气,漏气部位在卡套螺母与无缝钢管缝隙之间 二、现有卡套接头密封原理阐述 卡套式管接头由接头体、卡套、卡套螺母组成卡套和螺母套在钢管上插入接头体后,旋紧螺母卡套前端外侧与接头体锥面贴合,内刃均匀咬入无缝钢管形成有效密封 三、装配要求 1、去除钢管端面毛刺,管子端面要与轴线垂直,管子端面距折弯部位距离不宜过小; 2、在预装卡套和螺纹接头体时,管子插入接头体(管子一定要插到底) ,拧紧螺母直至卡套卡住管子; 3、将预装接头体拆下,检查钢管是否在卡套前端受挤形成一个明显突起填满卡套前端空间卡套在钢管上不能前后移动只能略微转动; 4、最后将预装过的卡套钢管插入需连接的接头体,用扳手拧紧螺母至感到有阻力再拧紧约二分之一圈 PDF pdfFactory Pro 四、试验及分析 以下试验分为 A、B、C、D 四组,针对本厂φ12 钢管现有卡套,A 机器预装与 B 手动预装及 C 外厂卡套手动预装和 D 厂内机器预装卡套缠生胶带 1、本厂手动预装与机器预装对比及保力强手动预装 图片左到右依次为 A 机器压装;B 按第三条装配要求预装后的卡套;C 保力强卡套;D 机器压装缠生胶带。
○1 . 对比发现机器压装卡套前端钢管漏出较少,可能会对气密性产生影响 ○2 . 对本厂卡套和保力强预装后的卡套分别做破坏,观察卡套前端受挤压形成的突起 左侧为本厂, 右侧为保力强 对比后发现本厂卡套在前端有一道突起,保力强卡套有两道猜想保力强卡套可能会提高钢管密封性 PDF pdfFactory Pro ○3 机器压装缠生胶带在卡套后端,猜想当螺母旋紧时生胶带能够提高接头漏气处的密封性 2、现场制作四套φ12 钢管,每套一根直管一根弯管分别为 A. 本厂机器压装、B. 本产手动预装、C.保力强手动预装、D. 机器压装缠生胶带 试验方法: 按第三条装配要求用直通接头体将每套中两个钢管连接起来,一头装堵头,另一头通 0.6 MPa 气源第一次不涂螺纹密封胶,第二次涂密封胶分别对 A、B、C、D 单组进行实验 是否漏气 保持首次装配状态 对管子接头处摇动踩压 摇晃踩踏松动后复紧 不涂胶 涂胶 不涂胶 涂胶 / A 漏 不漏 漏 漏 漏 B 不漏 不漏 漏 漏 不漏 C 不漏 不漏 漏 漏 不漏 D 不漏 / 漏 漏 不漏 A 实验情况图片 PDF pdfFactory Pro B 实验情况图片 C 实验情况图片 D 实验情况图片 PDF pdfFactory Pro 五、结论 实验发现除机器压装一次性装配泄露情况较明显外, 手动预装装配的卡套螺母在管子接头处没有发生人为踩踏松动或手动摇动摆动时是不会发生漏气现象, 且在手动预装情况下出现的漏气现象可以再次复紧卡套螺母达到密封效果。
因此推论如下: 1、机器压装管子漏出卡套端稍短、管口毛刺,对钢管卡套接头密封形式会产生影响 2、对比保力强与本厂卡套形式及做以上密封实验,发现本厂卡套虽在钢管上只形成了一道突起而保力强有两道, 但是实验发现此结构差别对密封效果差别不是很大 3、卡套缠绕生胶带通气发现首次密封效果良好,在发生晃动和踩压时漏气现象比较明显,这与手动预装密封效果差异不大,说明缠绕生胶带不能保证管子在晃动和转动时的密封性 4、对 A、B、C、D 四组进行了摇晃踩踏来模拟生产线上管路的连接及调整时的情况,无一例外全部漏气此情况说明卡套式接头体这种连接方式只要钢管在接头处发生摇动就会使卡套密封产生缝隙, 改变了原有状态就会发生漏气,此种结构适合在固定不动的情况下使用 5、A、B、C、D 四组在晃动、踩踏后,对卡套螺母进行复紧,发现仅机器压装的卡套管接头处漏气, 说明卡套形式密封在松动处进行复紧能够起到密封作用 六、建议 建议改变密封方式如焊接式或成型式管接头来提高钢管气路密封性 PDF pdfFactory Pr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