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成语趣谈的实践报告.docx

22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60035314
  • 上传时间:2018-11-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25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成语趣谈的实践报告  趣谈成语十大  十大人之最的成语:  1、最有学问的人——博古通今;  2、最怕寒冷的人——不寒而栗;  3、最高大的超人——顶天立地;  4、最为吝啬的人——一毛不拔;  5、最爱工作的人——废寝忘食;  6、最爱学习的人——如饥似渴;  7、最本分的人——安分守己;  8、最高的人——顶天立地;  9、最没有见识的人——井底之蛙;  10、最正直的人——正人君子  十大境界之最的成语:  1、最大的地方——无边无际;  2、最宽的视野——一览无余;  3、最多的资源——取之不尽;  4、最大的工程——开山辟地;  5、最好的药方——灵丹妙药;  6、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  7、最珍贵的东西——凤毛麟角;  8、最高深的手艺——点石成金;  9、最安静的地方——万籁俱寂;  10、最洁净的地方——一尘不染十大数字的成语:  1、一鼓作气;  2、二姓之好;  3、三人成虎;  4、四面楚歌;  5、学富五车;  6、六尺之孤;  7、七窍生烟;  8、八拜之交;  9、九鼎大吕;  10、十恶不赦。

        邯郸的十大成语:  1、邯郸学步;  2、胡服骑射;  3、负荆请罪;  4、完璧归赵;  5、价值连城;  6、毛遂自荐;  7、纸上谈兵;  8、围魏救赵;  9、窃符救赵;  10、黄粱美梦  十大历史人物的成语:  1、卧薪尝胆——勾践;  2、怒发冲冠——蔺相如;  2、纸上谈兵——赵括;  4、投笔从戎——班超;  5、三顾茅庐——刘备;  6、洛阳纸贵——左思;  7、闻鸡起舞——祖逖;  8、老当益壮——马援;  9、口蜜腹剑——李林甫;  10、黄袍加身——赵匡胤  十大三国人物的成语:  1、鞠躬尽瘁——诸葛亮;  2、三顾茅庐——刘备;  3、七擒七纵——诸葛亮;  4、言过其实——马谡;  5、单刀赴会——关羽;  6、乐不思蜀——刘禅;  7、望梅止渴——曹操;  8、煮豆燃萁——曹植;  9、才高八斗——曹植;  10、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十大神话故事的成语:  1、开天辟地;  2、女娲补天;  3、后羿射日;  4、嫦娥奔月  5、精卫填海  6、夸父逐日;  7、叶公好龙;  传统文化之  成语篇  北海六中包绍娟  中国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集成,其中包含了丰富深厚的文化密码,更传递了中国观念和中国人千百年锤炼留下的处事哲学及世界观。

      如今《中国成语大会》《成语英雄》等节目如日中天,中国成语也随之增温,中国成语独有的魅力再放异彩  很多中国成语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堪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某个方面内容的经典概括,对后世影响持久而深刻,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继续发挥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我们知道,中国成语的以其源远流长、凝练浓缩、概括力强、涵盖面广而历久弥新、久盛不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同是成语在表情达意,在传递高质量的语言信息方面也起着以一当十的作用学习成语,运用成语,了解成语当中所包含语言文化现象,是我们学习语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和目的那么,你对中国成语了解多少呢?  一、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二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

      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二、成语的由来  成语一共有5万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语这些成语是怎样产生的呢?粗略地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历史事实  有些成语是从历史事实来的其中有的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概括为成语的;有的是截取或改易历史里的著名文句为成语的这里举个由历史事实而来的成语:  完璧归赵《史记·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候,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得到一块璧玉,秦国的国君昭王写信给赵王,说他愿意给赵王十五座城,换取这块璧玉,赵国比秦国弱,它明明知道秦王的话靠不住,可是又不敢公然戳穿秦王的谎言在这种情况下,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到秦国去处理这件事他临走的时候说“如果秦国把十五座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玉给秦国,如果拿不到城,就要使璧玉丝毫无缺地归回赵国《”蔺相如到了秦国,把璧玉献给秦王,可是他看到秦王并没有真给赵国十五座城的意思,于是很机智地编造理由,从秦王手中把璧玉要回来,偷偷地让随从人员送回赵国。

      后来人们用完“璧归赵”这四个字,表示把原物完好地、原封不动地归还物主这四个字也就成了成语  这种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数量不很多成语中的投“笔从戎”退“避三舍”“唇  亡齿寒”“一鼓作气”“门庭若市”等等,都是出自历史事实的  前人故事  有些成语是由前人的故事来的,这类故事也是确有其人其事,只是其人其事在历史上不是很重要的这类成语有的比较有风趣,有的有比较好的修辞效果,所以也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现在举个例子,并说明它们的来源  胸有成竹宋朝有一位画家叫文同,字与可,擅长画竹当时有位文学家晁补之作诗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后来“胸有成竹”就成了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用它来称赞处理事情很有定见有把握的人  此外如“威武不屈”“尾大不掉”“抱薪救火”“门可罗雀”都是由前人故事而来的成语  寓言传说  古书里边也有些含议深刻的寓言,也是成语的来源这类成语,往往有教训或讽喻的意味现在举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杞人忧天《列子·天瑞》说:“周朝时候,杞国有一个人怕天崩地坠,自身无处寄托,因此连睡觉吃饭都没有心思了后来就把“杞人忧天”用为成语,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  邯郸学步《庄子·秋水》说:“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个青年,到赵国的国都邯郸去学走路。

      他没有把本领学到手,反而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也丢掉了,只好用两只手爬着回家后来把“邯郸学步”用为成语,比喻摹仿别人不到家,反而连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由寓言故事来的成语,往往含有幽默感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  “画蛇添足”等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不算大  古人原句  成语里面有一些是全用古人语句而不作改动的,例如:  “醉翁之意不在酒”见宋朝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意思是:醉翁的心思并不在饮酒上,而在于赏玩这里的山水后代把“醉翁之意不在酒”用为成语,表示“别有用心”“另有目的”等意思  成语里面的“一笑千金”“咄咄怪事”“下笔成章”“一鸣惊人”等,都是全用前人的语句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偶然被人们引用的前人名言警句,即使它明显地具有成语的特点,也不能把它看做成语,而只能认为那是引语可是如果后来时常有人使用它,群众逐渐对它熟悉,那就要把它看做成语了  截用或改易古人语句  有些成语不是直接使用古人的语句,而是截用或者把古人的语句略加改变,然后使用的截用或改变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使其符合成语的结构形式例如:  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篇里有两句话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后人从这两句话里,取出“舍生取义”这四个字作为成语,表示为了维护正义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品质  成语里面的“知名之士”一“日之长”“一丘之貉”“一日三秋”一“字千金”都属于这一类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  人民群众用过的精炼词组  谈到成语的来源,人们总会先想到上边所说的那些所谓有出处的成语其实在成语里边占比重较大的,还是那些现在已经找不到真正原始出处的成语,这类成语,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其中有一些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和生活气息例如:“大海捞针”“指桑骂槐”“另起炉灶”“三三两两”“大刀阔斧”“囫囵吞枣”等等这类成语,因为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都比较好,所以历来就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而且不仅使用于书面上,也使用于口语中,甚至很早就使用于口语中如果有人在古书中看到了这类成语,认为某书的作者就是这个成语的创作者,这恐怕未必可靠,譬如见于宋人语录里边的一些成语,见于元人杂剧里边的一些成语,未必就是产生于宋朝或元朝,可能都还早  谚语俗语  有些成语,在两三千年之前就已经被人们写在书里虽然用的是文言,看起来很典雅,其实本来是群众口头中使用的谚语或俗语例如,“亡羊补牢”“敝帚千金”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为什么知道这些成语本来是谚语或俗语呢?因为使用这些成语的古人,在古书里边已经说了如:《战国策·楚策》说:“臣闻鄙语曰: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曹丕《典  论·论文》说:“俚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史记·白起王剪传》说:“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谓鄙语、里语或谚语、俗谚,就是民间的谚语或俗语的意思实则有些来自谚语或俗语的成语,在古书上,也还有并不一定标明是“俚语””鄙语”的  另外还有些谚语和俗语,从文字上看,不像一般成语那样整齐典雅,很明显是人民大众的口语可是因为它们通俗易懂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因此广泛地被人们所使用,也成了成语例如“牛头不对马嘴”“坐山观虎斗”“众人拾柴火焰高”“天下乌鸦一般黑”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外来的成语  我们使用的成语,也有来自外国的例如魏、晋、六朝、隋、唐时候,我国翻译了不少流行于西域和印度的佛经佛经里边的语句和典故,不少从早就成了我国的成语例如:“一尘不染”“现身说法”“心花怒放”“不可思议”“不即不离”“回头是岸”皆是明、清以来,我国跟西洋各国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西方的典故、格言以及西洋著作的汉文译本中的精炼语句,有的也就变成了我国人使用的成语例如:“时者金也”“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旧瓶装新酒”“火中取栗”“新陈代谢”“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拿原则来做交易”“按劳取酬”等等都是。

        新生成语  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大都是两三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或陆续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表达新思想意识的成语,就自然会不断地陆续地产生全国解放以来,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就产生了许许多多具有积极意义的新成语,例如:  厚今薄古推陈出新多快好省  分秒必争力争上游百花齐放  勤俭持家修旧利废上山下乡  勤学苦练只争朝夕化废为宝  比学赶帮超全国一盘棋等等同时,也产生了少量具有批评性的新成语,例如:“缩手缩脚”、“少慢差费”这类新成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含有积极意义所以产生以后,立刻就不胫而走,为各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用以上列举的是成语的主要来源  三、成语的语法结构  主谓式成语: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愚公移山、万象更新;联合主谓式成语: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草长莺飞、莺歌燕舞;  联合动宾式成语:知己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