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验检测员考试公路模拟试卷2.docx
5页试验检测员考试公路(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模拟试卷 2(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1. 下列指标中,( )既可以反映沥青的热稳定性,又可以表征沥青的条件黏度 (分数:2.00)A. 针入度B. 延度C. 软化点丿D. 针入度指数解析:解析:沥青软化点是其达到条件黏度时的温度沥青越黏稠,其软化点越高,表明沥青的耐热性越 好软化点既可以反映沥青的热稳定性,又可以表征沥青的条件黏度2. ( )指标既可以反映沥青的感温性,又可以划分沥青的胶体结构 (分数:2.00)A. 针入度B. 延度C. 软化点D. 针入度指数丿解析:解析:针入度指数PI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针入度指数PI越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越小 可由不同温度的针入度(宜在15°C、25°C、30°C等3个或3个以上温度条件下测定针入度)通过诺模图或计 算得到根据针入度指数,可划分沥青的胶体类型:溶胶型结构、凝胶型结构、溶一凝胶型结构3•为兼顾沥青高温和低温的要求,一般宜选用针入度指数PI为()的沥青作为路用沥青分数: 2.00)A. <— 2B. 〉+2C. 一 1〜+1 丿D. 一 2〜+2解析:解析: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规定A级沥 青P,范围为一 1. 5〜+1. 0, B级沥青PI范围为一 1. 8〜+1. 0。
一般沥青针入度指数为一 1〜+1均可满 足其路用性能4•针入度指数PI()的沥青属于溶一凝胶型结构分数: 2.00)A. <一 2B. 〉+2C. 一 1〜+1D. 一 2〜+2 丿解析:解析:针入度指数可用来表示沥青的胶体类型溶胶型结构PI<— 2,溶一凝胶型结构PI=— 2〜+2, 凝胶型结构PI〉+25. 气候分区为 1-4-1 的地区,第一个数字1 代表( )分数: 2.00)A. 高温气候区丿B. 低温气候区C. 雨量气候D. 温度气候区解析:解析:依据(JTG F40—2004),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气候分区的高温指标作为气候区划的一 级指标,为第一个数字6. 气候分区为1-3-2的地区,数字3代表( )分数: 2.00)A. 高温气候区B. 低温气候区丿C. 雨量气候区D. 温度气候区解析:解析:依据(JTGF40—2004)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气候分区的低温指标作为气候区划的二级 指标,为第二个数字7.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划分中,高温气候分区采用工地所处地最近30年内最热月份平均日最高气温 的平均值作为气候分区的一级指标,并且划分了( )个区分数: 2.00)A. 2B. 3 丿C. 4D. 5解析:解析:依据(JTG F40—2004)气候分区的高温指标:采用最近30年内年最热月的平均日最高气温的 平均值作为反映高温和重载条件下出现车辙等流动变形的气候因子,并作为气候区划的一级指标。
按照设计高温分区指标,一级区划分为3个区,如下表:8.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低温气候分区,是采用工地所处地最近30年内的极端最低气温作为气候分区的二级指 标,并且划分了( )个区分数: 2.00)A. 2B. 3C. 4 丿D. 5解析:解析:依据(JFTG F40—2004),气候分区的低温指标:采用最近30年内的极端最低气温作为反映路9. 沥青的针入度越大,反映沥青的感温性越小 ( )(分数: 2.00)A. 正确B. 错误丿 解析:解析:针入度不是反映沥青感温性的指标针入度指数越大,沥青的感温性越小10. 沥青环与球法软化点的测定,是将沥青浇注在规定的金属环中,上置规定质量钢球,以1 °C/min的加 热速度加热,当钢球滴落到下面金属板时的温度即为软化点 ( )(分数: 2.00)A. 正确B. 错误丿解析:解析:应采用 5C/ min 的加热速度11. 沥青的针入度和软化点都反映沥青的条件黏度 ( )(分数: 2.00)A. 正确丿B. 错误解析:12. 延度反映了沥青在某一条件下的变形能力,低温延度值越大,沥青低温环境下开裂性相对较小 ( ) (分数: 2.00)A. 正确丿B. 错误解析:13. 针入度指数既可以反映沥青的热稳定性,又可以表征沥青的条件黏度。
( ) (分数:2.00)A. 正确B. 错误丿 解析:解析:软化点既可以反映沥青的热稳定性,又可以表征沥青的条件黏度14. 两种液体沥青的黏度分别为:A沥青C 5 =50s, B沥青C 5 =100s,试验结果表明A的黏度大于B60 60( )(分数: 2.00)A. 正确B. 错误丿解析:解析:试验结果表明B的黏度大于A因为在相同的条件下,沥青流出相同体积的时间越长,表明 沥青的黏度相对越大15. 动态剪切流变仪法(DSR)和弯曲流变仪法(BBR),均适用于原样沥青、压力老化后的沥青和FFOT(或RTFOT) 后的老化沥青 ( )(分数: 2.00)A. 正确丿B. 错误解析:16. 凝胶型结构的沥青对温度的敏感性较低,因此其路用性能最好 ( )(分数: 2.00)A. 正确B. 错误丿解析:解析:溶一凝胶型结构的沥青对温度的敏感性较低,路用性能最好17. 沥青试样加热时可以采用电炉或煤气炉直接加热 ( )(分数: 2.00)A. 正确B. 错误丿解析:解析:沥青试样加热时不可以采用电炉或煤气炉直接加热三、 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18. 计算沥青针入度指数,需要测定沥青的( )。
分数: 2.00)(25°C, 100g, 5s)B.P(15C,100g,5s)C.DD.T解析:(25C,5cm/min)VR&B解析:沥青针入度值的对数(lgP)与温度(T)呈线性关系:lgP=AT+K,根据针入度值P软化点T ,并假设软化点时的针入度值为800(0. 1 mm),可计算针入度一温度感应性系数A=R&B1025C, 1A. P19. 气候分区划分为 2—3 的地区,表示该地区的温度处于( )分数: 2.00)A. 夏炎热B. 夏热区 VC. 冬寒D. 冬冷区 V 解析:解析:依据我国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的划分,沥青路面温度分区由高温和低温组合而成,第 一个数字代表高温分区,第二个数字代表低温分区,所以 2—3 的地区温度处于夏热冬冷区20. 目前我国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的划分考虑了( )因素分数:2.00)A. 温度丿B. 湿度 VC. 地理D. 地质 解析:解析:目前我国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的划分有高温指标、低温指标和雨量指标,考虑了温度、 湿度因素21. 我国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的划分依据( )指标 (分数:2.00)A. 高温气候 VB. 低温气候区 VC. 雨量气候区 VD. 温度气候区 解析:解析:目前我国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的划分有:高温指标、低温指标和雨量指标。
22. 沥青针入度作为条件黏度,在测定时采用了( )的规定条件 (分数:2.00)A. 温度 VB. 标准针质量 VC. 贯入时间 VD. 沥青试样深度解析:解析:沥青针入度作为条件黏度,在测定时采用了温度、标准针质量、贯入时间的规定条件,如:P(25°C, 100g, 5s)23•当沥青针入度试验结果等于或大于50(0. 1 mm)时,重复性试验和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是平均值分别为 ( ) 分数: 2.00)A. 2%B. 4% VC. 5%D. 8% V 解析:解析:依据沥青针入度试验(JTGE20 — 2011 T0604),沥青针入度试验结果等于或大于50(0. 1mm) 时,重复性试验和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是平均值分别为4%、 8%四、 综合题(总题数:1,分数:10.00)某沥青性能指标试验记录表如下,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 .( )是沥青针入度的正确说法分数: 2.00)A. 该沥青为 90 号沥青 VB. 该沥青与 70 号沥青相比更适合 1—1 区 VC. 沥青针入度比动力黏度更准确地反映沥青黏滞性D. 针入度的表示错误,应准确至 0. 1mm 解析:(2) .有关沥青延度试验的正确说法是( )。
分数: 2.00)A. 延度记录错误,应记作 103cmB. 沥青延度大小与耐久性有关 VC. 沥青0C或5C低温延度可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拉伸速度为1cm/min VD. 延度表示沥青的韧性解析:(3) .沥青软化点试验的正确说法是( )分数: 2.00)A. 软化点应表示为 45.4CB. 软化点试验的初始温度为室温,则试验结果会偏大C. 软化点是沥青达到条件黏度时的温度丿D. 沥青软化点的试验方法不同,试验结果大小也不同 丿解析:(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 通常测定沥青在25°C、100g、5s条件下的针入度B. 延度拉伸速度偏大,试验结果偏小C. 软化点反映沥青的感温性D. 当量软化点T 和当量脆点T 分别反应沥青的温度稳定性与含蜡量 丿800 1.2解析:(5) .关于沥青针入度指数合理的选项为( )分数:2.00)A. 沥青针入度指数的技术标准规定,道路黏稠沥青应为溶一凝胶结构丿B. 该沥青的三大指标满足要求,无需评价针入度指数C. 采用诺模图确定沥青针入度指数,还需测定沥青5C、20°C或30°C的针入度 丿D. 黏稠石油沥青达到软化点时,针入度一般在600〜1000(0. 1 mm)范围内 丿解析:解析:(1)按针入度80〜100(0. 1 mm)平均值计,该沥青为90号沥青,比70号沥青更适合冬严寒 区;针入度表示无误,以整数计,单位0. 1 mm;沥青针入度是条件黏度,而动力黏度为绝对黏度,能更 好地反映沥青黏滞性。
2)沥青延度平均值为103cm,应记作〉100cm,记录无误;沥青延度越大,筑路耐 久性越好;沥青低温延度可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试验温度0°C或5°C,拉伸速度为1 cm/min;延度 表示沥青的塑性3)沥青软化点平均值为45.4C,应精确至0.5C,故45.5C表示正确软化点试 验的初始温度为室温,则试验结果会偏小4)当量软化点T 和当量脆点T 分别是反应沥青高温与800 1.2低温的指标,T 是指沥青针入度达到800(0.1mm)时的温度,当量脆点T 是指沥青针入度达到1.2(0.1mm)800 1.2时的温度 (5)沥青针入度指数标准为一1. 5〜+1. 0,为溶一凝胶结构沥青;沥青三大指标满足要求, 不一定属于溶一凝胶结构,因此还需评价其针入度指数;诺模图确定沥青针入度指数,需测定沥青三个不 同温度的针入度,^"°C、20%、25°C(或30°C);黏稠石油沥青达到软化点时,针入度一般在600〜 1000(0. 1mm),研究针入度指数PI时,针入度取800(0. 1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