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重型颅脑外伤的观察与护理.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19515936
  • 上传时间:2023-05-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7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重型颅脑外伤的观察与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总结了所收治的65例GSC≤8分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救治过程中的护理经验体会,分析了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对患者预后的重要关系结果:通过护士严密观察,细致周到的护理,有效的控制了疾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在统计的65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康复出院41例,好转16例,死亡8例结论:科学严密的观察和完善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重型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护理 重型颅脑外伤是脑外科常见急诊,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需要及时抢救,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因此要求护士观察病情要认真、及时、准确,护理要细心、周到、全面近6年来,我院收治重型颅脑外伤65例,总结观察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5例,其临床资料如下: 性别和年龄 男44例,女21例;年龄在17岁~66岁,平均年龄岁 脑外伤类型及程度 根据CT扫描结果,原发性脑干伤伴丘脑下部伤9例,广泛性脑挫裂伤16例,硬脑膜外血肿21例,硬脑膜下血肿13例,脑内血肿6例。

      合并其他脏器损伤14例,其中脊柱或脊髓损伤3例,胸部损伤1例,腹部外伤3例,长骨骨折7例入院时GCS评分3分~5分28例,6分~8分37例 急救措施 迅速准确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者言语表达能力、肢体活动状况、瞳孔反射以及患者对伤情或症状的耐受程度等,对受伤程度做出及时判断,迅速果断处置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的伤情和症状,及时转入神经外科ICU,给以严密监护   2 观察 注意意识状态 意识状态的改变提示病情的轻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护士可通过对话、痛觉刺激以及是否睁眼情况来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如躁动患者突然安静、昏睡,应怀疑病情恶化,或用镇静剂、抗癫痫药物;如深昏迷患者出现吞咽反射、躲避动作或神志转为清醒,均提示病情好转 严密观察瞳孔变化 瞳孔是反应重型颅脑外伤病情变化的窗户,对判断病情,及时发现脑疝非常重要一般急性期15 min~30 min观察一次,并认真做好记录,以便观察比较如伤后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侧肢体瘫痪、意识障碍,提示脑组织受压或脑疝的可能本组有6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护士发现后及时报告医生,确诊脑疝并及时手术,挽救了患者生命。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观察中如出现血压上升,脉搏缓慢而有力,呼吸缓慢而深,提示颅内压增高,应警惕颅内血肿或脑疝早期当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细弱,心跳减弱,呼吸减慢而不规则,提示脑干功能衰竭枕骨骨折的患者,突然发生呼吸变慢或停止,提示枕骨大孔疝的可能,如出现高热、深昏迷,表示丘脑下部受损;中枢性高热或体温不升,提示有严重颅脑损伤;体温逐渐升高且持续不退,提示继发感染的可能,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或颅内感染 观察心肺功能变化 重型颅脑外伤,对心脏、肺脏的影响也很明显,须严密观察心、肺功能及心电图变化,伤势越重的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得越早,病死率越高,所以严密观察心电图变化,可早期注意保护心脏,防止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如输液过快,特别是应用甘露醇的时候,更应严密观察,并报告医生本组有1例患者,应用甘露醇时速度过快,且患者年龄较大(66岁),出现急性肺水肿,虽然竭尽全力抢救,亦未能挽救患者生命,所以对老年患者尤应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因短时间内血容量增加而加重心脏负荷,引起急性心力衰竭 观察尿量 颅脑外伤患者多使用脱水药物,可通过尿量来观察判断降颅压的效果,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出现并发症,故应准确记录尿量,如应用20%甘露醇250 ml后,4 h应有尿量500 ml~600 ml左右,若平均每小时尿量 治疗和康复期间并发症的观察 临床上最多见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因此针对长期昏迷或卧床的患者,加强呼吸道分泌物及呼吸状况的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

      消化道大出血也是常见的并发症,在鼻饲营养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测胃液和大便的性质,以便及时发现消化道出血,以及时处理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很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除加强对留置导尿管的预防消毒处理外,应定期检测小便的性质 3 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彻底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血液,从口腔、鼻腔或气管插管处,深入气管内吸痰吸痰动作要轻柔,吸痰要彻底,头偏向一侧,定时翻身拍背,一般2 h一次,如痰液粘稠,可雾化吸入,同时在吸入液中加入庆大霉素,吸入气体的温度一般在32℃~34℃,湿度45%~65%深昏迷者必须抬起下颌或放入通气道,以免舌根后坠,阻碍呼吸估计短时间内不能清醒者,应及早行气管切开,呼吸微弱,潮气量不足者,应及早使用呼吸及维持正常呼吸功能,并定时作血气分析[1] 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预防颅内及泌尿系、肺部感染 保持引流管通畅,若切口处有较多渗出物,而引流量较少,应检查是否发生引流不畅严格记录引流物的颜色、数量及性质;若引流物颜色鲜红,并有凝块或混浊,应及时报告医生检查处理保持引流管周围部位的清洁干燥和引流管密闭,及时处理引流液,引流装置应始终处于切口部位以下,以防引流液逆流引起感染。

      维持脑组织灌流,避免颅内压骤升 体位 将患者床头抬高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和减轻脑水肿,多取仰卧位,持续或间断吸氧,改善脑缺血,降低脑血流量,减轻脑水肿,控制液体入量,能进食者给予高热量、低盐易消化食物在使用脱水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限制液体摄入量,补液量应以能维持出入液量的平衡为度,注意补充电解质并调整酸碱平衡,使每日尿量>600 ml 降低体温 重型颅脑损伤后,由于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高热以及呼吸功能不全、休克等多种因素造成脑组织缺氧,导致脑损害早期采取亚低温治疗以降低脑组织耗氧量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提高其生存质量的主要治疗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凡体温高于39℃以上者,应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以降低脑的耗氧量,缓解脑缺氧,减轻脑水肿若物理降温无效,可采用冬眠疗法对中枢性高热,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严重脑挫裂伤的患者要早期使用冬眠疗法全身衰竭、休克、年老、幼儿、严重脑血管病患者禁用[2] 加强生活支持 做好昏迷患者的口腔和全身皮肤清洁工作定时翻身,并按摩受压部位,预防褥疮,有精神症状的患者要作保护性约束,防止坠床、自伤及伤及他人。

      加强患者的心身护理,对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及家属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保持乐观态度,鼓励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共同配合,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4 体会 通过对65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工作的回顾总结分析,笔者深刻体会到,在救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过程中,在护理方面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要有预见性重型脑外伤患者病情变化快,护士不能单纯被动的按医嘱处理,而应该通过对患者病情的严密观察,做出正确的评估,预见病情的动态趋势,并主动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准确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病情复杂,护士应有敏锐的观察能力,透过复杂的现象,洞察其病理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抢救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确保各项措施到位,操作准确,要把握时间性病情的发展和许多体征的闪现,要求护士要培养自己观察力强、动作敏捷、反应敏捷,培养自己的快速反应能力,为患者的急救赢得宝贵的时间,要有整体性治疗颅脑损伤的患者是一个综合过程,不仅需要医护之间的密切配合,而且需要护护配合,应紧紧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确保在重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每个阶段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从而使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得以全面实施,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顾沛.外科护理学(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96. [2] 洪素风.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亚低温治疗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1,16(12):723. 1 / 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