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螺纹紧固件设计手册.doc
12页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螺纹紧固件设计手册1. 螺纹紧固件设计概述螺纹紧固件依据头部、杆部、尾部及螺纹形式的不同,有非常多的种类;同时,螺栓/螺母的强度等级及表面处理也是多种多样的,工程师将依据需求来选择、设计紧固件一个完整的设计,需要进行如下设计校核:1)螺纹连接轴向预紧力设计计算2)螺栓规格及强度等级选择3)配合螺母的等级及内螺纹啮合长度确定4)螺栓长度确定5)表面处理选择6)头部形式及装配空间确认7)装配工艺试验验证2. 螺纹连接预紧力设计计算螺栓/螺母连接是通过完成装配后,产生一定的轴向预紧力,来保证被连接件的固定,或传递载荷或密封等功能在设计选择螺栓/螺母时,对于关键的联结部位,首先必须确认需要螺栓提供的轴向预紧力的范围在确定预紧力时,应考虑下列因素:——最小预紧力满足功能要求——最大等效应力不超过螺栓的破坏应力——螺栓的应力幅不超过疲劳极限——联接体装配后的变形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连接形式中,最小轴向预紧力的计算:(1)螺栓的轴向力FKQ通过配合面产生的静摩擦力,用以传递切向载荷FQ或扭矩MY,q为配合面数量μΤ:配合面的摩擦系数ra:摩擦半径,对于车轮螺栓为PCD/2图1 通过配合面间的摩擦力传递载荷(2)螺栓的轴向力FKp用于提供保证密封所需的压力 Fkp=AD•PiPi:密封介质的压强AD:密封面积1 / 12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3)防止张开所需的轴向力FV,在有轴向外力FA作用时,被联接件仍留有一压力FKR 。
FV=FPA+FKR图2 轴向外力在螺纹联结体上的分布图同时还要考虑工作中预紧力的变化ΔF: * 材料压陷或松弛,预紧力减小FZ* 由于温度变化,在螺栓和被连接件间产生热膨胀差,导致预紧力发生变化ΔFvth综合考虑上述所有因素,所需的螺栓最小轴向力Fmin=FKQ+FKP+FV+ΔF (1)3. 螺栓规格及强度等级确定螺栓在装配拧紧时,处于拉扭符合的应力状态,其屈服轴力和破坏轴力都小于单纯拉伸时螺栓的载荷 对于采用扭矩法拧紧的连接,螺栓的等效应力最大可到屈服点90%,螺栓能承受的最大轴向预紧力FMzul与螺纹副的摩擦系数μG有关,表1为常用螺栓的保证载荷、最小拉力载荷及允许的最大装配轴力(等粗杆螺栓) (2)D2—螺纹中径D0—螺杆部最小截面直径μG——螺纹副摩擦系数2 / 12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表1 螺栓强度等级、保证载荷、最小拉力载荷及允许的最大装配轴力(等粗杆螺栓)螺纹规格强度等级保证载荷(kN)最小拉力载荷(kN)允许的最大装配轴力(kN)μG=0.12μG=0.20M68.811.616.110.29.0M88.821.229.218.616.510.930.438.127.324.3M8×18.822.731.420.218.110.932.540.829.726.5M108.833.746.429.626.310.948.160.343.438.6M10×18.837.451.633.730.210.953.567.149.544.4M10×1.258.835.549.031.628.210.950.863.646.441.4M128.848.967.443.038.310.970.087.763.256.3M12×1.258.853.473.748.043.010.976.495.870.563.2M12×1.58.851.170.545.540.610.973.191.666.859.7M148.866.792.059.152.610.995.5120.086.777.2M14×1.58.872.5100.064.858.110.9104.0130.095.285.3 对于M6以上的螺纹,有粗牙和细牙之分,下表列出了各自的优劣势。
可依据需求选用3 / 12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依据螺栓需要提供的最小轴向预紧力,考虑到将要采用的装配工艺和工具,对可能产生的最大轴向力Fmax进行粗略估计,对于扭矩控制拧紧,Fmax∕Fmin=0.14-0.16;对于扭矩转角控制拧紧,Fmax∕Fmin=0.12-0.14可能产生的最大轴向力Fmax必须小于螺栓装配时允许的最大装配轴力FMzul4. 配合螺母的等级及内螺纹啮合长度螺纹连接件强度匹配设计原则是,在超拧时失效型式应是螺杆断裂,因为内螺纹的破坏不易发现,且内螺纹的损坏带来的损失较大螺栓螺钉的强度主要是由材料及热处理的工艺决定,标准的等级有4.8、5.6.、5.8、8.8、10.9、12.9等[1]但内螺纹的强度不只是与材料及热处理的工艺有关,同时还与螺纹连接长度有关标准的螺母的强度等级有4、5.、6、8、10、12等[2]、[3]对于螺母的选择,需要螺母的保证载荷大于螺栓,按2表来选择表2 螺栓/螺母等级匹配螺纹规格螺栓性能等级螺母性能等级>M163.6 4.6 4.84≤M163.6 4.6 4.85≤M395.6 5.8≤M396.86≤M398.88≤M169.89≤M3910.910≤M3912.912注:性能等级高的螺母可替换性能等级低的螺母。
4 / 12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对于在零件上带螺纹孔的设计,需要合理的设计螺纹的啮合长度,以保证装配螺栓时,内螺纹有足够的强度来匹配下表是各种内螺纹材料所需的最小啮合长度表3 各种内螺纹材料所需的最小啮合长度内螺纹(粗牙)最小啮合长度(螺栓等级不超过10.9)材料最小抗拉强度(硬度HBW)渗碳钢、调质钢1000N/mm2(315HBW)0.8d调质钢、抗磨硬化钢800N/mm2(250HBW)1.0 d低合金钢、碳素钢400N/mm2(120HBW)1.3d可锻铸铁550N/mm2(180HBW)0.9d球化铸铁500N/mm2(170HBW)1.0d球化铸铁400N/mm2(140HBW)1.3d灰铁250N/mm2(180HBW)1.3d铝镁铸造合金80HBW2.0 d(8.8级)2.5 d(10.9级)60HBW2.7 d(不超过8.8级)注:对于细牙螺纹,啮合长度需增加20% 5. 螺栓长度1)螺栓有效长度不能太短:至少保证完整螺纹伸出螺母2-3牙(倒角不算完整螺纹);对于被连接件带有内螺纹的,螺栓的长度要保证上一章节中的啮合长度2)螺栓总长L不能太长:螺栓不与其他零件产生干涉。
6. 表面处理 依据螺栓/螺母所处的环境、位置及功能要求,选择表面处理类别及颜色等 6.1 常用类别紧固件常用的表面处理类别有电镀锌、电镀锌镍、锌铝涂覆,主要技术要求见表4表4 紧固件常用表面处理电镀锌电镀锌镍锌铝涂覆标准代号颜色银黄色黑色银色黑色银色黑色银色黑色耐腐蚀性96H 白锈/240H 红锈120H 白锈/720H 红锈480 H 红锈720 H 红锈膜厚(μm)8-158-15≥8≥10摩擦系数μ如果需要,0.12-0.180.12-0.18适用1.强度等级≤8.8级的螺栓,≤10级的螺母1.强度等级≤8.8级的螺栓,≤10级的螺母1.特别适用高强度螺栓/螺母2.温度载荷增加至180℃5 / 12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温度载荷增加至150℃3.适用与铝材料连接不适用不适用持续温度高于100℃的环境不适用与镁材料连接1. 不适用有导电性要求的零件2. M6以下的螺栓/螺母及内槽螺钉6.2 设计规则 依据紧固件的使用部位及功能要求,按下面的要求进行设计对于≥10.9级高强度螺栓,除非外观有特殊要求,表面处理采用锌铝涂覆;对于可视件,除非高强度螺栓,表面处理采用电镀锌或电镀锌镍。
表5 各部位紧固件耐腐蚀性要求车辆部位零件安装位置盐雾试验时间(小时),红锈一般件可视件底盘所有位置480720发动机仓如有飞溅或高温区(≥100℃)480720其他位置240480车身外部所有位置240720乘客仓所有位置240480对于可视件,其外观颜色需考虑与周围颜色的匹配与铝制件或浅色件匹配的零件采用银色,与黑色塑料或油漆件匹配的采用黑色,如有多种色调,紧固件采用黑色对于接地螺钉,为了保证良好的导电性,只能用透明的钝化剂7. 头部形式及装配空间螺栓/螺母通常头部选用六角法兰面或六角头,依据装配时产生的最大轴向力计算支撑面承受的最大压应力,不能超出支撑面的抗压极限同时需要考虑装配空间是否足够表6是一般的需求如果确认装配空间有问题,可采用内六角或内六花头部形式表6 六角头对边宽度与需要的装配空间六角头对边宽度Hex Opening套筒外径Socket OD所需空间的直径Space Required (Diameter)819.1261019.1301320.6331219.1326 / 12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522.2371422.2361825.4401725.4392131.7481928.6462434.9518. 装配工艺参数的确定装配工艺确定的关键两点:装配产生的最小轴向预紧力满足功能要求、最大不能超出螺栓允许的载荷。
螺纹紧固件的装配方法有为扭矩法、扭矩转角法及扭矩率控制法扭矩转角法及扭矩率控制法可以更好的控制螺栓的装配轴向力,更高的利用螺栓的强度,但对设备的要求也较高多用在发动机或底盘的关键连接部位扭矩法控制是最为常用的装配工艺,公式(3)是典型的连接中装配扭矩MA与装配预紧力FV的关系依据螺纹的尺寸规格、强度等级及摩擦系数范围,可确定螺栓的最大允许装配力矩7 / 12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对于沉头(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