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现浇排水沟技术交底内容应知应会清单.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36783719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4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现浇排水沟技术交底内容应知应会清单 一  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     1.1认真审核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并就图纸不明处向项目部报告     1.2.施工前应按照图纸标明的现况位置在施工     1.3水沟施工前,必须验槽,经签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4.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测量,定出水沟中线、高程和宽度,确定水沟变形缝的位置,并对控制桩进行加密和保护     1.5.对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检验、试验 2 材料要求     2.1.水泥: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单,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合格,其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2.3.砂:宜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2.4.石子:石子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且不得大于40mm其含泥量不得大于1%,吸水率不应大于1.5%     2.5.混凝土拌合用水:达到洁净或饮用水标准 3 机具设备     1.机械: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机动翻斗车、钢筋切断等加工机械等。

          2.机具:插人式混凝土振捣器、平板振捣器、刮杠、溜槽、铁锹、木抹子、铁抹子等 4 作业条件     1.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已经完成,经有关方面验收合格     2.现场“三通一平”满足施工需要     3.沟槽一侧堆土距离槽边上口1.5m以外     4.基坑地下水已经降至基底以下0.5m 二 施工工艺 2.1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桩→基槽开挖及验收→沟壁模板安装→沟壁混凝土浇筑 →拆侧模→沟底混凝土浇筑→养护→检查验收 2.2 操作工艺  2.2.1测量放样       测量放线,按设计要求定出墙基及开挖边界,并用木桩和线标识出基础开挖范围,开挖至基底时应注意基础底部按设计要求放坡基础开挖到位后应将基底表面松渣、松软土石清除干净   2.2.2基坑开挖      利用测量放样出的边线及计算出的开挖深度,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自卸汽车运输的基坑开挖方式基坑开挖至距设计沟底10~15cm时,改以人工挖掘人工修整至设计尺寸,不能扰动沟底及坡面原土层,不允许超挖。

      基坑沟底采用平板振动夯振击密实开挖清理完毕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测,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2.2.3侧壁、顶板内模安装     (1)模板支架安装:模板与支架宜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或钢管扣件脚手架     (2)内模安装     l)内模安装时水平和垂直支撑采用可调支撑,控制侧壁标高     2)侧壁模板宜采用18mm胶合板     3)模板接缝处用细海绵胶条填实,防止漏浆     4)模板接缝处应紧密吻合,可以用胶条嵌缝,如果缝隙过大应重新加工或修改模板尺寸     混凝土水沟模板安装质量允许偏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轴线位置 水沟 ≤50 每 段 构 筑 物 4 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各计2点     2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刨光模板、钢模 ≤2 4 用尺量取较大值 不刨光模板 ≤4 3 表面平整度 刨光模板、钢模 ≤3 4 用2m直尺 不刨光模板 ≤5 4 截面尺寸 内空尺寸 +30,—30 3 用尺量长、宽、高各计1点 壁厚不小于设计   3 用尺量上、中、下各计1点           2.2.4.侧壁混凝土浇筑     (1)一般要求     1)侧壁混凝土浇筑前,应在底板接茬处均匀浇筑一层30mm~50mm厚与侧壁混凝土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2)侧壁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采用插人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500mm     3)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否则应用串筒或溜槽的方法浇筑,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离现象     4)侧壁分层浇筑时,上一层混凝土应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两侧壁体应同步对称浇筑,高差不应大于300mm (2)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次层混凝土浇筑压茬的时间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当超过时,应设置施工缝,施工缝设置同伸缩缝,每10米设置一道1cm宽伸缩缝     (3)养护:侧壁混凝土的养护     (4)混凝土试块的留置按相关规定执行     (5)模板拆除     1)不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损时才能拆除侧壁模板     2)现浇混凝土拱和矩形管顶板底模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达到表3-37规定的强度时,方可拆除                   现浇混凝土底模拆除时所需强度值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 板 ≤2 50 >2,≤8 75   3)现浇钢筋混凝土沟顶板的内模应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以后方可拆除。

      2.2.5.沟底混凝土浇筑     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赶浆法”施工混凝土浇筑时呈阶梯形逐层连续浇筑,随浇筑随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l00mm~200mm混凝土浇筑完毕先用木刮杠满刮一遍,再用木抹子搓毛,然后用铁抹子分三遍收光压实,最后一遍收光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三 质量标准 3.1.基本要求 ①施工中所用水泥、砂、水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②构件外形轮廓清晰,线条直顺,混凝土表面平整,蜂窝麻面不大于1%,深度大于1cm时应进行处理 3.2.实测项目 排水沟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2 轴线偏位(mm) 50 3 沟底高程(mm) ±15 4 墙面直顺度(mm)或坡度 30或符合设计要求 5 断面尺寸(mm) ±30 6 沟壁厚度(mm) 不小于设计 7 沟底宽、厚(mm) 不小于设计 排水沟完成一段后,要按排水沟检测评定标准进行线位、高程、平整度、断面尺寸、浇筑厚度等按要求检测评定,不符合要求,坚决返工。

          四 成品保护    4.1 混凝土浇筑后,应根据气温情况及时覆盖和洒水,使混凝土充分养护    4.2 冬期施工时,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冬施方案,防止混凝土受冻    4.3 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混凝土面上行走或堆放重物 五 预制盖板施工    5.1盖板的预制      盖板采用集中预制的方法,所选模板为组合钢模板或木制定型模板,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结构物外路面美观,线条流畅浇筑混凝土之前,模板应涂刷脱模剂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旧料,且不得污染钢筋以及混凝土的施工缝处     5.2盖板的安装     盖板制作龄期打到7天以上,在砼强度到达设计强度的75%左右时,进行盖板起吊堆放和运输起吊的盖板堆放到指定地点待水沟壁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可以进行盖板安装盖板通过汽车运到施工现场,用吊车配合人工安装到位 六 环境、安全、质量管理措施    6.1 环境管理措施     1.建筑垃圾如碎砖头、混凝土块、水泥袋等物品应分类、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乱扔。

      2.模板脱模剂应集中存放,涂抹时合理用料,以防止遗洒污染钢筋和周围环境 3.原材料、机械、设备等摆放有序、不乱停、乱放     4.搞好施工防护设施和隔离设施  6.2 安全管理措施      1.注意施工排水,集水坑用大功率水泵集中抽水坑顶10米范围内严禁重型车辆通过;基坑内搭设木梯,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观察土体情况,发现土体有不稳定现场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即刻撤出基坑      2.建立工地施工安全领导小组,明确安全职责,使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3.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禁止酒后作业,穿拖鞋上岗      4.施工员应经常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班前安全教育,使每个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5.特殊作业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6.现场施工负责人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对本措施进行补充      7.施工现场所有电气设备的胶皮线及其绝缘性能必须保持良好;凡是裸露带电部位的电气设备和易发生电击危险的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禁乱接电线,手持式用电设备应该配置漏电保护器    9.土方开挖后,挖出的土应堆放在距离沟槽边1.5m以外,防止出现滑坡。

       10.沟槽开挖时应留足够的过车道宽度,保证离沟槽边不小于1.5m的安全距离  6.3质量管理措施   1.建立工地质量领导小组,实行质量责任制,并制定质量奖惩措施,使质量责任落实到人   2.每道工序应认真落实三级自检制度,即班组、施工员、质检工程师制度,自检合格后方能请监理工程师检查   3.试验员要加强责任心,严格控制原材质量,检验不合格材料及时报告,清除出工地试件应由试验员亲自制作,并做到心中有数   4.制定质量、安全奖惩措施,使安全、质量能够落到实处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