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块四 理解和熟悉信息化教学资源.ppt
13页模块四 理解和熟悉信息化教学资源,曹贵龙,模块概述,学习目标能说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概念、区分不同类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及其应用形态能说出信息化资源所具有的各种作用方式,能意识到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熟悉本学科的常见信息化资源类型和工具类型 掌握资源设计方法,在教学设计过程自觉地应用该法进行资源设计 在小组活动中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理解合作的意义;在对个人活动、小组活动评价与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反思的意识 学习成果1、资源应用计划表2、“如何保证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有效性?”短文一篇,,活动1: 了解信息化教学资源(30’),师生互动1 了解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概念、特性及应用形态1.反思实践,思考问题您使用过或开发过那些信息化资源?如何应用,为什么应用他们?(3’)2.阅读资料,填写表格“理论导学”和配套光盘“模块4”→“阅读资料”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性”中的资料,完善52页表格 (18’)3.全班交流讨论1--3教师交流上一步答案,学员可根据其他人的答案,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答案4’),活动1: 了解信息化教学资源,4.总结与提高(4’),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含义 根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目前常见的信息化资源主要包括9类,分别是:媒体素材(又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试题、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
应用形态:课堂演示、个别化学习 、模拟实验、训练复习、教学游戏 、资料、工具、网络课程等 从课堂应用与教师的密切程度来说,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用的三种主要类型的课件:PPT课件、网页课件、FLASH,随着时代而将不断变化……它们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信息化资源,,活动2:熟悉信息化教学资源(60分种),师生互动2了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作用方式(30‘)1. 资源阅读和案例观摩阅读“理论导学”和“模块4”→“阅读资料”→“信息技术的作用方式”部分的资料” ;研读“模块4”→“案例”→“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应用案例” (选择其中一个案例),填写教材55页下方表格2.小组讨论,绘制概念图阅读“提示卡”,小组协作,补全概念图,注意概念图各分支之间的独立性和系统性3.根据样例,补充完善概念图反思自己所画的概念图和绘图过程中的所思所想,结合自身所教学科补充和完善自己的概念图,相信你的概念图是最棒的活动2:熟悉信息化教学资源,小组活动1 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案例观摩与分析(30’) 1、讨论信息化教学资源选择、设计和应用的原则: 参考理论导学部分和配套光盘 “模块4”→“阅读资料”→“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设计”中的部分的资料,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相关原则(不仅限于书本上的原则),并在表(58页)记录小组成员对选择、设计和应用原则的理解和困惑。
2、小组集体分析信息化资源应用案例:在上面的基 础上由小组长组织观摩[“模块1”→“案例”→“新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案例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 ]中的一个视频案例,并由小组派出一个打字高手,在网络平台小组讨论区的“模块4—信息化资源应用有效性分析”主题下,将小组作业以表格的形式(见教材59页的表格)提交上来,回复在该主题下活动2:熟悉信息化教学资源,3、撰写小短文:如何保证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有效性阅读提示卡,课堂上没有完成的课后继续) 结合教学实践阐述观点,做到有理有据,将作品以“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以及如何保证其教学有效性”为名存于自己的作业文件夹的“学习记录”文件夹下,并发布在网络教学平台全班讨论区的“模块4-如何保证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有效性?”主题下,,活动3:熟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石(60),师生活动3 了解多媒体素材(22分)1、设疑观摩:阅读“模块6”→“案例”→“观摩案例” 中的一个样例(地球的公转),提出问题:该资源中有几种素材类型?它们对于该课件的有何作用? 2、自主阅读,填写表格:阅读 “理论导学”部分资源和配套光盘→“模块4”→“阅读资料”→“多媒体素材的种类和特点”部分的资料,填写本教材60页的表格。
3、全班交流讨论:1--2名学员发言,交流上述表格的答案,学员可根据其它人的观点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表格活动3:熟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石,自主活动1 掌握素材的文件格式以及应用于课件的条件(38分) 1、素材文件的存储格式:阅读教材62页-63页的理论导学,思考素材类文件有哪些格式,并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语句2、发现式学习:阅读教材63-64页理论导学,了解图片素材文件的格式及特点、文件大小与图像质量的关系,并划出涉及格式文件特点的句子浏览“光盘—模块4”→“案例”→“图片案例”,完成教材64页的表格 3、发现式学习:阅读教材65-66页理论导学,了解视频素材文件的格式及特点、文件大小与图像质量的关系,并划出涉及格式文件特点的句子浏览“光盘—模块4”→“案例”→视频案例”,完成教材66页的表格活动3:熟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石,4、总结与提高图片素材:一般情况下,课件制作中如果涉及到图像,一般使用JPG格式的文件,大小控制在100KB-200KB之间;如果涉及到图形,一般使用GIF格式的文件,大小控制在几K到几十K之间视频素材:一般情况下,课件开发中使用WMV格式的视频文件,流量控制在250KB/S左右。
动画素材:一般情况下,使用GIF和SWF(即flash)格式的动画文件,前者适用小卡通动画,大小控制在几K—几十K之间,后者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动画,而且交互性很强,播放行云流水一般畅快,大小一般控制几M以下音频素材:一般情况下,使用wma或者mp3格式的音频文件,流量控制在16Kb—128Kb/s之间活动4:策划选题所需教学资源(55分钟),自主活动2: 分析选题所需教学资源内容及要求(30分钟)1、反思与修改已完成的教学设计方案:再认真阅读已完成的学习成果——“选题计划和教学设计方案,反思教学设计方案中哪些知识点、哪些教学内容需要用到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资源?是否有必要应用它们?请按照现在的意图重新修改教学设计方案,并作好保存2、填写资源应用计划表:下载资源应用计划表,保存到作业文件夹的“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设计成果”→“成品课件”文件夹中根据教学设计的结果,认真填写各项内容观摩教材68页的案例),,活动4:策划选题所需教学资源,小组活动2: 分享并完善资源应用计划(20’)将自己资源应用计划表展示给其他成员,征求意见并记录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再次修改与完善该表,保存。
然后上传到 “作业区”中“模块4-教学资源应用计划表”主题下,作品的标题 “学员名_学科_资源应用计划”浏览其他学员的计划,反思自己活动5:填写评价量表,1、登陆网络平台, 填写评价量表并提交2、检查本模块的学习 任务是否全部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