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欧盟构建资历和学分跨国互认终身学习体系的运作_2.docx
9页试析欧盟构建资历和学分跨国互认终身学习体系的运作 摘要:欧盟作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在建构终身学习体系和实现跨国资历与学分互认方面走在了国际前沿本文描述和分析欧盟搭建跨国资历框架的发展和现状,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介绍基于欧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及培训的发展进程;二是描述欧洲高等教育资历框架的搭建和实施,包括欧洲高等教育三级资历框架、欧洲高等教育学分转换与积累系统,以及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这一框架适用于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领域;三是分析欧洲终身学习资历框架的内容和运作,包括欧洲终身学习八级资历框架、欧洲终身学习资历框架的能力指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学分系统及学分转换,以及欧洲质量保证参照框架作者希望,欧盟资历框架和学分互认的发展策略与经验教训,能为我国建立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和沟通的终身学习立交桥有所启发关键词:终身学习立交桥,终身学习资历框架,质量保证机制,学分转换和积累一、介绍欧洲经济一体化为欧洲各国经济和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环境,促进了各类人才和在职学习者的跨国流动为适应欧洲各国劳动力市场需要,欧盟致力于推动统一标准的学习者资历跨国互认和学分互认机制1999年,欧洲29个国家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签订“博洛尼亚宣言”,之后制定了欧洲学士、硕士和博士高等教育三大级别的资历框架,建立了统一的各类资历的能力标准,使欧洲各国高等教育资历能进行量化比较与兼容性评估,确保各国高等教育领域资历的公开和透明,促进各类高等教育资历互认。
该体系对所有愿意参加的欧洲国家开放,被称为“博洛尼亚进程”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见表1博洛尼亚进程只是建立高等教育领域的资历框架和学分积累及互认要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需要建立终身学习的资历框架2002年11月,欧洲委员会发布“哥本哈根宣言”,提出建立欧洲终身学习资历框架、欧洲质量保证参照框架、欧洲职业教育及培训学分系统,以及认可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成效的欧洲通用能力标准[5]表2从欧洲终身学习资历框架和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系统的发展,描述了哥本哈根的发展进程表1 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1][2][3][4]年代进程1989-1995提出伊拉斯莫斯计划:开展欧洲高等教育学分转移与积累的试点1995-1999提出苏格拉底计划:实施欧洲高等教育学分转移与积累1998发表索邦宣言:法、英、意、德四国签署,提出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域的设想,鼓励人们的跨国学习1999发表博洛尼亚宣言:属于博洛尼亚进程的启动阶段,欧洲29个国家签署,初步建立本科、研究生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以及学分转换系统2001发表布拉格公告:各国承诺进一步发展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共同参照框架。
2002发表柏林公告:将高等教育体系分为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级别,推动调整欧洲教育结构计划2003发表伊拉斯莫斯大学宪章:要求各机构参与伊拉斯莫斯计划,促进学分转换的运作2005发表卑尔根公告:正式通过欧洲高等教育三个级别的资历框架,提议学分不仅可以转换,也可以积累2007召开伦敦会议:对欧洲学士、硕士、博士三个级别资历进行确立和互认2009发表鲁汶公告:对过去20年博洛尼亚进程发展中欧洲高等教育区域的改革进行总结,并规划欧洲高等教育未来10年的发展资料来源: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2010年;杨莹,2007年;博洛尼亚秘书处,2009年&2010年近十几年,博洛尼亚进程主要是推动欧洲高等教育资历框架的建设和实施,并已建立欧洲高等教育领域资历框架哥本哈根进程则是推动各级各类教育互通的欧洲资历框架,尤其是职业教育及培训欧洲资历框架中并不直接列明具体资历,而是作为跨国携带和认可资历时的统一参照标准,这也是学分转换与积累的基本标准欧盟在推进博洛尼亚进程和哥本哈根进程的过程中始终扮演领导者角色,通过组织各类会议,发布一系列公告和宣言,从政治层面上落实会谈的成果,并积极推动资历框架各个阶段的建设在欧盟各国教育部部长和教育机构的积极参与和响应下,保证了终身学习的政策和策略的推行和实施。
表2 哥本哈根发展进程和实施大事记[1][6][7][8]年代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系统欧洲终身学习资历框架2002哥本哈根宣言:标志着哥本哈根进程的开始,促进欧盟成员国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合作,提议建立欧洲通行证、欧洲终身学习资历框架、欧洲职业教育及培训学分系统,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证参照框架,以保证资历认证的透明度、可比性和转移性2003-2005发展欧洲职业教育及培训学分系统;组建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系统工作组;提交由八个级别组成的欧洲终身学习资历参照框架建议书2004年,马斯特里赫特公报:提议建立欧洲终身学习资历框架,涵盖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培训的各级各类教育2005年,决定2006年推出欧洲终身学习资历框架2006赫尔辛基公报:计划发展和评估欧洲终身学习资历框架与欧洲职业教育及培训学分系统2008波多尔公报:提出实施欧洲职业教育及培训学分系统和欧洲职业教育及培训质量保证参照框架,指出跨国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正式推行欧洲终身学习资历框架2009评估和采用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系统2010布鲁日公报:提出各国应创造有利的环境,促进欧洲职业教育及培训学分系统的逐步实施。
资料来源: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2010年;欧盟理事会,2005年;欧盟委员会,2008年& 2010年二、欧洲高等教育领域资历框架的构建博洛尼亚宣言的签署和发布,标志着欧洲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开始为了全面系统地改革高等教育制度,在欧洲委员会发起下,推行欧洲高等教育资历框架,实行欧洲高等教育学分转换与积累,推动高等教育的跨国学历认可,并由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协会负责资历认证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一)欧洲高等教育领域资历框架的搭建欧洲高等教育领域资历框架于2005年5月正式采用,适用于欧洲高等教育领域的46个成员国[9],不只局限于欧盟的28个成员国欧洲高等教育资历框架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资历级别[10],学习者只有成功完成第一级别后,才能进入第二级别的学习;在成功完成第二级别后,才能进入第三级别的学习第一级别资历的获得需要3-4年的学习,第二级别需要1-2年的学习[10]此外,还设有一个“短期教育级别”,是为计划进大学或者准备就业的学生提供的预备课程在欧洲高等教育领域资历框架中,对各级资历确定了学习成效指标,用于评定不同国家高等教育资历的参考标准[1]在2002年制定的“都柏林指标”中,明确了高等教育资历认证的五大指标,包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知识的应用和理解、判断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
欧洲高等教育领域资历框架的特征和好处详见表3-1和表3-2表3-1 欧洲高等教育领域资历框架特征[1]特征内容参与国家欧洲46个成员国资历范围限于高等教育资历时限有具体的学时衔接路径前后连续和递进的衔接方式学习成效的评定指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知识的应用和理解、判断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与国家资历框架的关系基于各国的资历框架的整体架构资历级别指标的作用评定各国高等教育资历的兼容性统筹机构博洛尼亚秘书处和欧洲理事会资料来源: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2010年表3-2 建立欧洲高等教育领域资历框架的好处[1]国家层面的好处欧洲整体的好处总体目标加强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提高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资历的认可和可比性,提升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操作性目标基于资历框架中学习成效指标,改进高等教育大纲将高等教育资历系统调整为三个级别的架构预期成果增加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提供本科和硕士的多种学习途径统一高等教育资历结构预期影响增加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进高等教育的质量扩展人才的流动环境资料来源: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2010年欧洲高等教育领域资历框架与各成员国的国家资历框架可以对接以爱尔兰为例,表4概括了欧洲高等教育领域资历框架与其国家资历框架的级别对接。
欧洲高等教育领域资历框架的建立,在欧洲范围内为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资历提供了统一参照系,为欧洲国家间的学分转换与积累奠定了基础表4 欧洲高等教育领域资历框架与爱尔兰国家资历框架的衔接[11]欧洲高等教育领域资历框架爱尔兰国家资历框架第三级别第十级:博士学位第二级别第九级:硕士学位、研究生文凭第一级别第八级:高级文凭、荣誉学士学位第七级:学士学位短期教育级别第六级:进修证书;高级证书第五级:五级证书;毕业证书第四级:四级证书;毕业证书第三级:三级证书;初级证书第二级:二级证书第一级:一级证书资料来源:爱尔兰国家资历管理局,2009年二)欧洲高等教育领域的学分转换与积累欧洲学分转换与积累基于统一的学习成效标准在欧洲各国高等教育领域内实施学分是学生为达到预期学习成效目标所投入的学习量,学习量是学生完成所有学习活动所需的总时间,学习活动包括听课、工作坊、小组项目、实践环节、自主学习和考试等[12]按照欧洲高等教育领域资历框架的规定,学分转换与积累系统的每个级别都有相应学分要求:第一级别的资历是180-240学分;第二级别资历是90-120个学分;第三级别暂时没有具体学分规定;短期教育级别资历是120个学分左右[12]。
其中一个学年的全日制学习是60个学分,学习时间总数要求在1,500-1,800小时,即一个学分需要学习25至30小时,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效目标才能获得学分[12]欧洲学分转换与积累系统的特征和好处见表5-1和表5-2表5-1 欧洲学分转换与积累系统的特征[1]特征内容参与国家欧洲46个成员国资历的组成包括模块、课程单元、论文、实践活动、实习等学分的作用用于积累与转换学习时数的作用作为学分定义、学分分配、学分互认和积累的基础主要参与者高等教育机构资料来源: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2010年表5-2 建立欧洲学分转换与积累系统的好处[1]国家层面的好处欧洲整体层面的好处总体目标实行不同高等教育机构的学分转换和积累促进高校学生的流动性,尤其是跨国的流动操作性目标提高高等教育发展的灵活性;加强高校之间的教育合作引入学分互认机制,促进学分的转换和积累预期成果增进高等教育跨地区和跨国家的发展实行跨地区和跨国的高等教育学习成果的认可预期影响提供多种的高等教育的学习途径增加欧洲高等教育的吸引力资料来源: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2010年在欧洲学分转换与积累系统中,学分只有通过学位颁布机构的学习成果认证后才能转换[13];学习成果认证是对学习者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评价。
学分论证包括三类文档:一是资料袋,包括所读高等教育机构的信息、课程信息以及学生信息;二是学生的成绩档案;三是学习协议学习协议由学生、原读院校及申请院校共同签署,一旦三方协议生效,学生在留学期间得到的学分也将自动得到本国机构的认可[12]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课程和认可的学分都可使用欧洲学分转换与积累系统,也即,学分转换与积累系统不仅应用于普通高校,也应用于面向在职成人的高等教育机构,学分值参考普通高校学习的学分因此,该学分系统可以最大范围地提供欧洲学生跨国高等教育的灵活性三)欧洲高等教育领域的质量保证系统早在2000年,为推动。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