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VII).doc
8页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VII)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7.下列戊戌变法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民主共和国 B.开办新式学堂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训练新式军队8.“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副对联歌颂的是( )A.毛泽东 B.康有为 C.邓小平 D.孙中山9.“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华民国的建立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0.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春天的含义是( )A.民族工业的兴起 B.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C.民族工业遭受寒流袭击 D.民族工业发展达到顶峰11.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的是(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黄埔军校12. 自xx年成功举办世博会以来,上海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城市。
回顾历史,近代发生在上海的事情有①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申报》的创刊 ③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④ 五四运动爆发 ⑤中国共产党诞生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⑤13.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14. “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唱响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5.国民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国人民的深刻教训,不包括( )A.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C.必须坚持武装斗争 D.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16.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就是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他爷爷当年参加的是( )A.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 D.中国工农革命军17.周恩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 )A.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对手蒋介石 B.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C.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停止向红军进攻18.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开赴抗日前线应该在( ) A.九一八事变之后 B.西安事变之后 C.卢沟桥事变之后 D.中共七大之后19.正确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 )①九一八事变 ②南京大屠杀 ③七七事变 ④西安事变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20.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A.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B.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C.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D.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21.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④重庆谈判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22.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其“局部抗战”是在哪一事件后开始的(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23.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歌唱祖国 B.追求理想 C.抨击时弊 D.抗日救亡24.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是( )A.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B.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建立根据地C.毛泽东、周恩来等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D.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解放南京25.2011年4月21日,《扬子晚报》刊载了周克玉上将60多年前的一首诗:“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
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它描写的是哪一战役( )A.台儿庄战役 B.淮海战役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26.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27.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选项内容不恰当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二、将作品的序号填入相应作者前的括号内(每空1分,共4分)( )严 复 A《海国图志》 ( )侯德榜 B《屈原》( )郭沫若 C《制碱》 ( )魏 源 D《天演论》三、学史知途(10分)材料一: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和日本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了一场激战,战争中,致远号勇往直前,在危急时刻,向敌舰撞去,不幸被鱼雷击中材料二: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描述中国抗日的一次战役:“整个华北,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
战斗夜以继日,一连和日军厮杀了五个月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战役?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中国的战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5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中的什么战役(2分)?此次战役我军指挥官是谁(1分)?中国的胜利对当时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四、学史明智(13分)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的民族,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上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据此请你完成以下探究民族的脊梁】(1)请将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应的引言、诗文正确搭配(填字母)5分) A B C D E①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②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 )③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④有力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 )⑤打倒人吃人的封建旧礼教 ( )【民众的力量】(2)面对近代历史上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哪些反帝爱国斗争?(2分)(3)面对中国落后的困境,20世纪初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掀起了学习西方浪潮,这场运动的旗帜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人物?(4分)(4)回顾中华民族的不屈抗争,对此你能得出哪些认识?(2分 )五、以史为鉴(8分)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 判断这是谁发给毛泽东的电报?文中的“陪都”指哪里(2分)?(2)从材料看,他显得“诚心诚意”“以国家利益为重”实际上真是这样吗?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2分)?(3)毛泽东明知这是阴谋,为什么还要前往(2分)?(4)谈判最后的结果如何(2分)?六、史海寻踪(11分)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毛泽东于1949年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题词请回答:(1)、从“一千八百四十年”起,中国历史发生了根本转变,其标志是什么事件(2分)?这一事件成为中国历史转折点的含义是什么(2分)?(2)“三十年以来”以什么事件为起点?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4分)?(3)“三年来”指什么时期(1分)? 列举“三年来”发生的两个重大事件2分)八年级历史答案(xx、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4分)1-5 DCBCB 6-10 DADDB 11-15DDCBA 16-20BCCCD 21-25CADBD 26-27CA二、略,共4分三、①甲午中日战争(1分);《马关条约》(2分);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2分)②百团大战(2分),彭德怀(1分),百团大战严重地破坏了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收复了被日军占领的部分地区,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给侵华日军以强有力的打击。
2分)四、①略(5分)②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2分)③科学、民主(2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任意两点得2分)④略(言之成理即可得2分)五、①蒋介石 重庆(2分)②为发动内战准备时间,欺骗人民群众(2分)③争取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2分)④签订《双十协定》(2分) 六、①第一次鸦片战争(2分);中国社会性质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2分)②五四运动(2分),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分)③解放战争时期(1分),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等(任意两点得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