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格里格《a小调大提琴奏鸣曲》民族性与演奏技法初探.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1905576
  • 上传时间:2021-12-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4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格里格《a小调大提琴奏鸣曲》民族性与演奏技法初探 【摘要】爱德华格里格,是19世纪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作品融合了浪漫派音乐和挪威民族音乐的特点,并进行提炼升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a小调大提琴奏鸣曲》中不仅展示了挪威民族艺术“三”元素的律动,且不对称弓法和换把中也体现了其艺术风格与技法的融合关键词】格里格;《a小调大提琴奏鸣曲》;民族性;演奏技法J622.3 A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是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毕生致力于弘扬民族文化,将挪威的民歌或民间舞曲进行加工再创作,模仿民间乐器,提炼其节奏、演奏技法、调式结构等特点,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创造出独特的具有浓烈民族气质的音乐语言他曾说过:“无论祖国的前途如何,要是把我和挪威分开,那就等于割掉我的手臂和双腿,只有在民族的基础上我才能继续发展,因为给我指出道路的是我们挪威的民歌,我是一个挪威音乐的代表者《a小调大提琴奏鸣曲》是为纪念他的亡弟约翰格里格(John Grieg),作于1882-1883年之间,也是格里格为大提琴创作的唯一一首作品作品中的主要素材来自挪威民族音乐,彰显着非常强烈的民族色彩,在整个浪漫主义时期乃至在大提琴作品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影响,因而成为许多大提琴演奏家的保留曲目,同时为我们了解挪威音乐及其风格架起了一座桥梁。

      一、作品中民族性的体现(一)“三”元素在挪威的民族艺术中,歌曲和舞蹈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积极表达与体现其中斯普林舞蹈是三拍子的双人跳舞蹈,情绪热烈,节奏轻快活泼、形式变化多样,三连音是这种舞蹈的典型特点挪威民族音乐的另一个特点是由三个乐句组成一个乐段,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呈示部即吸收了这两种“三”元素第一乐章,Allegro agitato激动的快板,2/2拍,奏鸣曲式钢琴不安的三连音节奏迅疾地引出主题,大提琴采用p的力度进入呈示部主题这一乐段共三个乐句,其中每一个乐句包含八个小节,从弓法上也可以体现出演奏的律动“三”的元素(见谱例1)总谱中,继一开始引出呈示部主题旋律的三连音之后,钢琴右手一直保持三连音的节奏型,使不安的情绪与大提琴所演奏的主旋律交织在一起,慢慢延伸、渐渐扩大,力度的变化仿佛使焦灼的情绪徘徊着想要找到一个出口(见谱例2)第三乐章,引子之后的呈示部为Allegro molto e marcato节奏上顿音突出的快板前文提到挪威民族音乐的一个特点通常是三个乐句组成,下例中主题就是由三个乐句组成:A段之前为第一乐句,是一个典型的挪威舞曲片段,旋律欢快活跃,之后A段是第二乐句,承接第一乐句,B段为第三乐句,以重复动机的方式来渲染主题色彩。

      整个主题部分采用卡农式的对位手法,钢琴和大提琴相互模仿进行,且三个乐句主题动机一致,形式统一,相互呼应(见谱例3和谱例4)2.戏剧中的音乐动机格里格曾为挪威著名诗人、戏剧家比昂斯腾比昂松(bjornstjernebjornson)的剧目《十字军战士西古尔德》配乐而这首《a小调大提琴奏鸣曲》第二乐章的主题旋律就是引用这部戏剧第三序幕曲的音乐动机创作而成这个音乐动机后来又被改编成一首管弦乐作品《效忠进行曲》(《Homage March》op.56)谱例中,乐曲一开始由降B调的英国管和巴松同时吹奏三小节同音高长音引出主旋律,紧接着以三个相同音高的四分音符和一组三连音为组合形式的音乐动机出现,大提琴声部紧随其后,采用模仿手法继续演奏这个音乐动机而后此音乐动机在旋律中交替演奏,贯穿了乐曲的整个第三部分(见谱例5)《a小调大提琴奏鸣曲》第二乐章,Andente molto tranquillo安靜的行板,F大调,4/4拍,复三部曲式情绪由第一乐章的激动转变为安静深沉乐章一开始由钢琴演奏动机片段引出大提琴旋律,钢琴和大提琴的旋律均来源于谱例5中的音乐动机A段第1-3小节、5-7小节演奏了音乐动机及其变形。

      见谱例6二、演奏技法(一)不对称弓法运弓是大提琴演奏技术的难点之一运弓的质量直接影响乐句的连贯和乐曲的呼吸及律动运弓的种类有很多,如跳弓、连顿弓、不对称弓法等而不对称弓法的演奏,打破了我们平时运弓的平衡感,易出现由于弓段分配不合理而造成弓子越拉越“短”,这样既破坏乐句的律动感又影响乐曲的连贯性例子中第一小节G-e-c1三个音用拉弓演奏,第二个c1用推弓演奏,若两弓使用相同的速度演奏,会使c1的弓段变短,预留的弓段不足以充分演奏下一弓的三个音,这时容易出现演奏模糊或者“缺音”现象紧接着又是一个音的推弓,相同速度下,变短的弓段不能够保证这个八分音符G演奏的时值如此循环,使用的弓段因为分配不合理而变得越来越“短”,整体演奏速度也会越来越快速度的不合理破坏了乐句原本的呼吸及律动,演奏时值的不充分破坏了乐曲的连贯为了达到预期的演奏效果,我们需要用比拉弓更快的速度来演奏推弓的这个音符,如此才能保证与拉弓三个音符所使用的弓段相同,从而提高下一弓音符演奏的质量,以此循环,确保律动和连贯性不被破坏O段不同调性下的重复,演奏方法同理(见谱例8和谱例9)第三乐章,一开始是Allegro快板,以大提琴安静的演奏为引子,与第二乐章结尾相呼应,形成贯穿第三乐章的旋律片段。

      引子之后的呈示部为Allegro molto e marcato节奏上顿音突出的快板,引子与呈示部在速度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与上一例子的加快弓速演奏不同,此段需要在一弓内变化弓速演奏呈示部演奏速度较快,由于惯性,易出现演奏模糊的现象不对称弓法的使用又打破了運弓的平衡感,为了表现跳弓和重音的双重演奏效果,往往会加快弓速和弓压来演奏,这样更不利于音符演奏的清晰度,而且还会破坏旋律的跳跃感如第7小节推弓的a-c1-e1三个音,快速度的演奏会使a-c1两个十六分音符演奏不清晰,紧接着演奏八分音符e1,惯性使弓速过快而不能保证音符演奏的时值,跳音和重音加大弓压的演奏会使乐句失去跳跃感为了达到预期的演奏效果,首先我们将速度控制在能够清晰演奏a和c1两个音符,紧接着在保证演奏时值的同时,稍加快一些速度来演奏八分音符e1,同时做出重音及跳音的效果后面三小节同理建议此段采用中弓演奏,这样能够较好地控制跳音演奏效果(见谱例10)二)换把换把是大提琴演奏的重要技术之一换把动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音的准确性和质量,换把的速度则直接影响乐句的连贯性下例中采用了比较集中的换把方式,如第7-9小节有两次上行换把,分别涉及到异音同指换把和拇指把位换把,关键要明确换把前后音与音之间的排列关系。

      第7-8小节采用了异音同指换把:d1到g1是由A弦第一把位的4指换到第四把位的4指,各手指之间的音高关系相同:1指到2指、2指到3指、3指到4指都是按照半音关系排列的这里需要注意换把时手型及动作的整体性,手指与手臂一体向下移动完成换把第8-9小节采用了拇指把位换把:g1到c2是由A弦第四把位的4指换到第七把位的3指,由于属于中高音区,所以采用由拇指和3指构成的“八度音程把位”换把演奏完g1后由拇指作为过渡,保持手型迅速将拇指按在刚刚4指的位置,根据各手指之间音高关系的排列:拇指到1指全音、1指到2指全音、2指到3指半音,3指恰好在c2上由拇指参与的换把,更要格外注意换指手指、拇指、手臂三位一体动作的整体性(见谱例11)由此可见,只有明确了换把前后音与音之间的排列关系,才能更快速、更准确地进行换把无论换到什么音位,换把动作的整体性有利于新一个把位的生成和新把位音准的质量综上,通过对《a小调大提琴奏鸣曲》艺术特色的分析,可见,格里格的创作手法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同时在演奏技术上体现了他对挪威民族舞蹈特点和民族戏剧音乐灵感的捕捉,而不对称弓法等技法的使用也吸收了挪威民族舞蹈中的“三”元素,所以在演奏此曲时不仅仅要注意其技术内涵,更要把握其民族风格的外在张力。

      参考文献[1]孙鹏.北欧大提琴音乐的典范——格里格《a小调大提琴奏鸣曲》分析[J].音乐天地,2008.[2]廖乃雄.他永远凝视着祖国的峡湾——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生平、思想和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3]吕梅.论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中的民族性[J].当代音乐,2015.[4]张凤玉.民族性特征在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中的体现[J].内蒙古艺术,2010.[4]王盼.大提琴把为理念及换把方法试析[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4.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