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隆区工业园区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doc
33页精心整理武隆区工业园区建立“十三五”开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建成“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生态工业经济强区、生态文明示范名区、山水园林旅游新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生态工业经济强区建立的主战场,工业园区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为促进工业园区建立和生态爱护协调可持续开展,有效提升武隆工业园区开展水平,全面建成生态工业经济强区,依据《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立五大功能区的看法》〔渝委发〔2013〕14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提升工业园区开展水平的看法》〔渝府发〔2014〕25号〕、《中共武隆县委、武隆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生态工业经济强县的看法》〔武隆委发〔2015〕18号〕、《武隆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提升生态工业园区开展水平的看法》〔武隆府发〔2015〕45号〕、《重庆市武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重庆市武隆区“十三五”工业与信息化开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一、开展根底〔一〕主要成就一是规划不断完善武隆工业园区于2003年设立,启动区2平方公里,为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也是市政府批准的“重庆市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2006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
2012年,经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规划建立领导小组核准,园区范围拓展为11.5平方公里同时,经市经信委和市移民局审批,在园中设立了生态移民工业园,面积3.2平方公里规划的不断完善,为“十三五”时期的开展供应了足够空间二是根底设施根本配套十二五”期间,工业园区累计完成根底设施建立投资约28亿元,建成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白马组团2平方公里,平桥组团1平方公里,长坝组团0.5平方公里建成的工程主要包括土地整治5000亩、道路16.56公里、标准厂房6.7万平方米、职工宿舍1万平方米、污水处理厂1座、堤防14.8公里、道路绿化5公里、LED路灯500盏、110KV变电站2座、供水厂2座、保障性住房1592套和配套功能房86010平方米三是开展速度快十二五”末,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到达51.37亿元,年均增速46%,是2010年的5.7倍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4.43亿元,年均增速80%,是2010年的7倍四是集聚效应起先凸显十二五”末,签约拟入园企业53家,已入园44家,其中投产37家、在建企业7家,累计完成企业固定资产投资84.3亿元入园企业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有11家,投资10亿元以上的有5家。
十二五”末,园区工业集中度达43.9%,其中规模以上企业集中度达70.7%,产出强度达93.5亿元∕平方公里五是根本形成三大支柱产业十二五”末,形成了以穗通汽车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和豪华大巴产业,前景非常看好;形成了以隆泰公司等为龙头的材料产业;形成了以通耀铸锻、盛勋机械、罡阳机械等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涉及汽车及摩托车根底零部件、大型铸锻件、电梯等领域六是骨干企业开展势头好十二五”期间,罡阳公司、穗通汽车、隆泰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研发实力强,开展迅猛罡阳曲轴”成为重庆市闻名商标,隆泰公司、通耀铸锻、盛勋机械等企业产品远销美国及非洲、东南亚,穗通汽车被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认定为高科技企业,多款新能源汽车入选《免征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车型书目》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引荐车型书目》七是三大要素保障有力十二五”期间,资金、土地、生产三大要素保障有力,为工业园区快速开展供应了支撑资金保障方面,根底设施建立累计融资到位43.13亿元;土地保障方面,共取得用地指标5451亩,征收土地5103亩,拆迁安置群众464户,安置人口1634人;生产要素保障方面,用水、用电、用气等各类设施不断完善,企业用工得到有效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截至2015年,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1.37亿元,是2010年的5.4倍,虽然增速快,但经济总量仍旧不大二是企业规模小截至2015年,入园企业虽然已达44家,但投资1亿元以上的只有11家,投资10亿元以上的只有5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而且缺乏大型龙头企业支撑三是产业集群化水平低截至2015年,虽然新能源及大巴车、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已初具规模,但尚未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同类产品集聚不多,产业分布较散,产业链不长四是企业科技水平偏低十二五”时期,局部入园企业虽然取得了一些研发成果,但总体看,科技投入紧要缺乏,新产品、新工艺研发不够,专利成果不多,高科技企业少五是园城一体化推动不力由于诸多因素制约,园区建立与城镇建立之间整体统筹不够,配套缺乏,产城融合度不高,园城一体化建立推动不力〔三〕开展机遇十三五”时期,我国开展仍旧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定没有变更,经济长期向好的根本面没有变更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战略机遇武隆拥有一小时主城的便捷优势,乌江航道与长江有着自然联系,为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大战略,开展外向型经济供应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开展战略,为武隆指明白开展方向。
政策机遇中国制造2025、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三峡后续、国家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等区域政策合力,为我区开展供应了新机遇、新动力区位优势武隆地处外环经济带、渝东南生态爱护开展区与城市开展新区结合部,是渝东南的门户;渝怀铁路、南涪铁路与319国道、南涪高速、渝湘高速、乌江航道构成立体交通网络;渝湘高铁、仙女山机场建成后,武隆将进入“重庆半小时经济圈”二、总体思路及目标〔一〕指导思想与根本原那么指导思想深化执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历次全会以及区委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建立生态工业经济强区的战略任务,抓住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开展战略和产业构造调整的重大机遇,坚持“生态优先、规模适度、盘活存量、稳固提升、拓展创新”的原那么,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债务管控,转变开展方式,努力把工业园区建立成为绿色产业集聚区、生态工业示范区、城乡统筹样板区根本原那么——生态优先引进的企业必需是生态环保企业,符合“五大功能区域开展战略”的要求,绝不允许高污染、高耗能、低产能企业进入园区——规模适度近期,工业园区面积限制在5平方公里左右——盘活存量建立企业退出机制,加强对没有经济实力、无力履行协议企业的清退工作;盘活现有土地、厂房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稳固提升稳固机械加工、铸造、汽车摩托车制造等传统产业,提高产能,做大做强——拓展创新创新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开展物联网、互联网+、电商平台等信息技术,着力引进新兴产业及总部经济企业,拓展园区的产业及其形态〔二〕战略定位与开展目标战略定位生态工业经济强区主战场;渝东南地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开展目标到2020年,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到达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面积到达3.5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到达200亿元;实现税收5亿元表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 标单位2015年2020年一、工业经济开展指标1工业总产值亿元51.372002工业增加值亿元11.04433企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亿元84.31004利税总额亿元1.95235工业集中度%43.975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家2050二、科技创新指标1企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0.512专业研发企业数量家133专业技术人员占比%5104新产品产值率%37三、工业经济质量效益指标1工业园区总规模平方公里3.552单位工业用地总产值亿元/平方公里93.51003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36804万元工业增加值耗能〔吨标煤/万元〕1.20.85工业固废物综合利用率〔%〕%80856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比例2015年下降率%227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100三、空间布局与产业开展坚持高标准引进,集群化开展,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新型材料、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商品加工和机械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
〔一〕“一园四组团”的空间布局一园:武隆工业园武隆工业园位于武隆区西北四组团:白马组团紧邻白马城镇,距武隆城区24公里、重庆主城128公里,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到2020年,建成面积2.7平方公里;长坝组团紧邻长坝城镇,距武隆城区38公里、重庆主城132公里,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到2020年,建成面积1平方公里;平桥组团紧邻平桥城镇,距武隆城区56公里、重庆主城107公里,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到2020年,建成面积1平方公里;鸭江组团紧邻鸭江城镇,距武隆城区63公里、重庆主城120公里,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依据企业引进状况相机建立,到2020年,力争建成0.3平方公里〔二〕产业布局以机械装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医药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作为园区产业核心,形成构造合理、生态循环、智能信息的新型现代生态工业园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200亿元表2 工业园区产业布局组团名称主导产业主导产品及产业链2020年销售产值〔亿元〕白马组团汽车摩托车新能源环保巴士、改装车、专用车、摩托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130光电及旅游运动装备光伏、升降电梯、钢丝钢绞线制造、旅游商品、户外运动装备平桥组团铸钢及铁路运输设备制造铸钢、轨道交通装备、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40长坝组团通用设备及家电通用设备、农用机械制造、家用电器、汽摩配件、食品加工20鸭江组团食品旅游休闲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10纸业再生纸及印刷包装1.白马组团。
〔1〕产业重点以客车、摩托车、生物制药、升降设备及光电设备制造为主导产业,重点开展新能源大巴、商旅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电梯及立体智能停车库制造、钢丝钢绞线制造、生物制药、光伏制造、旅游商品、户外运动装备新能源整车打造以穗通汽车、中环动力等为整车龙头,大力促进纯电动型、混合动力型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生产,重点支持年产1500辆电动巴士、电动自行车等工程在配件方面,重点加强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部件研发与产业化,促进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的协同,提高零部件本地化配套比例,形成整车与零部件互动开展的格局在变速器、电池管理单元监控系统、电驱动系统、充电桩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技术突破,形成高质量、大批量、多品种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完整配套产业材料产业瞄准建材产品特性化定制巨大需求,绽开数控加工设备研发,尤其是利用信息化网络,重点推动定制化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围绕企业转型升级,打造钢丝钢绞线、新型复合材料等产业,加快推动隆泰新材二期年产3万吨稀土多元合金镀层钢丝钢绞线、新型建材等工程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引入大型龙头企业,重点开展30万辆摩托车成车工程大力促进电喷技术、新能源等节能环保技术应用,提高原始创新、引进消化汲取再创新、集成创新的实力,开发出消费者须要的新、奇、特摩托车,包括平凡运载代步型、运动休闲消遣型电动、油电两用等节能环保型摩托车。
依托现有汽摩零部件企业根底,重点培育动力总成系统、电子系统的集成实力,形成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竞争实力,关键零部件形成3~5家拥有自主学问产权、高质量、大批量、多品种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电梯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