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沙弥尼律仪要略.docx

21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34541334
  • 上传时间:2018-02-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08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沙弥尼律仪要略 宝华山隆昌寺司律学沙门读体辑集梵语沙弥尼,此翻息慈女谓息恶行慈,息世染而慈济众生也亦云勤策女亦云求寂女律仪 者,十戒律 诸威仪也上篇 戒律门沙弥尼离戒文中佛言十六以上应作沙弥尼素无瑕秽贞良完具无所毁辱父母 见听乃得为道素不 贞良不应为 道石人匿病,不 应为道以女人恣态难保,悦在须臾,复生恶意譬如水泡一起一灭,无有常定 须善观察,乃可度尼又佛观见 人间,上至二十八天,下至十八地狱,皆苦无乐故结戒以训后生由是信女剃发出家先受十支禁戒,名法同沙弥尼次与二岁验学六法, 为式叉摩那,俟岁满学净,堪入 亚 僧数者,在二部僧中,乞受比丘尼戒斯诚 正制比丘尼律失宗, 时风下迈而沙弥尼本所受戒未谙(an )憍慢者多轻二部大僧愚昧者全失诸门细行欲光道化以摄尼徒,难可冀也因采十戒,略明制止俾蒙学知所向方好心出家者,切意遵行,慎勿违犯然近为式叉摩那,比丘尼戒之阶梯远为菩萨戒之根本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庶几成就圣道不负初念出家之志矣若乐广览者,自当详阅律藏全典以下十戒条章,依律藏随字函本文录出并无增减第一杀戒沙弥尼初戒,不得杀生慈愍群生如父母念子,加哀蠕动犹如赤子何谓不杀?护身口意:身不杀人物蚑行喘息之类,而不手为,亦不教人。

      见杀不食、闻杀不食疑 杀不食、为我杀不食口不 说言当 杀、当害报怨,亦不得言死快、杀快,某肥、某瘦,某肉多好、某肉少也意亦不念当有所贼杀于某快乎!某畜肥、某瘦哀诸众生如己骨髓,如父如母如子如身,等无差特普等一心常2志大乘,是为沙弥尼始学戒也第二盗戒沙弥尼戒,不得盗窃一钱以上草叶毛米,不得取也主不手与,不得取,口不言取、心不念取、目不爱色、耳不 爱声、鼻不盗香、舌不 偷味、身不 贪衣、心不窃欲,六情无著常立权慧, 则曰不盗,是 为沙弥尼戒也第三淫戒沙弥尼戒,不得淫泆何谓不淫?真一清净身不淫泆口不说淫、心不念淫,执己鲜 明,如虚空风,无所倚著身不行淫、目不淫视、耳不淫听、鼻不淫香、口不淫言、心不存欲,观身四大本无所有, 计地水火风,无我、无人、无寿、无命何所淫泆?何所著乎?志空无相愿,是为沙弥尼戒也第四妄语戒沙弥尼戒,不得两舌、恶言言 语安详,不见莫言见,不闻莫言闻, 见恶不传, 闻恶 不宣, 恶言直避,常行四等无有非言,言 辄说道,不得 论说俗事,不讲王者臣吏、贼事,常叹经法菩萨正戒,志于大乘,不为小学,行四等心,是为沙弥尼戒也第五不饮酒戒沙弥尼戒,不得饮酒、不得嗜酒、不得 尝酒酒有三十六失,失道破家,危身丧命,皆悉由之。

      牵东引西,持南著北,不能讽经,不敬三尊, 轻易师友,不孝父母,心闭意塞,世世愚痴,不 值大道,其心无识,故不饮酒欲离五阴、五欲、五盖,得五神通,得度五道,是为沙弥尼戒也第六不著香花璎珞戒沙弥尼戒,不得持香华自熏饰,衣被履屦(ju),不得五色,不得以众宝自璎珞,不得著锦绣绫罗绮縠(hu),不得绮视当著粗服,青黑木兰及泥洹里衣,3低头而行欲除六衰,以戒为香;求诵深法以为真宝;三十二相以为璎珞;得植众好以为被服愿六神通无碍,六度导人,是为沙弥尼戒也第七不坐高广大床戒沙弥尼戒,不得坐金银高床,绮绣锦被,众宝綩綖不得念之,不得教求索,好床榻席,五色画扇,上好捎拂不得著臂钏指环真信戒, 惭愧施,博闻智慧一心精专,常求三昧以为床榻,心不动摇众慧自然以为坐具,七觉不转,志于道心,是为沙弥尼戒也第八不歌舞音乐戒沙弥尼戒,不得听歌舞音乐声,拍手鼓节,不得自为,亦不教人常自修身,顺行正法,不 为邪行一心 归佛,诵经行正,以 为法乐,不 为俗乐听经思维,深入大 义自不有疾,不得乘 车马象,当念 轻举,入不思议神通之达,以为车乘,度脱八难,是为沙弥尼戒也第九不捉持金宝戒沙弥尼戒,不得积聚珍宝,不得手取,不得教人,常自专精,以道为宝、以经为上、以 义为妙,解空、无相、无愿 为本,至于三脱,不求贪欲。

      欲离九恼,住道甚久,无穷无极,无有边际,亦无所住,是为沙弥尼戒也第十不非时食戒沙弥尼戒,食不失时,常以时食,不得失度过日中后不得复食,虽有甘美无极之味,终不复食,亦不教人犯,心亦不念假使无上自然食来,亦不得食也若长者国王(主)过日中后施,亦不服食,终死不犯常思禅定,一切饮食虽有所食,裁自支命,欲令一切解深远愿,得十种力以为饮食,是为沙弥尼戒也下篇 威仪门佛制尼众,律严大僧由其正法系增减故详考圣典,其制自明若沙弥4尼自不知应所施行,不许近圆以大比丘尼事更难作故须令熟学知已,乃许受具如不知,而即为授具戒者, 则谓佛法易行,亚僧易作是故沙弥尼应先崇训以下条则,于《大爱道经》, 《沙弥尼离戒文》,及第二分《比丘尼随律威仪》中节出又云栖《沙弥要略》内,凡沙弥尼可通用者,亦采集之良以末法尼伦,情多懈怠,闻繁则厌并恐文字生浅由是 删 繁撮要,仍分类聚,以便读学间有未备,从 义补入一二其乐广览者,自当检阅全书敬三宝第一1. 当敬佛,至心无邪持,头脑着地,常自 忏悔宿世罪恶2. 常敬法,心存于道,慈孝于经3. 常敬僧,心平不废,至诚有信4. 不得因小事嗔舍三宝5. 不得持佛像至大小便处6. 不得着不净履,入佛殿及僧塔中。

      7. 始于出家受戒,尽其终身寿命,常当时刻系忆三宝8. 朝暮礼佛发愿,愿在在生处,具丈夫相,童真出家,即能亲近三宝,供养承事9. 于近住女,并檀越前,应当赞叹三宝功德,生增人信10.凡着一衣,餐一食,饮一浆,常不忘佛恩着新衣履时,先当礼佛受饮食时,先当供佛恒存惭愧,起知足念敬大沙门第二1. 不得唤二部大僧字2. 不得盗听二部大僧说戒53. 不得转行说二部大僧过4. 不得见二部大僧过不起除读经时、病时、剃发时、饭时、作众事时5. 不得故作异语触恼二部大僧6. 不得无根嗔谤二部大僧7. 不得于二部大僧中挑唆彼此8. 不得故恼二部大僧假问经律9. 不得骂詈二部大僧10.不得于二部大僧前行11.不得轻侮二部大僧,故意于前戏笑,效其语言形相行步12.不得伺屏处,见二部大僧过指背13.行时若逢二部大僧,当下道低首旁立,恭让去已,然后方行事师第三1. 视和尚阿阇梨如视佛2. 当敬于师,常附近之,如法律行3. 当如师教,常应和顺4. 常当早起,勿后师次自警其心,勿令 师呼5. 早起时,当先清净着法衣,礼佛法,却礼 师6. 欲入户,先当三弹指7. 礼师时,去六尺,问讯,却行出 户8. 师坐禅,不应作礼师经行,不 应作礼。

      师受食,师梳齿, 师澡浴,师眠息等,不应作礼9. 欲礼拜,若师止之,宜顺命勿拜10.师闭户,不应户外作礼欲入户作礼, 应弹指三遍师不应,应去611.若使出不净器,不得唾,不得嗔恚12.当诚信于师,尽心给侍13.慈孝于师,心存左右,不去食息14.若行国中,见怪异之事,当启师语, 问其变异15.从师受经,当端心至实,身心口意无差特如毛发16.师设使行所至,当疾去疾还设有人问:“ 沙弥尼汝师在不?”当默然直去,不得共相应知17.设有过恶,寻当向师首过,言已无状18.一切当信向于师若人说师过,即当呵止19.持师饮食,皆当两手捧食毕敛器当徐徐20.侍师,不得对面立,不得高处立,不得太 远立当令师小语得闻,不费尊力21.若请问佛法,当整衣礼拜,合掌谛听,思惟深入22.若问家常事,不须礼拜,但端立师侧,据 实申白23.师若身心倦,叫去应去不得心情不喜, 见于颜色24.不得戏坐师座,及卧师床,着师衣帽等25.师疾病,始终料理,房室、被褥、 药、 ,粥食等,一一用心调治26.持衣、授履、洗染、烘晒等,具于律中,兹不繁录27.凡侍师,不命之座不敢坐,不问不敢对,除自有事欲问28.凡侍立,不得倚壁靠桌,宜端身齐足侧立。

      29.师有所使令,宜及时作办,不得违慢30.凡睡眠,不得先师除有病缘,白 师允憩31.人问师名,当云上某下某732.不得翘足叉腰,安然于师前坐卧如命坐,师起,即应速起33.守护师物,如己身命不得私自与人34.不得恶眼视师35.不得离师自住若师命终,若师有缘远行,不得随去应礼白本师:“应依止何人? ”当如师 命,即依止住一切还同事师法无异若师不指示便命终须更择良导依止而住若师破戒、破见、被僧如法如律治摈,亦应别觅明师依止而住不得纵情自用36.不得依止比丘僧住37.不得与沙弥同住38.不得随师住游境花园39.不得随师住神庙坟庵若师住,当作礼如律谏劝40.夏安居时当随师近大比丘界住不得于无比丘处夏安居41.师或有所施当恭敬顶礼乃受若已有者当云有,不可妄受随师出行第四1. 不得过历人家2. 不得止住道边共人语3. 不得左右顾视,当低首平目随师后4. 到檀越家,当住一面师教坐乃坐5. 到他寺,师礼佛,或自礼,不得擅自 鸣磬6. 师受斋,当立出生斋毕,复当侍立收 襯7. 若缘往,当与三人共行8. 当与大尼共行9. 若与优婆夷共行,应着法衣行着衣当齐整810.不得反抄衣行11.不得衣缠颈行12.不得跳行。

      13.不得手叉腰行14.不得摇身行15.不得掉臂行16.不得戏笑行随师后行,不得践师形影17.道旁遇有花果,不得擅摘18.随师遐迩往还,不得怨声言苦,现疲劳相19.若道逢男子,不得视忆当观空,作不 净想20.若路见俗奇之事,不得失声赞美入众第五1. 不得争坐处2. 不得于座上遥相呼语笑3. 众中有失仪,当隐恶扬善不得伐劳显己之功4. 不得与大比丘、大比丘尼共坐5. 不得相形笑6. 不得高声鼻涕呕吐7. 不得佛塔四边大小便,使臭气来入8. 不得向佛塔大小便9. 不得向佛塔舒脚坐10.吃茶汤时,不得只手作礼11.不得多言、多笑,及呵欠,当以衣袖掩口912.供佛花,取开圆者不得先嗅除萎者,方供新者萎者不得弃地践踏,宜着屏处13.应为大比丘尼给杨枝澡水等,随力能为,即当作之不得偷安,当求胜福14.若闻呼时,即念佛应之不得云有云是15.凡拾遗物,当白主事比丘尼16.凡上殿,当肃容仪不得放意自便17.不得恶口相调不得教人做不善语18.不得坐视大众劳务,避懒偷安19.不得私取招提竹木、花果、蔬菜,一切饮食,及一切器物等20.凡自称,当举二字法名不得云我及某甲21.不得因小事争执若大事难忍者,亦须心平气和,以理论辩。

      不可,则辞而去若动气出粗,即非沙弥尼22.入大僧堂,先礼圣僧像,次行十方礼23.若见式叉摩那及沙弥,亦应作礼随众食第六1. 闻犍槌声,即当整衣服2. 临食咒愿,皆当恭敬3. 出生,饭不过七粒,面不过一寸, 馒头不过指甲许多则为贪,少则为悭其余蔬菜、豆腐不出4. 凡出生时,默念偈云:汝等鬼神众,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5. 凡饮食作五观想: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10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 为疗形枯五 为成道故,方受此食6. 无呵食好恶7. 不得以食私所与若摘与狗8. 来益食,不得言不用若已饱,当以手 让却之9. 不得抓头,使风屑落邻钵中10.不得含食语11.不得笑谈杂话12.不得嚼食有声13.如挑牙,以袖掩口14.食中或有虫蚁,宜密掩藏之莫令邻单见生疑心15.当一座食不得食讫离座,更坐食16.不得食讫,以手指刮碗钵食17.凡食不得太速不得太迟18.行食未至,不得生烦恼19.或有所需,默然指授不得高声大唤20.不得碗钵作声21.不得食毕先起22.若违僧制,闻白槌,不得抗拒不服23.饭中有谷,去皮食之24.不得见美味生贪心,恣口食25.不得偏众食26.受食时,左手持钵,右手扶缘。

      1127.食未毕,不得先起,须俟结斋同众而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