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
9页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初三历史 2017.1注意事项:1. 本试卷有4大题,共43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相应位里上3.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里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1. 在下列图片中,能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① 陶器上的稻穗纹 ②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 ④半地穴式房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孔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下列思想家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①孔子 ②老子 ③孟子 ④庄子 ⑤董仲舒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3.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兵马俑 B.司母戊鼎 C.竹木简 D.青花瓷4.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5. 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汉武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体现该主张的是 A派张骞出使西域 B.设置西域都护 C.颁布“推恩令”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 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这些考古发现证实了 A.张骞出使西域 B.甘英到达波斯湾 C.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 D.中亚和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7. 根据汉字演变发展的脉络,下列“马”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②④③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论述某历史事件:“(这场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
这场运动 A.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B.大力宣传自由平等的思想 C宣扬人有生存、自由的权利 D.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9.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10. 崛起于法国动荡之际的拿破仑果敢刚毅,一生传奇其是非成败,众说纷纭;身前身后,褒贬不一如果以推动文明进步、创造文明遗产的角度肯定拿破仑,可选择的史实依据是 ①夺取政权,加冕称帝 ②打败反法联军,冲击欧洲封建势力,扩散法国大革命成果③征 战欧洲,扩疆拓土④亲自主持编制并颁布实施《民法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
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 B.欧洲国家民主独立的过程 C.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 D.反对殖民压迫的历程12. 曼弗雷德·马伊在《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中认为,19世纪40年代发表的某一文献,“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该文献是 A.《人民宪章》 B.《共产党宣言》 C.《国际歌》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世纪某一事件时说:“它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同时又 对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这指的是 A.但丁及《神曲》 B.马克思及《共产党宣言》 C.牛顿及万有引力定律 D.达尔文及《物种起源》14. 1912年4月14日23点40分,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次日凌晨2点20分沉没下列对于当时情况的场景设置中,符合史实的是 A.船上装有以核能为动力的发动机 B.瞭望员抓起话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 C.船长拿起拨打报警求救 D.游客纷纷通过互联网向家人发送电子邮件15. “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这种体制”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市场经济体制16. 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先后通过了《产业复兴法》、《社会保障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等70多个法案这些法案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B.社会矛盾得到缓和,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 C.社会性质发生改变,美国进入“黄金时代” D.开创了利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生活的范例17. 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去25年来,没有谁比我更彻底地……进攻苏联,只不过是企图进攻不列颠岛的前奏因此,苏联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这反映出 A.丘吉尔不再 B.英美已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C.苏联存亡事关英美的命运 D.苏联欲拉拢英美抵御德国18. 下列图片中属于冷战表现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9. 美国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世界》中写道:“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
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其中第三次权力转变是指 A.区域集团化 B.政治多极化 C.文明多元化 D.技术信息化20. 下面一组图片呈现的是德国小伙威廉的生活片断为他的快乐生活提供了如此便利的直 接原因是 打算去奥地利度假 带上护照和欧元就OK了 一国驾照各国通行哦 计划在荷兰工作啦 A.联合国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B.欧洲联盟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 C.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了区域化合作 D.世贸组织有利于成员国贸易自由化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21. 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都发展了封建制度,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2. 15世纪末,相信地圆学说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太平洋,达到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自认为到达了印度并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23.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积极向外侵略扩张,在世界范围造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局面。
24. 1921年,苏俄开始采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重点发展重工业,苏俄随之迅速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25. 下表是世界历史发展线索略图,其中与“格局形成”相对应的事件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6. 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她的突出贡献是提取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角度看,她研究的领域应属于生物工程技术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27. 今天成都平原仍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得益于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修筑的 .秦朝时修建的 ,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28. 既是巴黎公社的领导人之一,又是《国际歌》的词作者德国人 既是内燃机的发明者,又被称为“汽车之父”29. 20世纪30年代把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事件是 ;20世纪60年代严重威胁世界和平、把人类推向核战争边缘的事件是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30.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1战国农具 图2青铜牛羊 图3商鞅变法 (1)据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它们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据图3,你认为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是什么?(2分) 材料二(2)据材料二,指出1921-1925年间的相关政策与此前国内战争时期的应急措施比有什么特别之处?(1分)材料三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3)据材料三,指出长期实行该政策有何弊端?(1分) 材料四1933年5月,(罗斯福)颁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幅产品过剩的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面积和缩减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帖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4)据材料四,归纳罗斯福新政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1分)(5)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有何启示或者有何好的建议?(1分)31. “解放”本意指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
欧洲近代化以来,追求“解放”的步伐就一发而不可收从人性的解放,阶级地位的解放,民族的解放到生产力的解放,世界历史上演了一幕幕“解放”的宏大篇章,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阻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