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案例教案(一)打印版.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万家****客
  • 文档编号:343220306
  • 上传时间:2023-02-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5.01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案例教案(一)任务一 新闻阅读【教学目标】1.阅读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2.了解新闻内容,把握各种体裁的特点,学习读新闻的方法3.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新闻本身的发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明代顾宪成有句名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信息化时代,新闻是我们知晓天下事的途径二  活动一:畅谈新闻,初步感知1.请你谈一谈最近发生的你最感兴趣的新闻,并说说你获知新闻的渠道2.从刚才同学们的讲述中,你得到了对“新闻”的哪些认识?“新闻”是新鲜、真实、公开发生的事件,可多渠道获取3.速读本单元教材提供的文章,验证上述认识的正确性4.组内同学交流,尝试为新闻下一个定义新闻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新近发生的真实事件或情况三  活动二:体验情境,明确任务新成立的校园电视台将隆重推出《新闻追击》栏目,此栏目将报道校园及本市发生的重大事件,现面向全校征集栏目主创,要求面试者递交一份新闻作品请你和你的小组认真学习本单元内容,录制一期节目,包括新闻策划、采写、播报、录像等过程通过班级选拔后,胜出者将代表班级前往应征。

      你需要和你的小组同学完成以下挑战:在老师指导下,阅读教材及其他大量新闻作品,完成下列关于新闻文体知识的填写,考核通过,你才能获得记者证上岗1.了解新闻的基本特征:广义的新闻指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狭义的新闻指消息新闻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公开性等特点2.从结构及要素的角度把握每一则新闻的内容3.了解新闻语言的特点并通过新闻语言了解作者的态度与倾向4.区分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第二课时一  导入新课欢迎同学们来到记者训练营,在这里我们将通过阅读新闻提升大家的新闻素养,让大家快速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阅读新闻可以让我们获益良多,那么如何阅读新闻呢?在上一节课中大家对新闻已经有了初步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将从更专业的角度学习新闻二  活动一:新闻观察室1.比较阅读课文《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找出它们在结构和内容上的共同点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内容: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故、如何2.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为例,分析新闻的结构及要素结构分析: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主体:渡江战斗于……鲁港诸城进击中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要素分析:何时: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午夜到二十一日何地:芜湖、安庆之间何人: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3.把握新闻结构及要素,你认为我们可以如何阅读新闻?浏览——看标题和导语,即可了解新闻事件细读——把握新闻六要素: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故、如何三  活动二:阅读挑战赛限时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两则新闻,按照下表内容分析新闻结构和要素,看谁又快又准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结构内容新闻要素内容何人标题,,何事,导语,,何时,主体,,何地,背景,,何故,结语,,如何,四  板书设计读新闻五结构:标题、导语、主题、背景、结语——速读看结构六要素: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故、如何——细读看要素第三课时一  导入新课展示两幅摄影作品《芭蕾》和《跨栏》,欣赏运动之美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描述这两幅作品的内容,并说出图片的意义和价值文字的力量在于能够跨越时空,定格一瞬成为永恒新闻虽然有时效性,但是有一种新闻体裁却能留住某一画面,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新闻特写二  活动一1.阅读《“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找出新闻要素。

      何人:吕伟何事:在亚运会跳水比赛中夺得金牌何时:1982年11月24日何地:印度新德里达卡多拉游泳场何故:争夺奖牌如何:详写(见课文)2.哪个新闻要素在文中最为突出?说说这样写新闻的妙处最突出的新闻要素是“如何”特写用形象化的描写放大新闻中的片段,展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增强了艺术表现力,给人深刻的印象3.找出你认为富有美感的句子,进行赏析三  活动二1.从报道对象、表达方式、新闻价值等方面总结新闻特写的文体特点报道对象:一般是新闻事件中某个最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表达方式:主要用描写和叙述新闻价值:展现出强烈视觉效果,增强艺术感染力2.根据上文对新闻特写的总结为其下一个定义新闻特写是采用类似摄影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或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四  板书设计新闻特写报道对象:片段或部分表达方式:描写与叙述新闻价值:富有感染力第四课时二  活动一1.阅读《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概述文章所讲述的事件2.找出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3.找出文章中议论性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  活动二1.这篇通讯为什么能够打动人心?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探究这篇通讯的写作特色:①典型材料的选择围绕标题“一着惊海天”展开讨论,把握这则通讯选材的独特性与重要性②呈现重要的细节抓住通讯中的细节描写,结合语境进行分析③浓郁的抒情色彩结合通讯中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语句,通过诵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总结通讯的特点①具有新闻性即具备新闻的一般特征,如真实性等②具有文学性即富有文学色彩,语言生动,情感丰富③具有评论性作者具有较为明显的情感倾向,往往会发表议论或抒情三  活动三1.了解相关知识,介绍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言论的一种文体,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和手段其特点有:一、与其他评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二、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三、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四、主要面向广大群众2.从《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这则评论中圈画出表示作者观点的句子,并思考作者要表达什么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主要有:“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历史,不可能被忘却!”“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

      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人类的良知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日本右翼越顽固,越会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的是: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并一以贯之,坚决维护世界和平四  活动四:《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在写作方面有哪些特点1.运用对比手法,观点鲜明如课文第2段,作者从正面选取了四个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典型事例,阐述了“历史不可能被忘记”的观点;然后第3段从反面介绍了日本右翼分子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的丑陋言行正反对比,赞扬了世界上的正义之士,批判了日本右翼作者的观点愈加明确2.叙议结合,内容有条理文章中间的四个段落,作者先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摆明观点,然后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列举事例文章观点明确,内容上特别有条理五  活动五:对比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的特点,完成表格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时效性讲究传播的时效,被称为“带着露珠的新闻”讲究传播的时效较消息、特写时效性要求较低讲究传播的时效。

      新闻事件发生后,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评论并传播选材重事件,“何事”最重要纵然是人物消息,也主要是写人做的事,以事显人偶尔有细节镜头式的新闻片断,描写事件局部并放大细节有写人亦有写事,但不仅仅以交代清楚“何人”“何事”为最终目的,而是力图展现全貌没有细节不会有好通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言论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篇幅长不过千字,短如标题标题新闻、一句话新闻仅一行字、一句话消息只用报道新闻的“六要素”篇幅短小,内容精干短则四五百字,长则上千上万字通讯报道比消息详细、完整,富有情节篇幅有限结构一般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突出主要事实类似于散文,结构灵活结构灵活,如同讲故事,怎样讲有趣味就怎样讲用“文无定法”来描述最恰当围绕中心论点组织材料,安排层次,为中心论点服务表达方式以叙述为主,较少出现直接的抒情或者议论,通常看不到报道者明显的态度、立场或者评论以描写为主,可以适当穿插议论、抒情,使读者对事实的认识得以升华融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于一体偏重于议论,或者夹叙夹议任务二 新闻采访【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自主确定校园新闻选题,设计新闻采访提纲,进行新闻采访实践。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恭喜大家成功从记者训练营毕业了,接下来我们将奔赴新闻现场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解锁一项新技能,那就是新闻采访请大家根据活动背景,完成活动任务二  情境呈现为了积极响应保护环境的号召,进一步认识垃圾分类和厉行节约的重要性,学校也在推进垃圾分类活动,请你就此设计一个采访提纲,并对学校相关人员进行新闻采访三  活动一:采访知识知多少1.阅读教材《任务二:新闻采访》以及图书《新闻采访教程》《访谈技巧》等资料2.分小组进行讨论,梳理采访的流程并列出采访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看谁说得详尽采访分为前期准备、现场问答及后期整理三个部分前期准备:确定采访主题,选定采访对象,拟写采访提纲现场问答:守时赴约,注意仪表;征求认同,尊重对方;彬彬有礼,机智倾听;有效提问,讲究技巧;做好记录,重视资料后期整理:整理材料,去粗存精;成果确认,保持联系四  活动二:设计采访提纲根据所给情境,完成下列任务:1.小组讨论,做好分工,根据情境确定选题及采访对象2.拟写本次采访的提纲,可参考教材《任务二:新闻采访》及图书《实用新闻采访》《新闻采访与写作》3.各小组展示采访提纲尤其是采访问题并说明理由,全班进行讨论修改。

      提示】1.采访问题要有针对性;2.采访问题要有全面性;3.采访问题要有联系性五  活动三:现场采访及整理1.小组内先进行一次模拟采访2.老师事先联系学校工作人员,根据小组确定的采访对象,各自前往现场采访3.整理现场采访资料,形成采访成果,作为新闻创作课的素材六  作业布置根据本课所学的采访知识,小组合作,确定新的新闻选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采访(有余力的小组可根据校园或社会情况,完成多次采访实践),为新闻录制和展播做准备七  板书设计新闻采访前期准备——选题和提纲现场采访——提问和记录后期整理——整理和确认任务三 新闻写作【教学目标】1.学会写作不同体裁的新闻2.学会根据不同新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2.2 分式的除法 教学设计.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2.1 分式的乘法 教案.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2.1 分式的乘法 教学设计.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2.1 分式的乘法 学案.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2.2 分式的除法 学案.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2.2 分式的除法 教案.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1.2 分式的化简 教案.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1.2 分式的约分及化简求值 学案.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1.2 分式的化简 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1课时)》导学案(含答案).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导学案(含答案).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每课时教学设计汇编(含两个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每课时导学案汇编(含两个导学案).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每课时导学案汇编(含两个导学案).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2课时)》导学案(含答案).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导学案(含答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