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版【冀教版】七年级下册:9.1三角形的再认识导学案.doc
2页1 1三角形9.1三角形的再认识【学习目标】1.知道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能够辨认三角形的边、角;2.经过探究总结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会根据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会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3. 在探究三边关系的过程中,培养重视实践的意识,和善于观察、敢于猜想的精神.【学习重点】1.三角形的概念; 2.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过程.【学习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预习自测】1.由不在________________的三条线段_________相接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如图2,∠A的对边是____________,边DC的对角是_________3.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2,3 B. 2,3,4 C. 1,3,4 D.1,2,4【合作探究】活动1 由实际情境感知三角形请同学们看课本P100中观察与思考第1题.1.根据第1题的图片,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三角形?2.请指出课本P101练习题第二题中三角形的个数.3.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活动2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平面图形叫做三角形.ABCD· 边顶点abc内角三角形有三个内角、三个顶点和三条边请指出上图中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顶点和三个角.讲述:相邻的两条边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三角形用三顶点表示,三角形的符号是“△”,如三角形ABC可以记作“△ABC” .课后练习:第3题和课后习题的第1、2题.活动3 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请拿出准备好的木棒,组成三角形,并填写下面表格:分组能否组成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3cm,4cm,6cm3cm,4cm,8cm3cm,6cm,8cm4cm,6cm,8cm能组成三角形有几组?它们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结论: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我们把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边叫做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把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活动4 回顾与反思1.请你说一说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那些概念?2.三角形的三边有怎样的关系?【解难答疑】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cm和10cm,则它的周长是( )A.21cm B.25cm C.20cm D.20cm或25cm2.已知三角形的周长为15,且其中的两边都等于第三边的2倍,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短边长为 ( )A. 1 B. 2 C. 3 D. 4 3.以8,9,x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则第三边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反馈拓展】1.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5cm,6cm,8cm,13cm,以其中任意三条线段为边可构成_____个三角形。
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8,一条边长为5,则其他两边的长分别可能是____________3.设a,b,c是△ABC三边,化简∣a-b-c∣+∣b-c-a∣+∣c-a-b∣EDA图2 B C10.如图3,有______个三角形图3图三图3【总结反思】1.本节课我学会了: 还有些疑惑: 2.做错的题目有: 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