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冶金行业)麻地沟放顶煤改.doc
102页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二采区矿井二采区 1320113201 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 1 前前 言言 一 概况一 概况 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忻州市河曲县城东南直距 25km 的前麻 地沟村北炭窑沟 行政区划属沙坪乡管辖 其地理坐标 东经 111 14 35 111 16 07 北纬 39 10 19 39 12 31 根据2008 年 1 月 15 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局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 局联合颁发的晋煤行发 2008 13 号文 关于对忻州市河曲县第二次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方 案的批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 资源整合 关小上大 联合改造 淘汰落后 优化结构 的方针 将原山西河曲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 原山西河曲前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矿 井和原山西河曲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北侧 1 09 km2空白区整合为山西台基麻地沟煤 业有限公司 整合后矿井井田面积为 4 0686km2 批准开采 13 号煤层 生产能力为 600kt a 2009 年 山西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参加了山西省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 晋煤重组办发 2009 41 号文 关于忻州市河曲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 部分 的批复 山西台基麻地沟煤业 有限公司属于单独保留矿井 整合后矿井生产能力为 900kt a 批准井田范围保持不变 批准开采 13 号煤层 所属投资主体为所属主体企业为山西忻州神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本次兼并重组整合矿井 2012 年 11 月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 C1400002009111220045376 井田面积为 4 0686km2 批准开采 13 号煤层 生产能 力提升至 900kt a 本次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规模为 900kt a 2013 年 2 月 5 日山西省 煤炭工业厅为该矿颁发证号为 201422322052 的煤炭生产许可证 矿井采用主斜副平硐 开拓 综采放顶煤工艺 生产能力 0 9Mt a 2012 年 12 月 21 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颁 发证号为 晋 MK 安许可证字 2012 D105 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许可煤炭开采 许 可能力 900kt a 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注册号为 140000105951168 的企业法人营业 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二采区矿井二采区 1320113201 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 2 执照 企业名称为 山西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 公司类型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该矿现为生产矿井 现为开采13 号煤层 采用长壁放顶煤一次采全高综采采煤法 顶板管理为全部垮落法 中央并列 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 近年来 放顶煤采煤法在我国得到迅猛的发展 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放顶 煤采煤法在煤矿得到广泛应用 对提高全国煤炭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一些煤矿对放 顶煤开采在通风 防瓦斯 防煤尘 防火等方面安全管理工作的特殊要求不够 未严格 执行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 一些放顶煤开采的工作面在 一通三防 等方面存 在重大安全隐患 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 甚至发生了重大事故 为此国家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于 2008 年 7 月下发安监总煤行 2008 130 号文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工 作的通知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于 2008 年 8 月下发晋煤安发 2008 702 号文 关于转发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 工作的通知 的通知 我公司于 2013 年 6 月受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 委托编制 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二采区 13201 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 以进一步指导矿井放顶煤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二 设计的主要依据二 设计的主要依据 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总煤行 2008 130 号文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工 作的通知 2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安发 2008 702 文 关于转发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的通知 3 煤矿安全规程 2011 版 4 山西同地源地质矿产技术有限公司 2008 年 6 月编制的 山西台基麻地沟煤业有 限公司资源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5 煤样鉴定报告 6 采矿许可证 证号 C140000200911122004537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二采区矿井二采区 1320113201 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 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9 矿井防灭火规范 试行 10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AQ1029 2007 11 矿山救护规程 AQ1008 2007 12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GB 50215 2005 13 煤矿防治水规定 14 建筑物 水体 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15 矿山电力设计规程 16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AQ1020 2006 17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 2010 三 设计的指导思想与主要特点三 设计的指导思想与主要特点 依据 煤矿安全规程 2011 版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GB50215 200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总煤行 2008 130 号文和国家关 于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的要求 在放顶煤开采的生产过程中 结合其开采工艺的特殊性 重点解决工作面通风和防瓦斯 防火 防煤尘 防水 顶板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 配 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制定与之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管理措施 设计方案要充 分体现出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性强 安全可靠 简单实用 有效的防止事故发生 加大安 全生产力度 设计针对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 13 号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技 术条件的分析 结合本煤矿放顶煤综合机械化开采的经验 矿井开采 13 号煤层赋存稳 定 位于太原组中下部 井田内大部含 3 层夹矸 个别地方含 1 层或 4 层夹矸 结构复 杂 13201 工作面煤层厚度 13 39m 符合 煤矿安全规程 第 68 条采用放顶煤开采时 煤层厚度须 4m 以上 工作面采高为 3 5m 放煤高度 9 89m 采放比 1 2 83 符合 煤矿安全规程 第 68 条采放比不大于 1 3 的规定 总之 从本矿井 13 号煤层的开 采条件来看 包括煤层厚度 埋藏深度 煤体强度 节理裂隙发育程序 夹矸情况以及 顶板条件等 并结合矿井所选用采掘设备都比较适合综采放顶煤开采 针对本矿井安全技术条件 设计在通风 防治瓦斯 防尘和降尘 防火等方面制定 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二采区矿井二采区 1320113201 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 4 了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各项措施的具体贯彻和落实 将有效的预防各类事 故的发生 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四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四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1 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工作 对井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认真分析 井下生产中要密 切注意观测水文地质情况的变化 特别要遵守 预测预报 有掘必探 先探后掘 先治 后采 原则 以防水患事故发生 2 井田内该区域 13 号煤层经鉴定为自燃煤层 因此 生产期间矿方对 13 号煤层 的自燃发火性不能掉以轻心 要结合煤矿防灭火相关规定 制定完善的防灭火措施 矿 井在回采工作结束后 一定要按规程对采空区密闭 并留足保安煤柱 搞好防止煤自燃 工作 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二采区矿井二采区 1320113201 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 5 第一章第一章 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第一节 矿井概况矿井概况 一 井田境界及四邻关系一 井田境界及四邻关系 根据 2012 年 11 月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 C1400002009111220045376 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范围坐标如 下 1980 西安坐标系1954 西安坐标系 坐标 拐点 编号 纬距 X 经距 Y 坐标 拐点 编号 纬距 X 经距 Y 14341658 7119522916 9614341706 0019522988 00 24341252 7019523728 9724341300 0019523800 00 34340089 7019522931 9734340137 0019523003 00 44339823 6919523134 9744339871 0019523206 00 54338717 6819522173 9754338765 0019522245 00 64338352 6819522563 9764338400 0019522635 00 74337562 6819521783 9774337610 0019521855 00 84338117 6819521288 9684338165 0019521360 00 94338462 6819520948 9694338510 0019521020 00 104339499 6919521438 96104339547 0019521510 00 114340519 7019522606 96114340567 0019522678 00 124340774 7019522311 96124340822 0019522383 00 井田南北最长 4 096km 东西最宽 2 78km 面积为 4 0686km2 井田内批准开采 13 号煤层 整合后井田西 西南与山西晋神河曲煤炭开发公司沙坪煤矿相邻 东部与原后麻地 沟矿 已关闭 相连 北面与东南为空白区 见井田四邻关系图图 1 1 1 二 地形 地势及河流二 地形 地势及河流 本井田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北部 井田地形总体中西部高 北部和南部及东部低 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二采区矿井二采区 1320113201 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 6 最低点位于井田北部西边缘沟底 海拔 976 20m 最高点位于井田北中部 海拔 1137 00m 相对高差为 160 80m 属中低山区 区内地形切割强烈 地表大部分被黄土覆 盖 基岩出露较少 其地貌形态以黄土梁 黄土坡 黄土梁峁为主 山顶呈浑圆状 河 谷呈树枝状 多为 V 型谷 本区属黄河流域 区内主要有三条较大沟谷 即小伍村沟 杨家沟和麻地沟 雨季 沟谷中下游有小流量水 由北而南入县川河 经县川河往西注入黄河 据河曲县水文站 资料 黄河最大流量 8000m3 s 最小流量 50 m3 s 河床坡降万分之七 县川河属黄河一 级支流 平时无水 干枯 雨季时为排洪通道 县川河为本区域内黄河的最大支流 据 县川河水文站资料 汇入面积 1610km2 水位 882 5m 流量 4320m3 d 其它支流均为季 节性河流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资料 工业场地及井口处历史最高洪水位线标高为 980m 三 气象与地震三 气象与地震 本区属大陆性气候 据河曲县气象站资料 本区气候的特点是温凉干燥 四季分明 冬季少雪 春季干燥多风 夏季雨量集中 秋季短促凉爽 据统计 年均气温 8 8 冬季最低气温在 1 月份 冬季平均气温为 9 4 极端最低气温为 26 9 1977 1980 年 夏季最高气温在 7 月份 夏季平均气温为 23 9 极端最高气温为 38 4 根据 河曲县气象局资料 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