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30年代电影.第四节doc.doc
4页第三章 30年代电影第四节 在对外学习中探索【教学目的】 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经验和蒙太奇经验的学习、借鉴【教学重点】 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经验和蒙太奇经验的学习、借鉴【教学难点】 孙瑜、沈西苓对西方电影经验的学习【教学方法】 视频观赏、赏析法、讲述法等【教 具】 多媒体课件【教时安排】2课时【教学地点】 1号楼414、207多媒体教室【教学时间】一、好莱坞电影经验的渗透——孙瑜为例 “诗人导演”孙瑜(沈西苓称之)——其“求善求美”别于夏衍的“求真”,富于理想、浪漫色彩,激情四溢孙瑜的电影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1928年的处女作《潇湘泪》及翌年的《风流剑客》——“序幕”由1929年参加联华公司拍摄《故都春梦》起,至1934年完成代表作《大路》止,一共编导了八部影片——最旺盛期1935年开拍《到自然去》,到解放后拍成的《武训传》、《乘风破浪》、《鲁班的传说》——晚期一)二十年代的作品1、长城1926:武侠神怪片《鱼叉怪侠》《风流剑客》——艺术手法比较精致、新颖2、联华1929:家庭伦理剧(1)《故都春梦》抨击军阀统治下的腐朽社会:沉浮宦海——遗忘妻女——悔罪返家;表现技巧:在分镜头和导演处理上有独到探索。
2)《野草闲花》:灰姑娘故事模式——好莱坞式梦幻色彩,受《茶花女》《七重天》影响与郑正秋影片的区别:受文明戏、影戏电影影响较少,较少揭露性,异于“痴心小姐负心郎”的老套故事,赞美超越阶级差别的纯洁爱情受西方影响:对好莱坞叙事手法掌握较熟练,通过情景交融,穿插有致的镜头处理,形成清新流畅的艺术风格二)三十年代的两次转变(1932)1、前期:浓厚的小资的幻想色彩2、后期:反帝爱国、反压迫主题的出现《共赴国难》《火山情血》《天明》《野玫瑰》(为表现片中上海下层市民住的“鸽笼”般的弄堂房子,孙瑜请了一个同济大学毕业的技术员造了一架有四丈高的摄影升降机,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架也是当时唯一的一架升降机)抗日救国的大声疾呼——《小玩意》1933、《大路》1934《小玩意》——叶大嫂:“敌人杀来了!中国要亡了,快救!救中国!”《大路》:躯体死了,精神永生——乐观、活力3、寓言式故事:哲理性思索《到自然去》1936美国最主要最著名的社会学家威廉·格雷姆·萨姆纳认为,社会不平等是一种自然状态,是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万能的和普遍的他拒绝任何改革的尝试,拒绝社会关系的革命把动植物界生存斗争的自然选择学说硬搬到社会领域,把社会中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等同于生物界的生存竞争、弱肉强食,并赋予冲突以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三)孙瑜对好莱坞经验的运用1、叙事的情节结构和剪接技巧流畅《小玩意》2、重视造型美感及其表现力3、重视外国经验本土化:与深厚的本民族文化底蕴相结合,在两种文化思想的融汇中寻找自己的艺术道路不追求冷静的客观风格,而是把作者的评价和情绪直接灌注进去,探索一种带有主观色彩的叙事方法:或穿插抒情性段落,或贯以情绪线索4、对好莱坞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艺术性因素的引入而非商业性因素总结:特点:好莱坞电影中的一套创作方法和经验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影片中好莱坞电影有力地影响着电影观众的欣赏习惯和趣味,影响着电影创作者的电影经验的形成作用:一方面帮助中国电影工作者学习和掌握电影艺术表现手段和技巧,另一方面,强化了中国电影中久已存在的戏剧化倾向和商业性情趣二、把苏联蒙太奇经验运用于电影叙事(一)蒙太奇思维的核心:不同部分之间的组合和碰撞能产生新的意义和力量对冲突的关注和表现:内容上的贫富、善恶,形式上的不同镜头、段落或形象之间的冲突1+1》2蒙太奇具有叙事和表意两大功能,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前者对中国影响最大,它包含:平行、交叉、重复、连续几种技巧表现蒙太奇表现蒙太奇是以镜头序列为基础,通过相连镜头在形式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生单个镜头本身所不具有的丰富涵义,以表达某种情绪或思想。
其目的在于激发现众的联想,启迪观众的思维活动包含抒情、心理、隐喻、对比蒙太奇等理性蒙太奇是爱森斯坦创立,包含: 杂耍蒙太奇——通过两个镜头的撞击确立一个思想或一系列思想,造成一种情感状态,尔后,借助这种被激发起来的情感,使观众对创作者打算传输给他们的思想产生共鸣这种超越叙事地让镜头间的配合产生新含义的做法在30年代中国还不能完全为人们所理解,创作上是把它与好莱坞电影经验结合起来,注重叙事蒙太奇技巧的应用二)沈西苓1、简介原名沈学诚,笔名叶沉,浙江省德清人,是中国三十年代著名的电影、戏剧艺术家,左联发起人之一他所编导的影片都不同程序地反映了现实生活,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抗日爱国思想,处女作《女性的呐喊》,《上海二十四小时》——直接描写工人生活他的《十字街头》和袁牧之导演的《马路天使》标志着中国左翼电影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沈西苓能编善导,能诗善画,又会翻译,是个全才艺术家,1940年12月17日病逝重庆,年仅36岁2、作品《女性的呐喊》:女主人公叶莲的朋友少英是个进步青年,为参加革命到武汉去了叶莲本来家庭幸福,却遭到军阀混战的毁灭,只剩下她自己和妹妹这时,包身工工头陈大虎,也是在上海租界的洋场恶少胡大少爷的爪牙,来到内地做包身工生意。
叶莲一心想着自主、奋斗,结果和妹妹一起被陈大虎骗到了上海,住在一个阁楼上,进工厂做工到了这里,叶莲才亲眼目睹了恶毒的陈大虎残酷地虐待包身工,叶莲心中不平陈大虎为了更好地巴结胡大少爷,便逼迫叶莲去见胡大少爷,并且强迫她签订白做三年“包身工”的卖身契叶莲始终没有屈服叶莲的妹妹不堪忍辱胡大少爷的污辱而死,叶莲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为替妹妹报仇,打晕了胡大少爷晚上,她在街头奔波着,巧遇她寻找许久的老同学爱娜,但这已不是以前的爱娜了,如今爱娜已经是有钱人了爱娜对于叶莲的遭遇和做法,不但不理解反而加以嘲笑叶莲对她的希望破灭了此时,叶莲想起了从前少英对她说过的话:“个人奋斗是会失败的,健实起来再奋斗清晨,第一声汽笛鸣响了……《上海二十四小时》,遭到了国民党电影检查机关的无端扣留和大肆删减,反复审查达十余次,剪掉了很多的画面,一直拖到1934年12月才准予放映沈西苓最早的两部电影可以称之为转型时期的不成功的作品,在自身的导演技巧和与国民党当局的斗争技巧方面都还未成熟3、沈西苓的创作风格1)关注现实《十字街头》就是代表2)强烈的对比手法《上海二十四小时》中,工人和资本家截然不同的生活,揭示尖锐的阶级矛盾女工疲惫地下班时,资本家的太太刚睡眼朦胧地醒来;太太泼在地上的鸡汁与童工受伤留在地上的鲜血形成视觉对比。
工人为没钱请医生一筹莫展,买办太太却随意地付给了宠物狗的兽医二十两银子;工人家庭的穷苦贫困与上流社会舞厅里的骄奢淫逸相接,轰鸣喧嚣的车间与幽沉静穆的公馆相映他把不同情节线索之间的冲突和对比,以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电影蒙太奇手段表现出来3)悲喜剧的艺术风格《十字街头》主题严肃,表现对知识青年生活方式和出路前途的深沉思考,影片把严肃的思考和轻喜剧的艺术风格结合,十分注重在诙谐的细节描写中展示人物和人物关系4)具有诗情画意,造型感强《船家女》中宁静优美的西湖风光5)对电影蒙太奇运用做了大量的探索探索把蒙太奇的方法运用到电影视听形象的整体构成之中如《乡愁》中,瞎眼的老母亲因楼下打牌的喧闹声而回想起战乱;表现女主人公面对洋场阔少们花天酒地的狂欢却难忘被敌人占领的家乡时分割画面的处理他把镜头的蒙太奇构成作为一种叙事手段,同时又赋予其某种隐喻和象征意义如《女性的呐喊》,在描写包身工恶劣的生活条件时,把工人拥挤的宿舍与鸟笼的镜头穿插,暗示她们没有人身自由的处境;工人抢吃饭与一群鸡啄米穿插,隐喻了她们的非人生活结尾女主人公处于迷惘境地,插入汽笛轰鸣的镜头,表现思想觉悟、重新振作、精神升华他把苏联蒙太奇经验与好莱坞叙事剪接技巧的借鉴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视觉效果流畅而又轻快、明朗的镜头节奏。
布置作业:沈西苓的创作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