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呈坎镇人文地理研究报告.docx
8页呈坎镇人文地理研究报告 呈坎镇人文地理特征研究报告 胡珍珍 地理科学专业2007级1班 学号170207042 一、自然地理概况 呈坎位于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黄山风景区的南麓(东经5955′,北纬11815′;在XX县区通往黄山的公路佛子岭段折向东北五公里处),北距黄山40公里,南距XX县区政府驻地--岩寺镇15公里 呈坎历属XX县区,1987年地级XX市设立,呈坎划归XX市XX县区,于二00二年撤乡设镇呈坎镇东与历史文化名城--XX县区许村镇毗邻,南与潜口镇接壤,西与西溪南镇、洽舍乡相连,北与富溪乡相依,属XX县区的畈、山结合部行政区域面积82.4平方公里,辖10村111个村民组,3954户13598人境内人口以汉族人口为主.呈坎镇人民政府驻地--呈坎村,一九九六年五月被XX省人民政府命名为“XX省历史文化保护区”,现有两个国保单位(22处),并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信息的中心 山河呈坎属黄山山脉,平均海拔350米众川河是境内主要河流,长达19公里,流域45.58平方公里,属于新安江的三级支流。
气候呈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年最高气温为40℃,年最低气温为-10℃,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雨量1450毫米,夏雨集中,伏秋多旱,冬季少雨夏季气温稍低,而冬季气温稍高,日照稍短,农作物生长期略长 土壤与植被:农、林产业占全镇的主导地位a、土地资源:辖区土地资源8248公倾,其中:林地5738公倾,占69.5%,森林覆盖率62%;耕地738公倾,占9.5%;园地1021公倾,占12.4%;茶园1010公倾,占园地面积的99%;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24公倾;交通用地48公倾;水利用地257公倾b、水利资源:众川河纵贯南北,灌溉流域两岸340公倾农田;丰乐水库发挥着灌溉、防洪、发电、淡水养殖的综合作用c、土壤资源:呈坎全年无霜期240天川地多为红壤冲积土,山区土壤多为红壤、黄红壤,适宜林、竹、茶、香榧、果木、中药等经济作物生长 呈坎地处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景观独特,地方物产丰富,交通十分使捷,205国道横贯境内,由南向北直抵 黄山风景区 图一 村子外围 二、人文地理特征 1、文化 呈坎文化是徽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镇内不仅有体现徽文化特点的徽州古建筑,还有徽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的牌坊《牡丹亭》作者汤显祖曾说"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身处在古老朴实徽州土著村落的古民居之中,和当地山越族居民一起生活,品尝农家野味土菜、慢品徽州茶道、走访当地农家观赏"中国戏曲文化活化石"之称的--傩戏、中国最具地方特色的徽州古老戏曲--黄梅戏,体味徽州人家的民俗风情,感受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古朴情结 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菜、徽州方言等等它是一部反映我国古代码民间生活的百科全书在全国领取风骚800年之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呈坎村被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的呈坎村位于XX市XX县区北部,距2o5国道仅5公里,为呈坎政镇府所在地、现有人口2700余人,呈坎古名龙溪,自唐末江西南昌府秋隐、文昌罗氏二兄弟举家迁此“择地筑是而居”易名呈坎以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我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 呈坎依山傍水,融自然山水为一体,二圳五街九十九巷,聚集着不同风格的亭、台、楼、阁、桥、井,祠、社及民居,全村现保存着明清建筑100余处,其 中有罗东舒祠、长春社、罗润坤宅等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彩绘将徽州古建筑艺术的古、大、美、雅体现得淋漓尽致。
被中外专家和游人誉为“中国古建筑艺术博物馆”;呈坎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历史文化沉淀深厚,至今仍保留着董其昌、林则徐等历代名人题写的牌匾30余块1995年5月,呈坎村被XX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现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推荐目录 图二 呈坎远景 呈坎依山傍河而建,座西朝东、背靠大山、地势高爽、选址完全符合“忱山、环水、面屏”的古代风水理论;两条水圳引众川河水穿街走尸,现仍发挥着消防、排水、泄洪、灌溉等功能;众种河绕村而过,故而呈坎村桥多,其中著名的有元朝修建造型优美的环秀桥、明代修建的江南单孔跨度最大的石拱桥----隆兴桥;十字路口与丁字路口至今仍保留着3座打更防盗和节日悬灯照明的明代更楼,由于选址审慎、布局合理,精心设计、施工,古村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以山为本,以水为魂的山水田园特色显著 2、建筑 徽州古村落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中,村中仅明代建筑就有28处呈坎依山傍水,融自然山水为一体,二圳五街九十九巷,聚集着不同 风格的亭、台、楼、阁、桥、井,祠、社及民居,全村现保存着明清建筑100余处,其中有罗东舒祠、长春社、罗润坤宅等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彩绘将徽州古建筑艺术的古、大、美、雅体现得淋漓尽致。
被中外专家和游人誉为“中国古建筑艺术博物馆”呈坎现有宋、元建筑各一幢,其一是长春社,宋建明修是徽州仅存的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公共建筑;其二是罗会泰宅(俗称老虎润)为元代建筑,呈正方形、高大精美、宛如古堡呈坎明清建筑不仅数量大,而且祠堂、民居、更楼、石桥类型多样,仅三层楼民居现仍保存7幢,尤其是罗会炯宅(罗应鹤官邸)石牌楼门罩;罗会炳宅(俗称石柱厅)木牌楼门罩、须弥座、高大客厅和独柱旋转楼梯;罗长铭宅天井鱼池;罗季颖宅雕甍镂栋;罗来龙宅猪食槽天井;敬老院支祠暗壁楼梯;汪闺秀宅陶瓷水枧;环秀桥水构亭;灵山岭石构亭以及民宅的斜门、铁皮门、楼厅美人靠、窗户遮羞板、石雕、木雕、砖雕以及月梁、梭往、彩绘等,特色显著;呈坎古村保存至今的明代建筑,虽遭大量破坏,但仍占XX市首位,而且类型丰富,风格之独特,在全国都属独一无二,故有“呈坎民居甲天下”之誉 图三 宝纶阁祠堂 图四 徽州民居特点--天井 3、风俗 徽剧、徽州目连戏 闹灯会、女婿上门、上九庙会、草龙、徽州竹编技艺,灵山酒酿,徽州毛豆腐,古塘菜糕,呈坎长春大社及徽州社屋民俗,灵山庙会 4、工业 据黄山新闻网报道3月12日上午,位于XX县区呈坎镇的XX市新建茶叶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的景象,工人们正在为新签下的订单加紧工作。
据了解,新建茶叶机械有限公司是该镇2008年引进的项目,经过资源整合和多方努力,实现了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当年见效,今年1至2月销售额更是达到了300万,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当地打造工业强镇开好了局,起好了步 XX市新建茶叶机械有限公司的发展只是呈坎镇经济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镇始终坚持工业强镇发展思路,把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作为实现呈坎强势崛起的中心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工作,努力破解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几年来该镇共引进项目44个,其中工业项目30个,2008年更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年引进项目13个,工业经济实现税收达534万元,进一步夯实了镇级经济基础 三、认识: 呈坎镇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如自然景观有灵山,丰乐湖景区等,文化景观丰富十分不仅有古代的建筑村落,还有会文化的典型建筑—牌坊且靠近黄山风景区,发展旅游业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因此,呈坎镇应加大对旅游方面的开发,加大旅游宣传,但同时也要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旅游资源能够发挥其作用加强保护古民居意识,实现保护和开发和谐 呈坎镇土壤属于红壤,产值不高,要加强红壤的改造,同时也要种植适合红壤的经济作物,如茶树和毛竹,发展特色工业,如茶叶加工业,竹笋加工等。
如一些知名企业,漕溪茶厂 呈坎镇民风民俗众多,是千百年来徽文化的重要体现,应加强保护,使其能渊源流传下去,有利于徽文化的历史研究 图五 晨曦中的山村 呈坎是农业大镇、旅游新镇,是一方后发优势很大的希望之地进入21世纪,镇政府带领全镇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忠诚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务实创新,敢于争先”的徽州精致,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科教兴镇大开放和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建设新徽州新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