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3页第一课时理解立体图形(一)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和区别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水平,初步建立空间观点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点教具、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物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好多的礼物呢!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请1号小组长迅速打开,请大家看看都有哪些东西?(指名介绍实物名称,能够补充)二、动手操作,感知形状1、归归类请你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观察指导)2、说理由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3、学新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利用课件展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归类情况,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4、再巩固1)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图形,学生辩认形状2)请你说出一个身边的物体形状三、深入探究,感知特征1、选一选请每个小组2号把每个形状的物表达出一个来,看看哪个小组做到不重复,没遗漏2、猜一猜大家猜猜看,掉到地面上,哪个物体最不稳当?为什么?3、滚一滚我们来滚滚看,你发现什么了吗?圆柱也能滚动,为什么?汇总板书:球有曲面易动圆柱题4、摸一摸现在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汇总板书:长方体正方体有平面平稳圆柱体5、推一推请大家放在桌面上推一推,你明白了什么?(明白落地稳和不稳的原因,加深特征的理解)四、摸物游戏,深化理解1、说图形,想样子。
2、猜谜游戏3、摸物游戏五、总结评价,拓展延伸:这节课你快乐吗?你学会了什么?理解立体图形(一)教学反思一年级刚入学的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怎样让孩子理解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由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模型,从模型中探究发现特征,是这节课准备工作的基点要求课前注意收集生活中的物品以备教具使用,如长方体的牙膏盒、药品盒等,正方体的饼干盒、魔方等,圆柱体的茶盒、茶杯等,球体有乒乓球、皮球等同时最好让学生按要求收集好相关生活物品以作学具首先出示收集的各种实物,让孩子们逐一识别,然后脱离实物让孩子们倒出自己的学具模型,试着把自己认为是同一类形状的物品分在一起,接着出示牙膏盒,让孩子理解它的大概形状特征如数一数有几个面,哪些面的大小是一样的,这样引导孩子在有目的的思考中探究理解,像牙膏盒这种有6个面组成的,对着的两个面的大小一样的物体就是长方体,然后我再出一个与牙膏盒的大小不一样的纸盒,让孩子观察说说特点,强化理解长方体,学会变通接着在孩子们理解长方体实物的基础上在黑板上贴出抽象的长方体模型图片,将孩子对长方体的理解,从具象的感知的理解上升到抽象的、理性的理解,并用类似的方法引导孩子理解正方体、圆柱、球。
让孩子在选一选、猜一猜、滚一滚、摸一摸、推一推、说一说等活动中找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现圆柱和球的共同点和区别点,在动手操作实践中直观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不能滚动、圆柱和球能滚动等特征整个课堂教学,我采用以活动贯穿始终,包括最后的游戏体验在内,让孩子在玩中学习激发了兴趣,也让孩子学得轻松快乐,真正做到“学中玩儿,玩儿中学”。
